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9 19:03
(来源:你好张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节。登高远眺、敬老爱亲,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全社会对“银龄健康”的关切。随着中国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成为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命题。
在这条通往“健康长寿”的道路上,张江凭借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综合创新能力,正在为老年健康构筑起一道道科技防线。从一管血、一个试剂盒的早期筛查,到微创介入手术的精准治疗,再到AI助力的智慧养老,张江的创新故事,正让“防大于治”成为现实。
PART 01
一管血的力量:让疾病止步于“萌芽”
“只需一管血,就能早期发现癌变。”
消化系统癌症检测试剂盒GutFocus检测流程图
(图片来源:鹍远生物)
这句听起来像未来医学的宣言,如今在张江已经成为现实。在张江的鹍远生物实验室中,研究人员正通过液体活检技术探索癌症早筛的新可能。不同于传统的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只需抽取少量血液,就能检测出体内循环肿瘤 DNA(ctDNA)的异常变化。鹍远生物自主研发的常艾克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已在国内投入应用,帮助无症状人群发现早期癌变,避免了大手术的风险。
“防大于治”的意义,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相比确诊后的高昂治疗成本,早筛早诊不仅能提升治愈率,更能让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除鹍远生物外,张江还聚集了安图生物、仁度生物、复星诊断等一批体外诊断(IVD)龙头企业。从试剂盒到自动化检测设备,再到AI辅助分析平台,形成了从“样本采集—检测分析—结果解读”的全链条生态。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享受“精准筛查”的红利,让健康问题在无感中被提前化解。
PART 02
微创革命:让手术更“轻”,康复更“快”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手术创伤与恢复周期往往决定着“能否重回生活”。而在张江,微创医疗正用创新技术为老年患者重塑“轻负担”的手术体验。在心血管领域,微创医疗研发的Firehawk冠脉支架、左心耳封堵器等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造福上百万名患者。这些器械能够在微小的血管路径中完成精准介入,无需开胸手术,大幅减少术中风险与术后并发症。
(左)Firehawk Liberty™ 冠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右)AnchorMan®/锚王™左心耳封堵器系统
(图片来源:微创医疗)
“过去需要开胸的高危手术,现在很多只需几毫米切口。”
这是医生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患者生命质量的巨大转变。张江的介入器械创新集群正持续壮大:心脉医疗、微创电生理等企业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形成了覆盖老年高发病种的全谱系产品线。
同时,AI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的日渐成熟完善,让手术更加精准、安全。智慧化的康复系统还能实时采集术后数据,为医生提供个体化康复方案,让“科技康复”成为手术后的第二道保障。
PART 03
AI 与云端的守护: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当医疗不再局限于医院,健康管理的边界也被重新定义。
联影医疗uOmnispace智慧科研平台
(图片来源:联影医疗)
张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正推动“智慧养老”从概念走向现实。在联影医疗的影像AI系统中,医生只需数秒就能获得智能分析结果,大幅提升老年疾病的诊断效率。道生医疗、森亿智能等企业则利用AI算法,为医疗机构提供数字化辅助诊断能力,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居家场景中,基于物联网与AI技术的智慧设备正悄然融入生活。智能手环、健康床垫可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睡眠状况;异常数据通过云端传输至健康管理中心,医生与家属可即时响应。
独居老人使用这类科技产品,获得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安心”陪伴。浦东新区已在张江启动“医疗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建设,依托现有数据基础设施,结合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公共数据全流程可信处理能力,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为数据安全应用提供保障。未来,老年人通过语音助手就能完成预约问诊、线上复诊和远程康复,真正实现“在家享受医院级照护”。
PART 04
科技让“长寿”更有质量
重阳登高,不仅是对岁月的回望,更是对未来健康的期盼。
在张江,科技的温度正融入银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精准筛查到微创手术,从 AI 诊疗到智慧养老,创新科技正在让“长寿”不止于时间的延长,更关乎生活的质量与尊严。
张江的故事,也是中国医药创新的缩影——以科技为笔,为亿万银龄人描绘出一个更健康、更从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