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嘉兴“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2025-10-29 07:41

(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通讯员 范王佳 漫画 张利昌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在嘉兴,答案写在了一组扎实的数据里: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200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的26.6%,位列全省第一。

  数字背后,是一场场落在车间里、解决在痛点上的“及时雨”。眼下,嘉兴各银行机构正默默浇灌着这片制造热土,聚焦制造业企业的成长需求,以精准、高效、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跑得更快、更稳、更远。

  “新质贷”破局

  让“技术流”变“资金流”

  靠着小小的磁芯和互感器,让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德国大众、西门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成了它的“回头客”,在桐乡某电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这样的产品正批量下线。有序运转的背后,有中国银行桐乡支行注入的金融动能。

  该公司专注从事非晶纳米晶磁芯互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纳入嘉兴市科创企业培育库。

  “年销量近4000万只!”企业财务负责人向来访的银行客户经理介绍时,语气中难掩自豪。墙上一张张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正是支撑这一销量的“密码”。尽管手握多项专利,企业却因流动资金不足,难以支撑原材料大批量采购,产能提升受阻。

  了解到企业困境后,桐乡支行迅速行动,收集资料、评估测算,高效为其投放500万元中行特色普惠贷款——“新质贷”,将企业的“技术流”转化为“资金流”,拉开了银企合作序幕。“信贷支持只是第一步,我们要提供的是综合金融服务。”桐乡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金到账后,企业迅速购入大批原材料,全自动产线开足马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待产能进一步提升,我们还计划新建生产基地。”财务负责人望着忙碌的车间,眼中充满期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东风吹拂,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在桐乡扎根,于“一尺宽”处挖“万米深”,不断雕琢“桐乡智造”的精度。桐乡支行因地制宜,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坚实保障,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未来,桐乡支行将持续注入金融动能,用好特色产品与服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为科技创新与应用拓展注入强劲动力。

  “伙伴式”服务

  做企业成长“助推器”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工行嘉善西塘支行扎根示范区热土,以金融服务为“养料”,为一家生产可食用冰和冰杯的制造业企业精准投放1000万元普惠贷款,助力企业在发展道路上跑得更快、行得更稳。

  “我们企业近年来在北京、河北、河南、浙江、四川等地陆续建厂扩产,此次打算新建工厂,虽前景看好,但设备购置与前期运营所需资金成为‘拦路虎’。”企业相关负责人吐露了难题。

  工行嘉善西塘支行获悉后,第一时间主动对接。客户经理实地调研,定制融资方案,从调查到审批放款,全流程高效推进,快速落地1000万元普惠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

  “我们不仅解决资金问题,更希望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好伙伴’。”该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承办员工工资卡、代发薪业务,到为关联公司牵线搭桥、促成耗材销售与供应链合作,工行将金融“纽带”深度嵌入企业发展全周期。目前,该企业销售结算均通过工行进行,后续规划的原材料工厂也将延续合作。这种共生共荣的模式,让金融服务不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

  在服务企业的道路上,工行嘉善西塘支行始终以“专业+温度”为底色,通过精准洞察行业趋势、前置布局服务方案,引导金融资源向优质制造业倾斜,助力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扩大产能。未来,该支行将继续深耕本土,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为使命,深化银企协同——从定制化金融产品设计,到产业链服务延伸,再到数字化工具应用,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数字桥”降本

  “精准滴灌”解采购难题

  在浙江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助力同样实实在在。

  该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园林机械底盘、新能源电池壳体及钣金件制造的企业,产品远销以色列、美国等市场。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及海外厂房扩建,企业对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该企业的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高达40%~50%,以往“随用随买”的传统采购模式难以应对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压力。

  针对企业痛点,宁波银行嘉兴分行快速响应、精准施策,量身打造设备采购、融资租赁、二手交易等全链条服务方案,依托数字化平台“设备之家”,将金融服务嵌入企业生产经营核心环节,助力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

  “今年8月,仅原料成本一项就省下20万元。”该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借助“设备之家”的实时价格监测与专业分析,公司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完成一批600吨冷轧板采购,单价比市场均价低约300元/吨,实现单笔节约近2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每年的冷轧板采购量约6000吨,价格波动通常在5%~10%之间。通过平台对行情趋势的精准研判与采购时机把握,预计每年可节约成本200万元以上。

  除了在采购端降本,数字化服务在资产盘活方面同样成效显著。针对企业闲置两年的喷塑线,“设备之家”提供探厂评估、直播推介、线上挂牌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优化设备配置、激活沉淀资产。

  这一“金融+场景”的服务模式,是宁波银行推动普惠金融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在制造业升级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不少中小企业因信息不对称、技术门槛高而陷入转型困境。宁波银行通过数字化平台,将金融服务融入企业真实经营场景,提供设备采购、二手交易、技术咨询、灵活分期、按需租赁等全流程服务,切实降低企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门槛,缓解一次性投入压力,实现对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精准滴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