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08:29
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过17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迈入“大财富管理时代”的新阶段,融合与发展成为新主题。
近日,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在北京举办。会议聚焦我国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如何捕捉全球市场机遇,做好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的桥梁开展了广泛讨论。
多元发展:
大财富管理时代的“主力军”
财富管理链条通常涵盖财富管理业、资产管理业、投资银行业。随着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各参与方都在探索从自身优势出发,不断完善财富管理生态圈。
其中,以中信金控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凭借综合金融牌照优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大财富管理之路。
作为我国首批金融控股集团,中信金控不仅覆盖的金融牌照最全,旗下子公司如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华夏基金、信银理财等均在各自细分领域位居前列。
据悉,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
“伴随资管行业的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的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颠覆性突破,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文武在会议致辞中表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大众理财需求的增多,大财富管理行业更是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之间,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信金控及其金融子公司的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9.8万亿元,服务个人和企业客户超2亿。
“未来,中信金控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构建普惠、稳健、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帮助居民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红利。”张文武表示。
财富共生:
以专业成就伙伴、共创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金融资产的积累也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
专业是资管行业的立身之本,信任是财富发展的永恒基石。近年来,监管政策持续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能力导向,从销售驱动转向投顾驱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与会业内人士认为,需要资产端、资金端、产品端、服务端深度协同,围绕资产配置、投资者教育、风险联防等领域的资源共享与能力共建,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
“全体系的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已成为当前财富管理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易方达基金总裁吴欣荣表示,围绕研究服务、委托投资、资金配置、资产托管、客户服务等方面,需要以平台融入平台、以生态共建生态,提供综合性、平台型、全球化资产管理服务。
工银理财董事长吴茜认为,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银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不断演化形成。
中信金控财富委零售体系子委员会、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表示,财富管理机构要从客户需求端、产品供给端、机构服务端持续发力,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通场景生态,共同驶向客户需求被满足、供给价值被释放、生态参与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新阶段,是当前的重要课题。”谢志斌说。
连接未来:
拓展全球市场、捕捉时代机遇
随着居民财富积累与全球市场联动加深,跨境投资已从投资的“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仅“跨境理财通”一项,粤港澳大湾区的个人投资者就达到16.46万人,境内试点机构通过资金闭环汇划管道办理资金跨境汇划金额1209.19亿元。我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正进入加速释放期。
据了解,中信以“互联互通”作为连接境内外市场的重要抓手,构建了跨境资管多元服务体系,形成全牌照、全流程的互补优势,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会上,中信金控财富委资产配置子委员会轮值会长、中信证券执委史本良表示,未来将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共同拓展共建“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资产配置机会,推动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发展,帮助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产布局,寻求风险收益比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