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9 00:58
(来源:北京商报)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如期开幕,今年的论坛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聚焦推动全球金融高质量发展,呼吁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激发变革动力、推进重塑行动,共同构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历史性机遇,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发生着范式转换。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明确部署,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金融如何更好地借助科技赋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变革又将催生金融业培育何种新质生产力,成为广泛热议话题。
在这场转型浪潮中,阳光保险积极投身新时代、拥抱新变化,以科技为抓手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进民生福祉,以创新为锚点践行高质量发展、高价值成长。
以科技护航实体经济发展
在济南,一架架无人机盘旋在一片近万亩的受灾玉米田上空,对受灾区域进行精准测绘与识别,为后续高效理赔铺平道路,这是阳光财险山东分公司在此次秋汛中“抢秋”的缩影。
秋粮生产关乎粮食安全大局,关乎农民“钱袋子”与乡村振兴根基。今年入秋以来,山东省遭遇持续性阴雨天气,导致潍坊、德州、菏泽、济南等核心农业区秋粮作物受灾。
为快速理赔、精准理赔,阳光财险创新应用“空、天、地”一体化查勘技术,调配63架次无人机对积水农田开展航拍测绘,结合卫星遥感技术搜集到的数据建立受灾区域电子档案。同时,组建“专家会诊团”联合农业技术人员下沉乡镇,针对玉米、水稻受灾现场制定抢救方案,指导农户完成抢收作业,并协助改进生产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抗灾韧性。如此一来,阳光财险既可完成高效定损、理赔,又能助力农业生产尽快恢复元气。
科技的身影不仅出现在灾后查勘、定损、理赔环节,阳光保险还致力于打造全链条保障体系,将守护向前移、将保障全覆盖。
在灾前阶段,阳光财险通过自研系统“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动态监测自然灾害等信息,向客户第一时间自动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指导,同时实施风险减量管理,从源头降低灾害损失风险。“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是阳光财险首个基于位置智能、大数据技术的风险管理系统。平台融合了灾害、地理、气象、保险等多学科,集合9种百亿级自然灾害大数据的研究成果、14类气象预警信息和承保理赔风控等数据,实现对标的地址的快速、精准风险分析,对承保客户进行风险监控和快速预警,及时有效提供防灾减灾服务。
从去年1月到今年8月,仅通过此系统,阳光保险已向客户点对点发送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超200万条,及时提醒客户提前做好防灾准备,筑牢风险防线。
对于风险保障需求较高的重点项目,阳光保险还会引入更多“黑科技”技术织牢保障。在广西,阳光财险为其承保的龙川高铁工程项目引入无人机查勘和3D建模技术,在自然灾害来临前,无人机可对全线路进行航拍,尤其是对暴雨天气容易出险的边坡、路基、基坑、涉水桥、便道等区域进行逐一拍照,后续相关技术人员运用3D建模技术可迅速将跨河大桥、跨铁路线路等重要风险管控区域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交由风控专家进行专业分析解读,对工程中存在重点风险隐患进行提示,以部署安全措施和指导项目施工。
为有效改善电气火灾风险隐患对企业客户的影响,阳光财险则运用红外热像技术在企业客户配电房、电梯机房、空调机房等电气安全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处理供配电设备隐患,提高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预防异常的突发性断电及电气火灾事故。
农户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转变,企业从“事后理赔”向“主动防控”升级,种种迭代变革背后是保险+科技双重赋能的聚力。阳光保险不仅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价值锚点,更提升科技实力,让保险服务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
以智慧守护民生福祉
在上海佘山,刚刚陪同父母参观完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的李女士说道:“这里不仅环境宜人、山清水秀,一系列数智化、适老化设计更让我们放心!”
