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海新能科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减碳降排关键抓手SAF大有可为

2025-10-29 11:39

近日,海新能科(300072.SZ)携可持续航空燃料(以下简称“SAF”)等核心产品及技术成果精彩亮相第三届CATA航空大会。该展会由中国航协主办,设置运输航空、航空制造、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等特色展区,聚焦民航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低空经济等行业热点,旨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共进。当前,在绿色航空战略引领下,SAF作为航空业碳减排的关键支撑成为大会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海新能科作为SAF产业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以此为契机与各产业伙伴共商绿色航空发展新机遇、共谋产业协同新未来。

总体来看,全球SAF供需将持续偏紧,在市场需求高增推动下SAF价格高增,截至2025年10月18日我国SAF离岸高端价为2500美元/吨,较年初上涨38.9%,处于历史高位。

海新能科把握烃基生物柴油市场上行机遇,业务板块实现扭亏为盈。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58亿元,同比上涨63.82%;实现归母净利润9333.24万元,同比扭亏。2025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实现营收19.42亿元,同比上涨5.60%;实现归母净利润5795.11万元,整体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SAF元年 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宽广

因航空业碳减排难度较大,SAF以其碳减排能力效果明显且与传统航空燃料直接掺混使用的性能,成为航空业深度脱碳的关键。2025年是多个国家政策实质掺混SAF的元年,多国设定SAF掺混目标、通过税收抵免和资金补贴等推动SAF产业发展,SAF产业需求正从规划转向落地。

根据兴业证券研报,欧盟掺混政策已于年内落地,对SAF市场需求推动明显:2025年欧盟SAF强制掺混比例为2%,随后拟逐步提升至2030/2050年的6%/70%;2024年欧盟SAF消费量约为61万吨,2025年掺混政策的实施预计为当地带来约130万吨需求增量。

我国SAF政策以引导为主,国内需求量较小,SAF生产现主要依靠出口消化。兴业证券预测,若2030年我国掺混比例达到IATA建议的4.7%,我国对应民航业SAF年需求量将增至约249万吨,但相较我国规划待建SAF产线规模而言,出口仍为消化产能的重要途径。

国内市场方面,政策导向逐步明朗并有加速迹象,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来将设置可再生能源电力、非电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利好生物柴油的国内推广利用。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及监测评价和考核监管等,另行制定实施,期待后续政策细则的推出。

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指出,专项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煤炭消费清洁替代、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向,前四项支持比例均为核定总投资的20%。其中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中提出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支持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建设。主要针对合格的计划新开工项目或在建项目,不得用于已完工(含试运行)项目。

海新能科深耕绿色航空领域,专注于产业规模化和安全性,全力打造涵盖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应用推广的全链条竞争优势。公司于2024年11月荣获SAF适航审定证书,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地方国有企业。

2025年5月,海新能科旗下山东三聚在原有4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基础上,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装置及其配套系统,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生物柴油异构降凝技术,成功构建了涵盖原料布局、工艺研发、生产制造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随着2025年10月第二批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单的落地,国内批复的生物航煤出口产能达到116.04万吨。长江证券认为,一方面行业出口白名单持续批复利于中国SAF工厂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先发优势;另一方面,产能持续批复或将加剧国内竞争,看好具备技术、成本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公司。

以白名单为契机 锚定航空减碳关键抓手

SAF是当前生物柴油领域最热门的应用方向,亦是海新能科重点布局的核心赛道。鉴于航空业碳减排难度颇高,SAF凭借显著的碳减排效果,以及可与传统航空燃料直接掺混使用的特性,已成为航空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抓手。随着公司子公司山东三聚异构项目建成投产并实现稳定运营,SAF关键运行参数均优于设计指标;同时,原料供应链的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已与多家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聚焦国内国际绿色航空市场赛道,海新能科正加速构建全球销售网络布局。2025年4月27日,海新能科自主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正式供应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其在国内市场实现了突破性进展。面向国际市场,2025年10月,海新能科下属企业山东三聚成功获得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资质,拿到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为其深度融入全球绿色航空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新能科指出,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赋予了公司自主申领出口许可证的资格,畅通了公司SAF产品出口渠道,有助于公司合理安排生产,提升产能利用率,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巩固公司在生物航煤领域的地位,对公司业务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公司在三季报中透露:已与海外客户签订生物航煤订单,四季度生产排期较满。报告期内,催化净化国内业务致力于优化产品结构,协调生产与销售进度,确保业务持续稳定发展;SJ ENVIRONMENTAL CORP(三聚美国)业务成功应对政策挑战,保持盈利态势。

海新能科以生物能源为核心战略支柱,公司创新销售组合策略,有效拓展了非欧盟客户,顺利履行非欧盟客户HVO销售长协订单并实现超额交付,欧洲客户长协订单按计划执行,市场应变能力持续增强。此外,公司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时效管理、预处理与催化剂方案等持续优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