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数字经济平行论坛在京召开

2025-10-30 08:54

(来源:企业观察报)

转自:企业观察报

10月26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中企研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ESG中国・创新年会(2025)数字经济平行论坛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中企研副会长、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一局原一级巡视员刘续浩,中企研副会长兼秘书长谭剑,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孙玉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兼党组宣传主任王捍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数智化部发展规划处经理张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数智事业部副总经理易卫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舟,浩鲸科技董事、云智能总裁杨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助理孟祥月,中交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交投数智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宏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任爽,中企研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工作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王光伟等。

论坛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办总监、中企研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明主持。

刘续浩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与绿色化已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他分享了三点思考:第一,数字技术已从工具性赋能升级为系统性重塑,正重新定义“高端化”的核心内涵。数字经济所驱动的高端化,本质是价值逻辑的升维,是“产品+服务+数据”的深度融合体验。第二,智能化并非等同于无人化,而是决策范式的系统性变革。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难点,不在于技术的引入与应用,而在于组织文化与治理模式的同步迭代。第三,绿色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而非附加任务。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可在虚拟空间中对工厂、园区等场景的能耗、物流及资产配置进行全流程模拟与优化,进而实现增效、减排的协同推进。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产业升级将加速推进,将数字化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孙玉友在致辞中就检测认证行业(TIC)如何以数字化创新赋能ESG提出三点思考:一,夯实能力根基,以高水平TIC服务支撑ESG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中国中检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水质检测实验室,入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优秀案例,为行业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样板。二,构筑可信数据,以权威认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中国中检联合20家权威机构发起全国首个供应链可持续治理综合服务平台,用可信数据串联上下游,推动产业链绿色、安全、高效运行。三,聚焦场景创新,以定制化服务融入“双循环”格局。在汽车等关键领域,中国中检深度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打造全链条ESG数字化解决方案,精准响应市场与监管多元需求,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和价值提升。

王捍忠在致辞中表示,当前 ESG领域的技术应用与发展实践,可从三方面重点分析:首先,人工智能、区块链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有效破解传统 ESG 数据采集环节存在的碎片化、滞后性及可信度偏低等核心问题,为数据质量提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其次,当前是将 ESG 合规成本转化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历史性窗口期。再次,ESG 数据覆盖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维度,但不同行业间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与披露规范。针对上述结构性挑战,王捍忠提出三方面重点推进建议:一是着力构建支持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 ESG 体系;二是高度重视 ESG 领域的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三是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 ESG 协作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 ESG 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张春表示,中国移动以“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构建“数智移动”,实施“四全两化四通”策略,打造“科学统筹指挥、客户策略洞察、组织流程透视、资源敏捷供给”的智慧大脑,发挥数据价值叠加倍增效应,增强算力有效供给,强化AI全面应用,推进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以一体化能力聚合,赋能一体化运营服务,加快构建数智转型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立足人工智能领域“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定位,构建“七个一”AI原生架构顶层设计,面向研发设计、网络运营、营销服务、经营管理四大领域,形成“四域百景千应用万数智员工”的AI赋能图谱,推动AI深度融入全场景、全流程、全环节,旨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央企数字化转型标杆。

易卫华表示,中国中车将围绕四大核心方向推进数字化转型方案:内部数字化转型,结合企业战略实现流程层层穿透,构建数据实时精准管控体系;双赛道产业数字化升级,聚焦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两大核心产业,以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数字未来产业培育,重点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与中国移动等企业形成差异化发展;轨道交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降低地铁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全生命周期内的运维成本。

贺舟以《数智供应链赋能:从架构到落地》为题发表演讲,系统阐述数智供应链参考标准构建与实践落地路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指引。贺舟团队于2021年启动《数智化供应链参考架构》编制,2022年底正式发布。该架构提出“基础设施层、业务运作层、生态协同层、管理保障层、价值创造层”五层体系,覆盖数据治理、智能设备、端到端运营等核心环节。针对落地难题,贺舟团队联合商务部下属机构牵头编制《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咨询指南》。据介绍,相关标准已获新华三、小米、中兴通讯等企业认可。

杨名以《鲸智百应:驱动组织进化的AI操作系统》为题,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分享:一是如何理解AI原生组织,二是企业AI操作系统怎样推动企业向AI原生组织进化。他认为,随着数字员工的出现与生产力的变革,未来组织能力边界将取决于公司内部智能体的数量。

会上举行了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数据资产创新联合工作室揭牌仪式。刘续浩、杨名、王光伟、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高级行业经理李少华出席并揭牌。

中企研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供应链金融质量与安全实验室。双方联合发布了《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下称《白皮书》)。

周道许说,《白皮书》着重回应了三大关键问题:一,在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升级方面,明确其定位已从单纯的融资工具转变为国家战略支点,助力我国在大国博弈中掌握产业链话语权。二,针对风险破解难题,提出了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推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达成“数据可用不可见、流程可塑不可改”的理想状态。三,在AI时代的发展路径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 + 数据资产”双轮驱动模型,推动数据从资源状态加速向可定价、可抵押的资产状态转变。可以说,《白皮书》不只是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更是一份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实践行动指南。

随后举行了中企研“供应链金融质量与安全实验室”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五位来自学术界与企业界的代表受聘成为该实验室特聘专家,他们分别是:孙玉友、王捍忠、贺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方成,华信永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郁。谭剑为专家们颁发了聘书。

孟祥月分享了中国一汽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他表示,中国一汽重新定义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基于业务单元的独特理论体系,将数字化战略融入企业战略,梳理企业流程并将其植入工作环节。过去四年,中国一汽构建了云原生平台体系、基于业务单元的流程管理范式,出版了《迈向数智化》,打造了运营体系,实现了业务IT一体化战略。目前,中国一汽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例如“红旗元妹”智能体能够处理多种业务,在报送简报、一键上新、项目管理、文档生成、物流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孙宏华分享了对经济、战略、企业管控以及未来数字化、AI领域的认知。孙宏华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据+AI是关键密码,央企应通过数字化打通环节来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决胜未来,决策至关重要,AI辅助决策将成为重要手段;管理需精细化、智能化,央企应向银行的管理模式看齐;发展模式可能转向标准化、模块化生产,组织方式或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

任爽围绕人工智能的价值创新与治理进行分享。在人工智能价值创新方面:一是实现从流程效率到智能增强的范式转移,以预测和决策为出发点,实现个性化与自适应服务;二是驱动价值闭环与飞轮效应,算力、模型、数据积累是关键,数据增量与价值创造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三是重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将对众多行业和企业进行重构;四是人机协同创新能力爆发,人机交互方式将改变企业与员工的交流模式。任爽提醒要关注人工智能应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数据风险、规范性风险、伦理运营风险等。

作为学术机构,中企研始终将课题研究视为核心职能,此次更是聚焦“AI +企业”这一前沿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与团体标准。

活动现场,王光伟发布了中企研最新一批研究课题,包括AI驱动的企业组织变革与治理方法研究,AI操作系统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技术创新研究。

最后举行了《企业数智化转型成熟度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和《供应链金融可信数据空间体系架构》团体标准启动仪式。出席仪式的有刘续浩、易卫华、孟祥月、张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体系处副处长刘欢,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数据要素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开阳,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科信部数据团队总监李梦伟,浩鲸科技云智能CTO赵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