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沈阳公安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5-10-29 07:30

今年以来,沈阳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累计为全市金融机构提供安全技术防范方案论证78次、工程验收51次,通过“数据跑腿”替代“企业跑路”,实现服务效率提升60%以上。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沈阳公安机关以“数字赋能+流程再造”为突破口,推动金融机构、金库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论证和工程验收审批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全面跃迁。

“两种服务”模式满足多元化需求

面对体量不一、情况各异的金融机构,沈阳警方推出了“管家式、定制化”服务模式,从“坐堂审批”转为“主动服务”,通过“需求预判—方案共商—隐患清零”全链条服务,银行新建、改建营业网点企业筹备期平均缩短30%。

“我们当时真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心里都没底。多亏了雷扬和几位专家,他们就像‘专属安全管家’,从项目启动就跟进,帮我们规避风险、不走弯路。”回忆起朝阳银行沈河支行的筹建过程,项目负责人王经理感慨万分。从项目蓝图初绘,到最终落地验收,1个月内,由5名民警、专家组成的“安全顾问小组”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实地踏勘,对“三防”方案的设计提出指导建议,他们与企业方共同研讨,及时解答技术疑问,将问题解决在一线,将隐患消除在前端。

招商银行沈阳分行的搬迁项目规模大、影响广,在安防设施,特别是防护层级、夹层安全等技术环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难题。“那段时间,民警总是随叫随到,反复勘验、反复论证……”招商银行沈阳分行卢经理回忆道,“他们‘一事一议’,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组织专项研讨,共同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最终确定的安防方案,既达到了安全标准,又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其规模、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为此,民警针对新建、改建、搬迁等项目,量身打造“定制化”服务方案,保障企业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三化”工作法驱动效能革命

沈阳警方创新推行的“审批流程极简化、服务模式主动化、功能平台集成化”工作法,对传统工作流程的一次系统性、深层次重塑与集成。

量身打造的一系列举措,降低了企业在办理安防手续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和时间成本。变“被动坐等审批”为“主动上门服务”,从企业项目尚处于规划设计阶段,主动提供技术咨询和政策解读,到网上审批、实地验收、送证上门,真正实现了让企业“一次不用跑”。

沈阳警方将安防审批验收单一职能窗口,转型升级为多功能集成的“警务前哨站”和“安全服务综合体”。在前端指导、验收期间,工作人员同步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办事群众开展安全宣防,组织金融机构安全负责人、保安队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达成了“登一次门,办多件事,提升综合效能”的最优效果。同时,建立“需求回访”机制,定期征求金融机构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收集-反馈-优化”的良性互动闭环,让服务措施在动态中持续完善,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工匠精神”铸就执法规范

通过“数据+标准+科技”三维管控,建立安防方案电子档案库,实现方案论证、整改意见、验收报告等数据实时共享,确保“一项目一档案”精准可溯,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九轮金融业银行安全评估工作,组织民警历时3个月完成全市所有网点安防系统检测,验收通过率达100%,实现执法规范化与效率提升“双达标”,在效率提升的同时,以“零瑕疵”标准筑牢安全防线。

沈阳邮政公司59家营业网点改造升级数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民警对该公司改造网点多处技防、物防等关键难题进行妥善处理,无一差错,短短两个月内,民警跑遍了沈阳市所有区县。该公司安保负责人张经理动情地说:“多亏了你们,我们才得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升级工作!”

本报记者 吕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