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际金价暴跌,成都金店为何“涨跌不一”?丨川观探市

2025-10-29 20:41

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您要是看中这款手链,建议今天就下单,明天起部分定价黄金产品就要涨价了。”10月29日上午,成都银泰in99商场内的周大福门店里,店员正忙着向顾客介绍即将到来的调价。而就在同一天,国际金价仍在近5日低位徘徊,最低报3914美元/盎司,近6个交易日里现货黄金有5个交易日下跌。一边是国际金价持续走低,一边是成都部分金店的定价黄金产品逆势涨价,这种“涨跌反差”究竟为何?记者当天走访了春熙路、IFS、银泰in99等多个商圈的金店一探究竟。

春熙路商圈的某金店正在促销。

金价急转直下,投资者遭遇“黑天鹅”

时间拨回8月底,当时国际金价开启了一波攀升通道,伦敦黄金期现货价格累计涨幅近70%,“黄金投资”成了市场热门话题。普通投资者纷纷行动,有的通过理财平台定投黄金ETF,有的购买积存金。

然而,10月21日黄金市场迎来“黑天鹅”。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盘中大跌6.3%,最终收跌5.31%,刷新了12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纪录。此后,金价跌势进一步延续。10月28日,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900美元/盎司,这是10月6日以来的首次,日内跌幅扩大至2%。

为何金价突然大跌?

对此,国金证券宋雪涛分析认为,黄金大幅上涨后迅速回调,主要是技术修正和宏观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10月21日黄金单日暴跌6%,直接导火索是前期超买后的技术性抛压。从宏观层面看,中美贸易摩擦预期降温、俄乌停火谈判等因素都阶段性削弱了黄金的避险需求。

对于后续金价走势,分析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正处于预期内回调。盛宝银行指出,今年金价高点或许已经确立,后续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成都金店现分化,促销涨价“大不同”

国际金价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金饰的售价。

当前,几大主流品牌的金店,售卖的黄金饰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重量计价的饰品即克重产品,另一种则是按件定价的俗称“一口价”的产品。

10月29日,记者走访了几家品牌金店,发现这两种产品,一跌一涨。

老凤祥门店

成都金店的克重产品普遍降价,多数跌破1200元/克。在春熙路老凤祥门店,记者看到其金饰价格较10月27日下调16元/克,报1186元/克,还推出九折活动,店员称“降价后到店顾客多了不少”;附近周生生门店价格下调14元/克,报1185元/克;周六福门店价格最低,下调7元/克后报1122元/克,还提前开启“双十一”促销,部分产品有额外优惠。

周生生门店

与之相反,头部品牌的“一口价”产品纷纷涨价。周大福银泰in99门店店员透露,10月30日起部分定价产品调价,覆盖多款产品,“昨天有顾客听说涨价,一次性买了好几件”;周生生春熙路门店虽未收到正式调价通知,但已开始更换价签,并暗示记者涨价在即;老铺黄金动作更频繁,IFS店已于10月26日完成年内第三次调价,多款古法黄金产品价格涨幅超20%。

周大福门店

为何有涨有跌?原来,克重产品按克计价,价格与基础金价直接挂钩,需额外收取加工费,金价涨跌会直接影响其售价;而定价(一口价)产品则是固定价格销售,多为工艺复杂的饰品或设计款,价格中更多体现工艺价值与品牌溢价,此次涨价的多是这类产品。

从主流品牌销量构成看,周大福、周生生等头部品牌中,克重产品仍是销量主力,不过数据显示定价产品销售占比正在提升;而老铺黄金因主打非遗古法工艺,定价产品占比较高。

老铺黄金一位店员坦言:“国际金价跌,我们也不想涨,但没办法。品牌定价产品主打非遗古法工艺,近几年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涨,之前定价普遍偏低,不调价的话,部分工艺复杂的产品甚至会亏损。”

滞后性也是产品涨价的原因之一。周大福店员解释说:“前期这类产品定价没跟上金价波动,现在是补调,克重产品还是跟着基础金价在降。”

品牌“去金价化”,消费者需理性看待

为何在国际金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头部金店却要逆势涨价?

近日,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李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解释。他表示,这一现象背后,是品牌“去金价化”定价逻辑的体现。一方面,金价剧烈波动压缩了终端门店的利润空间,品牌通过提高加工费、设计费占比,能有效维持毛利;另一方面,品牌希望强化“黄金=保值”的消费认知,引导消费者从“按克称重”的购买逻辑,转向关注黄金的“文化价值与身份象征”,从而摆脱金价波动对销量的束缚。

不过,这种“现货跌、终端涨”的模式暗藏风险。成都某城商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认为,“从市场规律来看,本轮涨价更多是品牌为了维持利润、强化高端定位,与真实市场供需驱动的结果不同。如果后续消费者不愿意为此买单,部分品牌可能会通过促销、折扣等方式变相回调价格。”该负责人说。

记者发现,面对价格分化,消费者态度明显分流。准新人文女士在周大福门店试戴克重金镯:“婚期定在12月,三金不能少,哪怕一口价产品涨了,选按克的也得买。”而准备给母亲买手镯的小刘则打算观望:“不是刚需,再等等看,万一后续定价产品降价或克重产品再降点,哪个划算买哪个。”

社交媒体上,讨论更热烈。某社交平台“金价分化下是否买黄金”的投票中,“婚期临近必须买,再贵也得选”的选项支持率超60%。也有网友提出不同看法:“不如把买三金的钱定投基金或理财,后续收益说不定能买更多黄金,还能灵活调整。”

与此同时,近期多家银行就贵金属价格波动发布了相关提示,并修改了积存金的交易规则,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

针对普通消费者与投资者,成都黄金产业发展促进会专业人士给出了建议:购买黄金饰品时,优先选择与基础金价挂钩的按克销售产品,避开短期大幅涨价的定价产品;若有旧金变现需求,近期回收价处于低位,可待价格回暖后再操作;投资黄金则需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结合经济数据判断走势,切勿将黄金作为唯一投资品种,避免盲目跟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