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09:27
(来源:算法爱好者)
10 年元老田渊栋的“突然离场”
2025 年 10 月 23 日,Meta AI 华人科学家田渊栋在社交平台 X 上的一句“我和我的几位团队成员都受到此次裁员影响”,让 Meta 新一轮裁员事件彻底引爆科技圈。
这位入职 Meta 十余年的 “元老级” 研究员,曾主导 ELF OpenGo(AlphaZero 开源复现项目)、StreamingLLM 等重磅成果,其谷歌学术论文被引次数高达 18000 余次,是强化学习领域公认的顶尖学者。
更具戏剧性的是他被裁前的经历:今年 1 月,田渊栋带领的 FAIR(Meta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实验室)团队被要求搁置所有在研项目,紧急支援 GenAI 部门推进 Llama 4 发布 —— 此时距离模型发布仅剩不到两个月。团队全程承担了后训练、bug 修复等“脏活累活”,却在项目收尾后收到裁员通知。
“那些对问题负责的人,并不是被裁掉的人”,田渊栋的表态道破了这场裁员的荒诞性。
此次裁员并非个例。田渊栋推荐入职仅 2 个月的上交大校友崔佳勋、入职 4 个月的 UNC 博士 Yi Lin Sung、任职 11 个月的清华校友 Xianjun Yang 等一批年轻研究者均被波及,形成“老中青三代人才集体离场” 的局面。
而田渊栋本人虽获八个月薪资赔偿,但其 GitHub 仓库被火速设为只读、工牌突然失效的细节,更凸显了裁员的仓促与决绝。
网传按“代码行数裁员”
随着裁员消息发酵,“Meta 按代码行数(LOC)决定裁员名单” 的说法在业内疯传。
25 日凌晨有推友发帖称,有内部人士透露裁员依据是 “代码差异行数(lines of code diffs)”,这也解释了为何专注模型构建的研究员和新员工首当其冲 —— 前者多在训练模型而非提交代码,后者尚未积累足够代码量。
这一传言迅速引发技术圈讨论,太多网友表示“这太特么疯狂了”,“难以置信”。
业内共识是“最优秀的工程师往往会写最少的代码”,用代码行数衡量价值,无异于“用食材用量评判厨师水平”。
但很快有 Meta 前员工现身反驳:“我参加过很多次绩效评估,经历过两次裁员,LOC 从来都不是原因”,直接否定了传言的可信度。
还有网友吐槽:“要是这事当真 —— 他们把代码行数当成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那现在就该重仓做空 Meta 了。扎克伯格押注元宇宙,明明靠着 PyTorch 和 Llama 3 占尽天时地利,结果却彻底搞砸了,实在离谱💀”
事实上,传言的流行更像是对裁员逻辑的讽刺性解读。
结合 Meta 内部动态来看,真正的裁员标准暗藏在组织权力调整中 —— 此次 600 人裁员集中于 FAIR 实验室、AI 基础设施等部门,而新任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主导的 TBD 实验室不仅毫发无伤,还在持续扩招。
这种“选择性裁员”让更多人相信,事件本质是权力洗牌而非绩效评估。
Meta 裁员的四大槽点
总得来说,Meta 最近的裁员事件在网上引发了大量吐槽,总结如下:
1、 卸磨杀驴:“用完就弃”的团队命运
FAIR 团队的遭遇成为最受诟病的槽点。从 1 月被迫转岗支援 Llama 4,到项目结束即被裁撤,团队全程承担核心辅助工作却沦为“临时工”。
更耐人寻味的是,有知情者透露裁员名单早在夏天已确定,拖延执行只为让员工完成手头工作。这种“用完即弃”的操作,与 Meta 首席 AI 官 Alexandr Wang “尊重人才”的公开表态形成尖锐反差。
2、 派系清算: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此次裁员被普遍解读为 Alexandr Wang 巩固领导地位的手段。
自其上任以来,Meta AI 部门半年内重组 4 次,FAIR 实验室发布论文需经 TBD 实验室额外审核,权力倾斜态势明显。田渊栋作为 FAIR 核心成员被裁,加之 TBD 实验室“零裁员 + 扩招”的特殊待遇,印证了“派系站队高于专业能力”的猜测。
有业内人士直言:“完全看不懂亚历山大・王想干嘛,田渊栋这样的人才被裁,像小扎被灌了迷魂汤”。
3、 待遇双标:新人高薪与老人被裁的荒诞
Meta 一边为招揽外部人才开出亿级薪酬包,挖来 Ilya 的核心团队成员;一边对老员工痛下杀手 —— 新来的 TBD 实验室研究员享受顶级资源,薪资可达老员工十倍,而 FAIR 的十年元老却面临失业。
这种“重外轻内 的用人策略,让留存员工陷入“干活不如跳槽”的心态困境,有四年老员工感叹:“留下的人还得埋头苦干,直到下一轮裁员到来”。
4、 管理混乱:半年四度重组的内部动荡
裁员背后是 Meta AI 部门的系统性混乱。短短六个月内四次重组,导致内部出现抢项目、窃成果等乱象,FAIR 与 TBD 实验室的资源争夺愈演愈烈。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裁员的同时,Meta 宣布用 AI 取代 100 余名隐私合规审核员,声称“自动化更高效”,却引发“算法能否替代复杂人工判断 的广泛担忧 —— 毕竟它家曾因隐私违规被罚 50 亿美元。
人才流向与行业反思
田渊栋的离职帖下,OpenAI、xAI、谷歌 DeepMind、英伟达等顶流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OpenAI 甚至开出“八位数美元 + 任选方向”的优厚条件,凸显了市场对真正人才的渴求。
这种“Meta 损失,行业增益”的局面,让扎克伯格的人才策略备受质疑:一边重金挖人,一边裁掉核心研究者,仿佛在“买火箭却扔了地图”。
虽然按“代码行数裁员”的传言没有被 Meta 官方证实或证伪,却意外戳中了科技行业的痛点:当管理者用简单量化指标替代专业判断,当权力斗争凌驾于技术价值之上,再顶尖的实验室也难以留住真正的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