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以宇树科技为背景探讨具身智能与供应链全景

2025-10-29 09:2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资本市场那些事儿)

别忘了,四季度有一件大事!

从行业层面来说,2025年四季度,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关键资本化信号,其中之一,就是宇树科技已进入上市辅导冲刺阶段,预计于10至12月提交IPO申请文件,由中信证券主导的辅导评估工作于10月启动。此次上市不仅是宇树自身的里程碑,更将为其背后涵盖减速器、传感器、材料等领域的 A 股产业链带来联动效应。

本文主要就宇树公司的基本情况,融资情况,以及技术硬实力等相关内容进行科普分析。

先看一个近期的信息:

今年的《时代》最佳发明榜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展示了300项发明,涵盖了机器人、人工智能、健康医药近40个不同的类别。

该榜单素有“科技创新界奥斯卡”之称,被视为全球科创领域的风向标。

在此次评选中,多家中国公司的产品表现亮眼。宇树科技机器人和DeepSeek模型,华为Pura 80 Ultra手机和比亚迪海鸥电动车等也分别入选了榜单。

宇树公司介绍:

宇树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发展历经成立初期推出四足原型机XDog奠定基础、产品迭代期凭借Laikago、Go1等四足产品打开市场,以及2023年起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拓展突破期,通过H1、G1、灵巧手等产品多元化布局,2025年营收预计突破10亿元。

宇树科技发展核心阶段:

成立初期(2016-2017 年):依托创始人王兴兴足式机器人研发基础,2017 年推出首款四足原型机 XDog,以轻量化设计实现基础动作,虽未量产,但验证了核心运动控制算法,奠定技术框架。

产品迭代期(2018-2022 年):2017 年 9 月推出重构版 Laikago,自研电机、驱动等核心部件,性能与稳定性显著提升;2019 年发布行业功能性 Aliengo,轻量化集成设计达国际先进水平;2020 年 CES 发布教育酷玩型 A1,室外速度 3.3m/s,推进大众化;2021 年推出 Go1,以超低价格和优异性,成为首个真正走入大众生活的移动机器人。

融资历程:

目前宇树科技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0亿元,C轮投后估值达120亿元。宇树科技创始人兴兴合计持有宇树科技34.76%股权。

宇树科技IPO:

结合最新IPO动态与权威披露信息,宇树科技的融资历程与上市推进情况如下:

宇树科技已正式开启上市辅导进程,2025 年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公司与中信证券于 7月7日签署辅导协议,由中信证券独家担任辅导机构。

根据辅导工作规划,2025 年 8-9 月将完成业务发展目标梳理及募集资金投向规划,10-12 月将开展发行上市条件综合评估,预计同期向证券交易所提交 IPO 申请文件。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通过直接持股 23.8216% 及间接控制 10.9414% 股权,合计掌控 34.7630% 表决权。

资本运作层面,宇树科技自 2016 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 10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 20 亿元,投资方涵盖美团、红杉中国、中信金石、经纬创投、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头部机构。

其中近期完成的 C 轮融资堪称行业标杆: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吉利资本六大巨头共同领投,中移和创、腾讯、锦秋的单家增资额均超 8000 万元,阿里、蚂蚁、吉利分别出资 6000 万元、3000 万元、2000 万元;

美团、厦门红杉、经纬创壹号等老股东同步跟投,美团增资超 5700 万元,厦门红杉增资超 5300 万元。

此次融资推动公司估值显著提升,投前估值超 100 亿元,投后估值达 120 亿元,注册资本也于2025年6 月18日从288.9031 万元增至36401.7906 万元,完成资本规模实质性扩容。

宇树IPO,这一动作并非偶然,而是技术积淀、市场机遇与资本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内部支撑看,九年深耕形成的硬实力构成核心底气 —— 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近七成,2024年人形机器人交付超 1500台,全栈自研的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部件打破技术垄断,累计授权专利达 180余项;

外部环境更形成多重推力: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政策包容、国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密集落地,叠加资本对具身智能赛道的热捧,其 C 轮融资获腾讯、阿里等巨头加持,投后估值升至120亿元。

更深层的驱动在于发展刚需:人形机器人研发年均投入超 3亿元,上市可打开长期融资通道;同时,面对竞品的资本化竞速,抢占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席位成为关键战略选择。

核心竞争:目前主要对手智元机器人通过控股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布局上市,但宇树以 “直接申报” 路径率先明确时间表(四季度提交申请)。

业内分析:智元或通过 “先控股后注资” 曲线上市,宇树若按计划申报,预计 2026 年 1-3月完成上市(审核需 3 个月以上)。

时间窗口:若12月前完成申报,最快 2026 年上半年登陆科创板。

市值预判:参照A股机器人企业均值市盈率,上市后市值或达 500 亿 - 1000 亿元,有望成为科创板龙头。

宇树的技术硬实力:

1)核心部件全自研,性能对标全球顶尖

宇树科技坚持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全栈研发电机、减速器、控制器、4D 激光雷达等核心硬件,打破外部技术依赖:

  • 高功率密度电机:人形机器人 H1搭载的自研关节电机,最大关节扭矩达 360N・m,配合自研减速器可实现高精度传动,支撑机器人高速运动与复杂动作;

  • 低成本 4D 激光雷达:自研 L1 型 4D激光雷达集成于四足机器人Go2,仅以传统方案 1/10 的成本,实现 360°×90° 全景环境感知,最小探测距离仅 0.05米,大幅提升机器人避障与场景适配能力;

