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十五五战略护航+设备更新潮,工业母机三重共振,高端制造核心主线浮出水面

2025-10-29 18:08

(来源:淘金ETF)

工业母机ETF(1596667)就这一只独苗。

1. 汇川技术(300124)

作为工业自动化龙头,公司在工业母机核心部件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低压变频器与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第一,产品全面覆盖机床全产业链的驱动与控制环节。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其伺服系统精度已达到0.001mm级别,可适配从普通车床到五轴加工中心的全系列设备。

2025年政策红利下,公司深度受益于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研发投入占比持续维持在10%以上,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下游客户覆盖科德数控创世纪等主流机床厂商,同时直接配套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新能源精密加工产线,形成"设备商+终端厂"双重需求支撑。2025年3月主力资金持续流入,技术面呈现突破趋势,叠加国产替代加速,成长确定性极强。

2. 华中数控(300161)

国内高端数控系统的"国家队",核心产品打破西门子、发那科的垄断,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精度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技术水平已实现对标国际一流。其研制的9型数控系统可适配五轴联动机床,加工精度达微米级,已成为中航工业等军工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政策敏感度极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连续入选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名单,2024年订单同比增长40%,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红利。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实现暴涨,毛利率稳定在34%的高位,凸显技术溢价能力。同时积极布局AI+数控,开发智能诊断与自适应加工功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高端数控系统国产替代浪潮中稳居龙头地位。

3. 科德数控(688305)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国产化的标杆企业,彻底打破德日企业在高端机床领域的垄断,是中航工业等军工集团的核心设备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制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铣车复合机床等产品,可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航天舱体等精密构件的加工需求。

盈利水平行业领先,毛利率超50%,堪比高端消费领域,核心源于国产替代带来的价差优势——同类产品进口价约600万元,公司产品仅200万元左右。2024年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在手订单金额超营收3倍,排产已至2026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研发投入占比超15%,持续突破高精度主轴、光栅尺等核心部件技术,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夯实竞争壁垒。

4. 秦川机床(000837)

国内齿轮加工机床的绝对龙头,磨齿机市占率超60%,在汽车变速箱、风电齿轮箱加工领域几乎形成垄断优势。同时横向拓展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业务,研制的RV减速器精度等级达国际二级,打破日本纳博特斯克的垄断,已配套埃斯顿、汇川技术等机器人厂商。

2025年战略升级成效显著,推动机床业务智能化改造,新建数字化工厂产能预计2025年底翻倍,重点提升五轴齿轮加工机床产能。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已入选2025年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候选名单,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下游绑定比亚迪、三一重工等巨头,新能源汽车与工程机械复苏带动订单增长,叠加减速器业务放量,形成"双轮驱动"的成长格局。

5. 创世纪(300083)

金属CNC加工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线涵盖钻攻机、精雕机、立式加工中心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为苹果供应链核心设备商;在新能源领域,订单占比已提升至30%,深度配套宁德时代的电池结构件加工产线。

2024年新产能释放后,营收增速达50%,展现强劲成长性。公司积极推进产品高端化,开发的五轴精雕机精度达0.002mm,成功切入航空航天供应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红利,研发投入重点投向智能加工系统与工业软件。2025年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与新能源扩产,订单持续放量,叠加设备更新周期到来,业绩增长具备高弹性。

6. 海天精工(601882)

国内数控机床头部企业,在龙门机床领域稳居行业前列,2024年位列国产龙门机床销售额TOP1。产品精度达到0.001mm,可满足模具、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加工需求,是宁德时代、特斯拉的新能源电池产线核心设备供应商。

2024年业绩表现稳健,净利润同比增长28%,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公司注重全球化布局,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20%,主要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市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025年研发重点投向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与智能产线解决方案。在设备更新与国产替代双重驱动下,叠加龙门机床市场集中度提升,公司有望持续领跑行业。

7. 宇环数控(002903)

精密磨削设备领域的"隐形冠军",在高端研磨设备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技术壁垒,是苹果Vision Pro镜片研磨设备的独家供应商。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磨削中心打破海外垄断,可实现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加工,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2025年订单增长强劲,消费电子领域订单同比增长50%,同时切入新能源领域,为动力电池极耳、硅基负极提供精密加工设备。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入选增值税加计抵减名单,研发投入占比超8%,持续优化研磨工艺与智能控制技术。下游客户涵盖苹果、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客户粘性极强,在精密制造升级浪潮中,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

8. 华东重机(002685)

采用"港口设备+数控机床"双轮驱动战略,子公司润星科技是消费电子机床领域的领军企业,销量稳居国内前三。润星科技的CNC加工中心主要配套手机外壳、结构件加工,客户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等消费电子代工巨头。

