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18:22
高通(QCOM)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宣布,公司正式进入 AI 加速芯片市场,并公布了一份延续至 2028 年的产品路线图。
将于 2026 年推出AI200 芯片,单卡搭载 768GB LPDDR 内存,核心设计目标是实现高性价比的 AI 推理运算。
计划 2027 年推出AI250 芯片,将采用近内存计算架构,据称能将有效带宽提升 10 倍,同时降低功耗。
沙特阿拉伯 AI 公司 Humain 已确定合作,将于 2026 年起,在 200 兆瓦算力规模的设施中部署高通加速芯片。
AI 芯片市场曾由英伟达一家独大,如今其他企业开始逐渐获得认可,比如 AMD 近期因与 OpenAI 达成合作,股价大幅上涨。
高通能否在其中立足?
答案大概率是 “能”,核心优势集中在两点:
1.差异化定位:英伟达和 AMD 主导 AI 训练集群市场,高通则聚焦 “能效比” 和 “总拥有成本(TCO)” 优化,主打 AI 推理细分领域,避开正面竞争。
2.技术积累支撑:高通在定制 CPU、NPU、GPU 和低功耗子系统领域有长期积累,结合封装和热设计技术,其系统级芯片(SoC)能在设备端直接实现高性能、低功耗的 AI 推理,这对边缘计算场景至关重要。
此外,高通还在构建完整生态:硬件上,计划将加速芯片嵌入模块化机架,吸引不愿为英伟达 GPU 支付高价的企业客户,有望成为 “AI 推理领域的 ARM”;软件上,整合 AI 软件栈、开发工具包(SDK),覆盖设备端、数据中心和边缘场景;再加上其在移动、物联网(IoT)、汽车领域已有的庞大用户基础,能搭建起 “边缘与云端 AI 推理” 的连接桥梁。
高通 2024 财年第三季度(7 月发布)营收略超 100 亿美元,全年营收预计约 430 亿美元。
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预测,到 2028 年 AI 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5000 亿美元。
即使高通仅占据该市场 2%-3% 的份额,未来几年内也能新增至少 100-150 亿美元营收,且这还是保守估算。
要实现上述目标,高通需先承受短期压力:芯片代工成本和研发(R&D)投入较高,可能导致初期利润率压缩。
与此同时,高通还将面临三大难题。
市场壁垒高:AI 芯片市场格局已相对固化,英伟达拥有强大的生态锁定优势,AMD 芯片同样具备高性价比,此外还有众多其他竞争者。
入局时机偏晚:高通此时加入竞争,不仅需投入巨额资金研发、部署芯片,还可能面临 “芯片价格已达峰值” 的局面,盈利空间受限。
业务拓展不确定性:尽管高通此前在手机业务之外,成功拓展了汽车和物联网领域,但 AI 芯片市场技术复杂度更高、竞争更激烈,复制过往成功并非易事。
受此次发布消息推动,高通股价已上涨逾 10%,但仍低于历史最高价。
关键问题在于,它能否获得并维持 “AI 概念股” 的估值溢价?
估值对比:从市盈率(P/E)看,高通比 AMD、英伟达更便宜,但从动态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forward PEG)看,并不占优 —— 核心原因是 AMD 和英伟达的盈利增速远高于高通。
估值重估关键:若 AI 加速芯片业务能显著推动盈利增长,高通的市盈率有望向 20 倍靠拢,具备估值重估空间。
高通入局 AI 芯片的决策无可挑剔。其技术积累足以在 AI 推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且当前尝试几乎 “没什么可输的”:作为 AI 概念股,高通估值仍相对合理;若业务推进顺利,上涨空间可观;即便不及预期,下行风险也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