  • 多品类硬件拓展:从四足机器人核心部件,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关键硬件,且自研单手 20自由度五指灵巧手,进一步完善硬件产品矩阵。

2)专利储备深厚,技术壁垒持续加固

截至最新披露,宇树科技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超200项,其中已授权专利 180 余项,专利覆盖电机驱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领域,为技术领先性提供法律保障。

3)运控算法与 AI 大模型,赋能机器人 “智能 + 运动” 双进化

  • 运动控制算法:依托英伟达 GPU 加速的机器人仿真平台,自研 AI 算法支持H1人形机器人自主学习高速奔跑(实测速度3.3m/s,潜在速度超 5m/s,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速度纪录)、高动态舞蹈等复杂动作,且学习能力持续迭代;

  • 智能伴随与感知:ISS2.0 智能伴随系统采用全新无线矢量定位技术,定位精度提升50%,遥控距离突破 30米;结合 3D激光雷达扫描与强化学习技术,环境感知与决策效率优于同类竞品;

  • 机器人专属大模型:推出 UnifoLM(宇树机器人统一大模型),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机器人场景的落地应用,推动机器人从 “功能执行” 向 “自主决策” 升级。

4)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细分赛道市占率领先

根据权威机构数据,2024 年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表现亮眼:

  • 四足机器人(机器狗):年销量达 2.37 万台,全球市场份额占比 69.75%,稳居全球第一;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交付突破 1500 台,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量产交付规模领先的企业;

  • 整体市场地位:2024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达 32.4%(IDC 数据),核心产品竞争力获市场验证。

5)客户覆盖广泛,重大订单落地验证商业化能力

  • 客户群体:涵盖高校(近 30 所高校在 2021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期间采购其产品)、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类客户,形成 B 端与科研端协同的客户结构;

  • 标志性订单:近期中标 “中移(杭州)2025-2027 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达 4605 万元,标志着其人形机器人产品获大型企业客户认可,商业化进程加速。

6)品牌影响力:大型场景曝光与权威媒体认可双加持

宇树科技通过高规格场景亮相与权威媒体报道,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

  • 重大活动参与:产品先后亮相春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家级大型活动,展现机器人技术的实用性与观赏性;

  • 权威媒体聚焦:多次获央视等主流媒体采访报道,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获官方认可,进一步巩固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标杆企业形象。

宇树科技的客户群体广泛,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近30所高校在2021年4月8日至2025年3月17日期间向宇树采购相关产品。

近期,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2025-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中标金额达4605万元。

此外,通过在春晚、冬奥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的精彩亮相,多次被央视等知名媒体采访报道,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

宇树产业链:

1)上游的传感器和伺服系统。宇树虽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很高,但像3D视觉传感器、激光雷达这些,还是得靠外部供应商。

比如奥比中光给它提供双目相机,速腾聚创供应激光雷达,这些企业的订单量估计要跟着R1的量产后劲十足。

还有关节里的行星减速器,中大力德已经给宇树供了不少货,这种精密齿轮加工的活儿,技术门槛不低,未来需求只会增不会减。

2)中游的本体制造环节,宇树自己组装,轻量化材料,可能需要专门的供应商,毕竟25公斤的体重,材料强度和重量得平衡好。

PEEK 材料(聚醚醚酮) 成为关键推手 —— 其 “比强度超金属、密度仅为 1/3” 的特性,完美解决了人形机器人续航不足、散热难、灵活度欠佳的痛点。

3)下游得应用场景就更多了,教育机构可能会批量采购来做编程教学,科研单位拿回去改造成各种实验平台,

特别是教育领域,R1支持开发,很适合作为教学工具,宇树之前的四足机器人 Go2已经在编程教学里用开了,R1可能会进一步普及。甚至家庭里也可能出现它的身影, 想想看,能自己翻跟头表演的机器人,说不定能成新的家庭 “玩伴”。

宇树产业链相关细分与标的部分梳理如下:

1)减速器:中大力德(独家供应商,占采购量 63%)、绿的谐波(技术适配人形关节)、双环传动(RV 减速器适配腰部关节)

2)电机与驱动系统: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独家)、江特电机(伺服电机核心,占采购量 60%)、卧龙电驱(无框力矩电机主力)

3)传感器:奥比中光(3D 视觉模组独家,占采购量72%)、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送样测试)

4)芯片与算力:全志科技(RISC-V 芯片覆盖全系,占机器狗算力模块80%)

5)轴承与关节部件:长盛轴承(关节自润滑轴承独家)、江苏雷利(行星执行器批量生产)

6)特种材料:金发科技(PEEK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欣氟材(PEEK材料)

7)电池与能源:蔚蓝锂芯(21700圆柱电芯主力,占配套份额60%)

8)工业线缆:金杯电工(高柔性线缆)、万马股份(特种电缆独家)

9)操作系统与算法:中科创达(ROS 定制服务)、凌云光(具身智能联合开发)

10)灵巧手与执行器:拓普集团(灵巧手驱动模组适配 Dex5)

11)股权投资关联:利欧股份(全资子公司直接持股)、景兴纸业(容腾基金间接持股)、张江高科(直接持股 + 研发支持)

12)场景落地合作:中信重工(工业场景)、传化智联(物流场景)、盛通股份(教育场景)

注:上述梳理是基于企业公告、券商研报、权威财经媒体等公开信息整合,仅反映截至2025年10月的公开合作动态。受信息披露范围限制,可能存在合作细节未完全公开、业务占比未明确披露、部分送样产品未最终量产等情况。具体合作真实性、业务影响程度及后续进展,请以相关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