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吉鑫科技销量上升单季净利增10倍 拟2.39亿全控新能轴承补制造短板

2025-10-30 07:5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风电铸件制造商吉鑫科技(601218.SH)业绩好转之际,计划收购资产,弥补制造短板。

10月28日晚间,吉鑫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为3250.86万元,同比增长超10倍。

三季报披露的同一天,吉鑫科技还公告,计划支付2.39亿元收购江苏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新能轴承”)剩余57.45%股权。交易完成后,吉鑫科技将持有新能轴承100%股权,标志着其从风电铸件单一供应商向综合零部件系统供应商转型迈出关键一步,实现对风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

前三季度净利1.14亿

吉鑫科技主营业务是风电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风力发电行业提供铸件产品配套。公司的主要产品是750kW—15MW风力发电机组用轮毂、底座、轴、轴承座。2025年中报显示,产品制造占到公司营业收入的82.16%;此外,风力发电贡献了17.17%的营业收入。

10月28日晚间,吉鑫科技发布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0.76亿元,同比增长19.14%;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213.98%。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同比增长11.84%;归母净利润为3250.86万元,同比增长1065.54%。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2025年以来,公司的铸造板块销量上升,铸造板块营业收入增加1.72亿元,同比上涨22.75%,铸造固定成本摊薄,毛利率上涨。2025年前三季度,吉鑫科技的毛利率为21.71%,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在此之前,吉鑫科技业绩曾连续四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18.59亿元降低至12.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9亿元降低至0.3亿元。

据了解,风电行业受政策驱动显著,2021年后行业进入调整期,公司的风电铸件单价也下滑明显。此外,2021年陆上风电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整机价格较2018年下降超40%,倒逼零部件企业降价,这些都影响了吉鑫科技的业绩表现。

2025年以来,公司风电铸件销量的上涨与政策的关系亦密不可分。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行业内称“136号文”。

吉鑫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国内市场受“136号文”的影响,市场需求显著增加,上半年,公司的风电铸件业务实现销售铸件重量6.89万吨,同比增长32.00%。

纵向整合风电产业链

同日,吉鑫科技还披露了一份资产收购公告。

具体来看,吉鑫科技拟向无锡纵盟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新能轴承48.9096%股权,交易价2.037亿元;向华洁收购新能轴承8.5435%股权,交易价3558.63万元。公司拟合计以2.393亿元现金收购新能轴承57.4531%股权。标的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率为14.66%。

交易完成后,吉鑫科技将持有新能轴承100%股权,标志着其从风电铸件单一供应商向综合零部件系统供应商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从交易背景看,政策层面,国务院近年多次发文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升级;行业层面,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中国风电行业需应对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下降压力,企业需强化资源整合与技术升级。吉鑫科技主营风电铸件,新能轴承则是风电偏航、变桨及主轴轴承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为金风科技等头部整机厂商供货,双方业务协同性显著。

收购完成后,吉鑫科技将快速补齐机械制造加工短板,利用自身土地厂房资源解决新能轴承产能瓶颈,共享客户资源为下游提供“一站式”服务。

资料显示,新能轴承主要产品或服务为大型回转支承的设计、制造,精密轴承的设计、制造。2025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为2.54亿元,净利润为735.41万元,超过了该公司2024年全年664.72万元的净利润。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新能轴承的总资产为5.58亿元,净资产为3.63亿元。

公告同时提示风险,包括双方业务、管理等方面整合效果的不确定性,新能轴承大客户依赖可能带来的盈利波动,以及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变化对战略协同效应的影响。目前,该交易已获吉鑫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批,后续将推进工商变更登记等程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