2024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东南亚市场布局提速,出口占比提升至25%,有效对冲国内市场波动。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025年研发重点投向智能生产线解决方案,已拿下多个灯塔工厂订单。港口设备业务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数控机床业务受益于消费电子复苏与设备更新,双重主线支撑下,2025年营收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9. 纽威数控(688697)

高端机床国际化布局的先行者,出口占比超40%,海外市场覆盖欧美、东南亚等地区,是少数能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的国产机床企业。核心产品包括五轴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等,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精密加工。

盈利水平突出,毛利率达3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核心源于产品技术含量与国际化溢价。2025年技术突破显著,五轴机床国产化率提升至60%,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交付效率。在2024年国产龙门机床销售额排名中位列第二,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叠加RCEP区域合作深化,海外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10. 昊志机电(300503)

工业母机核心部件领域的隐形冠军,专注于高端主轴、数控转台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是国产替代的关键环节。其高速电主轴转速可达40000rpm以上,精度等级达G0.1,已配套科德数控、纽威数控等主流机床厂商。

研发投入强度行业领先,2024年研发占比超15%,技术储备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半导体封装设备主轴等前沿领域。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入选增值税加计抵减名单,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2025年受益于五轴机床放量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高端主轴需求激增,同时人形机器人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成为兼具短期业绩与长期想象空间的核心标的。

11. 国机精工(002046)

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稀缺标的,在高端轴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氮化硅陶瓷轴承因耐高温、高耐磨的特性,成功进入军工供应链。该产品可用于高端机床主轴、航天设备等严苛场景,打破瑞典SKF的垄断。

2025年业绩弹性巨大,军工订单占比持续提升,同时拓展新能源领域,为风电设备、光伏硅片切割设备提供精密轴承。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研发投入重点投向精密滚动轴承与润滑技术。在国产机床向高端升级的过程中,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加速,公司作为轴承领域龙头,有望充分享受行业红利,业绩增速有望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12. 大族激光(002008)

CNC钻攻机领域的领军企业,市占率超30%,是消费电子精密加工设备的核心供应商,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巨头。公司的CNC加工中心可用于动力电池极耳成型、电机外壳加工等精密工序,新能源领域订单占比已超40%。

2025年成长逻辑清晰,一方面受益于消费电子设备更新与新能源扩产,另一方面分拆上市预期强烈,子公司大族数控已形成独立竞争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8%,持续开发激光+CNC复合加工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在高端制造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持续巩固,成长确定性与弹性兼备。

13. 合锻智能(603011)

国内高端成形装备龙头,源于1951年的合肥锻压机床总厂,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下游覆盖汽车、航天、核电等战略领域。在汽车领域,斩获比亚迪、奇瑞等5条80MN以上一体化压铸线订单,合计金额6亿元,排产至2026年。

政策与需求共振下,2025年迎来业绩爆发期:航天领域作为国内唯一火箭整体箱底成形设备供应商,国产份额约70%,已签26套低轨卫星星座相关设备意向订单;核电领域锁定18台华龙一号筒节成形液压机订单,总额约17亿元,排产至2029年。同时斩获可控核聚变BEST项目2.1亿元订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高毛利订单占比提升至30%,净利率有望回升至5%以上。

14. 国盛智科(688558)

机床工具行业的"外卡冠军",在龙门机床领域位列国产前三,核心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等,专注于中高端市场。公司打造"定制化+规模化"生产模式,可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复购率超60%。

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东南亚市场订单同比增长40%,主要配套当地的新能源与电子制造产线。2025年研发重点投向智能产线与数字孪生技术,已为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智能生产线解决方案。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增值税加计抵减名单,研发投入占比超9%,持续提升产品精度与智能化水平。在国产替代与海外扩张双重驱动下,公司营收与利润有望实现同步高增长。

15. 明志科技(688355)

铸件设备全球领先企业,专注于高端铸造设备与核心零部件,是车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复杂内腔结构件加工的核心设备供应商。其自主研发的冷芯盒射芯机、热芯盒射芯机等产品,精度与效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客户覆盖大众、宝马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技术壁垒极高,在复杂铸件成型领域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几乎垄断高端车用发动机铸件设备市场。2025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电池壳体等精密铸件需求增长,订单持续放量。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研发投入占比超12%,持续开发轻量化铸件加工技术。下游汽车产业复苏与高端制造升级双重驱动,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16. 宏德股份(301163)

风电与高端装备铸件领域的龙头企业,核心产品为风电设备铸件、机床床身铸件等,深度绑定新能源与工业母机产业链。其机床床身铸件精度等级达HT300,可用于五轴加工中心、龙门机床等高端设备,客户包括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等头部机床厂商。

2024年营收增速达14%,跑赢行业平均水平,风电铸件业务受益于全球风电装机增长,机床铸件业务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已入选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名单,研发投入重点投向高强度合金铸件与轻量化技术。2025年随着风电抢装与机床扩产,双重需求支撑下,公司业绩弹性十足,同时海外市场拓展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