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9 14:5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凌鹏的策略随笔)
前两天有粉丝留言说:《周期 估值与人性》一书中把2016年至2021年称为“茅宁共舞”,如今宁德时代股价创了新高,那是否需要重新划分?怎么看这一现象?
我们先看看茅指数、宁组合2019年至今的月度走势:
如上图所示:作为整体,茅指数和宁组合至今仍未摆脱泥沼。茅指数高点出现在2021年6月,至今下跌21.88%、期间最大跌幅47.87%;宁组合高点出现在2021年7月,至今下跌33.58%、期间最大跌幅59.81%。
茅指数和宁组合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按照WIND的分类:茅指数有39只成分股、宁组合有25只成分股,其中两者共有的成分股13只。因此,这个样本总共51只,基本囊括了五年前那一场泡沫的主要品种。
上表罗列了这51家上市公司2020—2021年的高点股价日、截止2025年10月28日收盘价距离这一高价的涨跌幅、2021年至今每年的涨跌幅,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其一,五年了,大部分股票还在深渊中。
这51只股票仅有7只2025年10月28日的股价高于20—21年的盘中最高价,加上前段时间创出新高的东方财富、比亚迪、汇川技术,也不过10只,占整体样本也不过25%。而其余75%的股票离前高还遥遥无期,其中一半股票还有50%以上的跌幅。
很多人说:用最高点作为买入价并不公平,不至于这么倒霉。事实上,在高位买入理由最充分、成交也最活跃。我们统计了这51只股票高点日前后10个交易日和前后30个交易日的日均交易量,前者平均是3629万股、后者是3115万股,也就是高点日附近比平时高了接近20%的成交量。
这51只股票中诸如迈瑞、爱尔、晨光、金龙鱼和通策等五只股票,从2021年至今每年都在下跌,它们已经从顶部下跌了70—80%,但估值依然不低,有些基本面反而开始出现瑕疵,比如爱尔今年出现了上市以来除2020年疫情外的唯一利润负增长···
看这几只股票的年K线,宛如帕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遗址,希望我们能记住这历史的教训。但现在的人们早已沉寂在新日的狂欢中,甚至连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兴趣都没有!
其二,幸存者也九死一生。
有幸创出新高的十只股票,除长江电力一路上行外,中芯国际发行日就是最高点、东方财富借助于去年9.24的爆拉创出新高,其余七只都要经历漫长等待和巨大回撤。
以阳光电源为例,从2021年7月30日见高点、期间承受69%的巨大回撤、经过1498天的煎熬,终于创出新高,截止2025年10月28日股价也仅比2021年的前高股价多出33%。
以上就是茅宁泡沫见高点五年后的场景,它并不遥远,就在五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