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调研速递|湖北回天新材接待中信证券等三十余家机构 三季度净利同比增179% 毛利率提升6个点

2025-10-29 20:31

调研基本情况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至29日以电话会形式召开分析师会议,接待了中信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金公司、新华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平安基金等三十余家机构投资者代表。公司董事会秘书章宏建、证券事务代表张彦、投关经理陈慧敏参与接待,就公司2025年三季度经营业绩、业务发展及未来规划等问题与机构进行深入交流。

三季度业绩亮点:营收利润双增 盈利释放加速

公司在调研中首先介绍了2025年三季度主要经营业绩。数据显示,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734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79%,单季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盈利释放节奏加快。

前三季度整体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8.49%;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32.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60.37%。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电新能源车、消费电子、乘用车、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锂电负极胶、高导热胶、UV焊带胶、高阻隔包装胶等新产品的市场拓展成效。同时,公司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核心问题交流:聚焦毛利率、业务增长与产能规划

毛利率提升6个点 锂电与包装胶业务成关键推手

机构关注公司三季度毛利率显著提升的原因及持续性。公司表示,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6个多点,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4个多点,主要驱动力来自三大业务板块:

  • 锂电用胶板块:负极胶产品上量及整体降本成效显著,带动毛利率明显回升;
  • 包装胶业务:海内外市场业绩稳定增长,新品持续上量,推动毛利率和经营效益提升;
  • 光伏胶业务:通过灵活采购降本增效及新品突破,毛利率亦有所改善。

公司指出,后续将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及新品上量,同时把控原材料采购时点,力争推动毛利率和利润水平继续回升。

汽车胶业务增长超30% 四重因素共振驱动

针对前三季度汽车胶业务销量、销售收入同比30%以上的稳健增长,公司分析核心原因在于“行业趋势+客户布局+产品突破+产能支撑”的多重共振:

  • 下游需求驱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动力电池、整车制造对配套胶粘剂需求显著增加;
  • 客户结构优化:在与老客户保持稳定合作的同时,新增锂电新能源车、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头部客户批量供货,带动销量快速提升;
  • 产品技术突破:锂电负极胶PAA、SBR等新品实现批量稳定供货,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 产能交付保障:汽车胶产能逐步释放,数字化变革优化供应链管理,生产效率提升确保订单快速交付。

负极胶产能加速扩张 1.5万吨现有产能满产

关于锂电负极胶产能建设,公司披露:

  • PAA负极胶:现有产能约1.5万吨/年,目前处于基本满产状态;另有3.6万吨/年产能在建,主体设施建设已完工,将逐步投产,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属募投项目);
  • SBR负极胶:现有产能约8000吨/年,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中,扩建产能正在规划中。

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半固态已覆盖 全固态在研

公司表示,现有负极胶、导热胶等产品可应用于半固态电池,覆盖电芯制造、模组封装及热管理全环节;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正持续开展市场调研和相关产品研发。

电子胶业务增速超20% 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领涨

前三季度,公司电子胶业务销量与收入同比提升均超20%,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增速领先。增长核心原因包括:下游高景气赛道需求驱动(如消费电子新品迭代、新能源汽车及AI算力需求)、技术突破(UV延迟胶、导热胶等产品在头部客户批量供货)、广州新基地产能释放保障订单交付。

负极胶产能、光伏胶价格等其他要点

  • 光伏胶价格趋势:受上游原材料低位及行业竞争影响,当前产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中长期来看,国家“反内卷”政策推进有望改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将通过原材料采购优化、价格传导及新品上量促进毛利率改善。
  • 四季度费用情况:公司正通过费用结构调整优化,叠加业务结构改善、毛利率回升及去年同期资产减值影响消除,预计今年四季度费用将进一步平滑。
  • 可转债规划:公司7月已公告“6个月内暂不下修转股价”,未来将聚焦经营提升,通过业绩增长促进市值回升。

总结

湖北回天新材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增速大幅领先营收,毛利率持续改善,核心业务板块增长动能强劲。机构调研显示,公司在锂电负极胶、汽车胶、电子胶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有望持续支撑未来增长。后续需关注负极胶扩产进度、固态电池研发进展及毛利率回升的持续性。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