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韵达股份:核心业务回暖,数智化加持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2025-10-29 09:55

10月28日晚间,韵达股份(002120.SZ)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报告显示,前三季度,韵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4.93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归母净利润7.3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韵达股份降本增效成效显著,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02%和19%。

分析人士认为,韵达股份近年来数智化成效明显,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加速开发无人机、无人车等配送新技能,抢行业之先,已然成为行业的科技标兵。

此外,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韵达股份控股股东上海罗颉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罗颉思”)共计持有韵达股份15.20亿股,较6月底新增814.79万股,显示控股股东还在不断增持韵达股份,用真金白银传递对公司的信心。目前,上海罗颉思的持股比例已上升至52.43%。

数智化加持,向AI要效率

在快递行业,韵达股份是最积极拥抱数智化的企业之一。早在2023年,韵达股份就大胆尝试大模型在客服层面的应用,诞生了客服端的“小达”机器人。

今年年初,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韵达股份又第一时间做了本地化部署,通过对沉淀的运营数据、路由信息不断的训练和分析,帮公司更快更好地分析和发现问题,赋能网点管理,赋能快递小哥效率提升。

如今,AI已覆盖韵达股份各业务端。如在客服端,韵达股份研发应用了“微笑系统”、“小达机器人”等,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和处理效率;在智能终端,快递小哥通过语音或关键词即可实现多功能快捷操作;在智能决策支持上,构建了专业化知识库与智能助手,可支持加盟网点高效处理客户咨询、包裹拦截、地址变更等多元操作。

韵达股份表示,在“全面数字化”的战略指引下,公司构建了“1+N+AI”多层次科技战略,基于通用大模型技术,嫁接于公司数字化底座,打造快递行业垂类大模型和“韵达智能体”。这个虚拟的“智能快递专家”,为韵达股份的日常快递揽派、客服仲裁、路由规划、工单管理、分拨管理、包裹可视化管理等提供强大的向内赋能和支持,链路运营质量和效率得以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韵达股份实现单票核心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5.62%,单票费用下降比例超过20%,公司四项费用同比下降 0.75 亿元,同比下降7.22%。

快递行业的科技标兵

韵达股份的拥抱数智化,还在于其对无人配送新领域的探索与抢先布局,并搭建起了“无人机+无人车+即时配送”的运送模式。

据悉,韵达股份已在浙江杭州、嘉兴等地拥有部分常态化运行航线,其无人机航线服务范围覆盖医疗用品、生鲜水果、比赛物资及同城即时配送等多类场景。通过无人机运送,韵达股份可解决短途高时效需求,尤其是受交通、地形限制时优势明显。

韵达股份在无人机配送领域的探索,还被央视作为了快递行业科技创新的实践典型。在央视近日播出的《奋进的中国,我们的“十四五”》专题节目里,一架韵达X470无人机从浙江桐庐分水镇起飞,带着当地的特色产品“雪水云绿”茶叶穿越山峦,最终精准降落在桐庐县张家坞村,全程飞行距离约1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120米,耗时仅16分钟。

相比无人机的小范围试飞,韵达股份的无人车配送步子迈得更大一些。目前,韵达无人车已在陕西、湖南、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多地投入使用,以科技赋能快递“最后100米”,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快递服务体验。

据悉,韵达无人快递车配备了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可360度无死角感知周边环境,能准确识别红绿灯、车道线及障碍物,满足行人、路障避让和自动泊车等场景应用,做到安全依规行驶,不仅大大提升包裹运输、配送效率,还实现单位能耗大幅降低,有效减少碳排放量。

“反内卷”下核心业务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反内卷”的大背景下,韵达股份的核心快递业务经营状况也正显著回暖。

韵达股份披露的月度快递服务经营数据显示,9月,韵达股份快递服务业务收入42.52亿元,同比增长4.14%;完成业务量21.10亿票,同比增长3.63%;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02元,同比增长0.50%。

此前,除了1月份,韵达股份今年其他月份的月度单票快递收入均在2元以下,9月首次回到了2元以上;从同比增幅看,这也是韵达股份今年以来单票快递收入月度同比增幅首度回正,环比8月更是增长5.21%。

民生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7月邮政局召开会议强调快递行业“反内卷”,一系列“反内卷”重要部署层次清晰、靶向明确,快递行业“价格战”或转为有序良性竞争,随着各地快递涨价逐步落地,快递行业经营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快递板块或迎来价值重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