由阳光保险历时三年打造的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三山环抱,森林覆盖率极高,负氧离子浓度达3000个/cm3,是上海市区公园均值的6倍,45%的超高绿化率营造出静谧宜人的居住环境。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上海养老市场中难得一见。
社区中处处隐藏着巧思的细节,既运用数智化设计,更体现着对长者的人文关怀。社区预留智能床垫接口,可实时监测长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后台,社区工作人员和子女可及时掌握长者健康情况。配合紧急呼叫系统、无障碍设计、公共区域自动感应灯光、智能卫浴等,真正实现了“科技+医疗”的双重保障,让子女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心。
如今,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是金融机构必答题。随着银发人群对品质康养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阳光保险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供给体系,目前已基本实现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全面建设布局,并以科技之力升级智慧品质养老。除了上述提及的机构养老服务代表——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外,在居家养老方面,阳光保险于2024年创新推出“阳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聚焦“居家健康、居家安全、居家生活”三大产品线,推出了小阳智能屏、阳光管家、视频医生等一系列特色服务。阳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优势在于依托阳光自身的医疗、健康与养老专业能力,通过建立全闭环的服务标准与质量管控机制,实现对全国优质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持续优化服务体验,全力保障服务品质。
从创新基因出发,以科技实力加持,这份围绕养老金融大文章的答卷展现出的并非仅仅是企业的商业策略,而是根植于阳光保险的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对国家战略、社会新趋势与人民新需求的积极响应。
这样的担当与智慧还体现在对客户的日常保障之中。
“不用线下跑网点、交材料,手机上就能办理赔,真是太方便了!”陈女士爱车在小区停放时不慎被划伤,后通过微信端的“阳光车生活助手”小程序发起“一键报案”接通视频查勘服务。视频另一边,阳光财险查勘员快速确认了车辆损伤情况,陈女士在线查看并确认定损方案,当天便收到了理赔款项。“一键赔,零跑腿”服务让陈女士赞不绝口。
理赔是连接保险企业与客户的重要环节,今年,阳光财险进一步升级“阳光闪赔”服务,通过科技赋能与流程优化,打造“一日赔、一键赔、一站赔”三大亮点,让客户在需要时真切感受到“阳光速度”与“阳光温度”。上述展现的正是阳光财险依托“阳光车生活助手”小程序实现的“一键赔”服务,实现报案、视频连线定损、进度查询等功能的全流程线上化,让客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理赔,全流程可视化追踪让进度一目了然。
此外,为了让金融保险服务惠及千家万户、触达各个角落,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阳光人寿创新推出“阳光云柜面”智能服务平台,构建“零距离、无障碍、有温度”的远程服务新范式。利用阳光云柜面系统,客户无需下载App,通过短信链接即可跳转;阳光人寿的柜面服务人员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受理业务,原本需要客户本人亲自前往柜面办理的业务,通过云柜面即可全线上化完成业务办理,整个过程既安全又便捷,同时也让身处偏远地区、乡村地区的人民群众亦可享受便捷的金融保险服务。
以创新加速高质量发展
科技变革力量不仅外化于企业对实体、对人民的服务质效之中,也嵌入在企业自身经营运转之中。
如果回看阳光保险成立20年来的发展历程,会发现科技始终是重要原动力。自成立伊始,阳光保险就将科技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强司之本,公司始终保持了显著高于行业的科技投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拓展科技创新边界。经过阳光科技1.0和2.0发展阶段的积累与沉淀,阳光保险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期间,2015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那一年阳光保险成立刚满10周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生态初步形成,金融与科技的链接还尚未成熟。也是在那一年,阳光保险提出“一台机器与一群客户”的终极科技愿景,并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实现路径。以当时保险行业的科技环境来看,这一构想十分超前,正如阳光保险一直以来争做市场领跑者、具备前瞻性布局那样。
2023年,阳光保险再度把握时代机遇,提出“以数据智能打造‘科技阳光’”新战略,整合强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团队,全力构建内部自主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格局。
此后,阳光保险全力把握AI创新发展趋势,将自研AI大模型列为公司战略工程,领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阳光正言GPT大模型,并牵头发布国内首个金融行业大模型白皮书《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以阳光正言GPT大模型为依托,全力攻坚销售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管理机器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科技平台,进一步推动“一台机器与一群客户”的科技创想逐步成为现实。
与之同时,阳光保险成立了科技子公司阳光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深耕保险垂直领域,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智能销售、智能服务、智能管理等方面的优质数智产品解决方案。同时,牵头举办保险科技数智大会,汇聚行业之力、引领创新之势写好保险业“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并牵头科技、保险、投资等72家单位成立保险科技数智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以“产、学、研、用、投”五位一体的新模式,迅速成为了推动保险业融合数据智能技术、促进创新发展的行业平台。
如今,一项项科技成果陆续出炉,成为打造“科技阳光”的坚实基础,更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高价值成长的创新引擎。
科技是穿透周期、重塑价值的内生力量。阳光保险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将科技的“创新矢量”精准锚定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根基上与增进民生福祉的细节里,在“创新、变革、重塑”的浪潮中,持续为全球金融体系注入韧性、包容与可持续的“阳光力量”,与各方携手,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高价值新篇章。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