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SU7上市一年半:盈利最快、毛利率超特斯拉,黑公关缠身的小米在争议中爆赚

2025-10-28 17:08

开始卖车一年半后,小米汽车就有望实现盈利。根据中金公司给出的研报预测,小米汽车可能在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单季度利润达7.07亿元。

从2024年3月小米SU7上市至今仅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小米汽车就有望盈利“转正”,这不禁让一直高呼要在今年四季度盈利的蔚来和小鹏汗颜。造车新势力们,又要开始抄小米的作业了。

盈利,是中国造车新势力最敏感的话题。毕竟,“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财报没有谱”的造车新势力可不在少数。

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是理想汽车。2023年,成立8年的理想汽车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成为国内首家盈利“转正”的造车新势力。

2024年,独立运营三年的岚图也实现盈利。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首次实现季度盈利,此时距离零跑首款车型S01上市已经过去近6年。

如今,小米汽车有望打破这些前辈实现盈利的时间纪录。如果从首款车型SU7在去年3月上市开始计算,小米汽车实现盈利可能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中国盈利最快造车新势力”的宝座可能要易主。

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的赚钱能力已经初见端倪。小米集团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4%,仅次于同期赛力斯(问界)的29.8%,远超特斯拉的18%和理想的20.1%。

在YU7开始交付前,小米汽车一度仅靠SU7一款车型就实现单月销量超过2万辆。今年9月,SU7单车月销量仍超过1.9万辆。

YU7同样势头正猛,今年9月销量超过2.2万辆,今年累计销量超过4.7万辆。

这不禁让其他友商汗流浃背:卖车和赚钱难道真的这么容易吗?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销量持续走高和即将实现盈利的小米汽车,也难逃树大招风的定律。

保有量增加,加上舆论的高度聚焦,小米汽车在马路上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交通事故都有可能上热搜。

今年3月的安徽高速公路小米SU7碰撞爆燃事故距今已过去7个月,小米汽车方面仍没有公布最终调查结果,网友质疑有“冷处理”的嫌疑。

今年9月,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6887辆SU7,召回原因为“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此举也被猜测可能与此前的安徽事故相关。

今年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一辆黑色小米SU7 Ultra在行驶中超速失控,先与绿化带发生碰撞,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事发后不少路人勇敢参与救援,不过由于车门无法打开,最终导致驾驶员一人遇难。

对于上述事故,网友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车主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另一派则认为事故发生后车门无法打开才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成都事故发生三天后,雷军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呼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此话一出随即被质疑以“黑公关”名义敷衍公众的安全关切。

其实,小米汽车和其他造车新势力都需要意识到,你们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之光,中国汽车的电动化之路当然离不开你们的贡献,只是新势力乃至新能源存在的问题也都会在你们身上被放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仅是小米汽车,对于每一家造车新势力而言,实现盈利都是迟早的事,做一家对消费者、行业和社会都负责的车企,或许比这更重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