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18:3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10月28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于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增长达15.2%。尽管受到旗下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及平安医保科技等子公司一次性交易事项,以及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因素影响,中国平安仍实现归母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5.4%。
截至9月30日,中国平安归母净资产达9,864.06亿元,在实施分红后仍较年初增长6.2%。同期,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8,329.40亿元,同比增长7.4%。
寿险新业务价值强势反弹,多渠道协同效应凸显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前三季度,该板块实现新业务价值357.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2%,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计)同比提升9.0个百分点。
渠道转型成效显著:代理人渠道持续推进“做优、增优、育优”策略,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提升29.9%;银保渠道通过优化队伍结构与产品竞争力,新业务价值同比激增170.9%;社区金融及其他渠道合计贡献新业务价值的35.1%,客户续保率亦稳步提升。
产品端,中国平安推出“安颐尊享”分红年金、“e生保”系列医疗险等覆盖多层次客群的主力产品;服务端则聚焦“保险+服务”生态,截至9月末,健康管理服务覆盖超1,600万客户,居家养老服务已落地85城、服务近24万客户,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在5城布局6个,其中上海“静安8号”已正式运营。
产险稳健增长,投资收益率回升
财产保险业务同样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营运利润达151.43亿元,同比增长8.3%;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同比增长3.5%;非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
投资端,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突破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前三季度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5.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中国平安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加大优质另类资产与权益配置,强化长期收益能力。
银行业务资产质量改善,综合金融协同效应增强
平安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6.68亿元,净利润383.39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05%,拨备覆盖率维持在229.60%的高位,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至9.52%。企业贷款余额达16,885.61亿元,较年初增长5.1%,持续加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依托“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平安个人客户数已达2.50亿,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628万(+6.8%),客均持有合同数达2.94个。数据显示,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的留存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单合同客户。
医疗养老生态深度赋能,AI驱动降本增效
医疗养老生态圈已成为平安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截至9月末,近63%的个人客户享有医疗养老服务,其客均合同数(3.38个)和AUM(6.34万元)分别为普通客户的1.6倍和4.0倍,并贡献了近七成的寿险新业务价值。
科技方面,平安持续加码AI投入。前三季度,AI坐席服务量超12.92亿次,覆盖80%客服需求;依靠AI数字机器人、智能相机识别、AI理赔审核、外部数据互联等前沿技术,平安寿险打造“111极速赔”,闪赔占比达58%;AI反欺诈系统为产险减损91.5亿元;AI辅助销售规模达990.74亿元。
ESG表现获国际认可,绿色金融持续发力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国平安MSCI ESG评级升至AA级,位列亚太保险业第一;Wind ESG评级达最高等级AAA。前三季度,绿色保险保费收入552.79亿元,“三村工程”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473.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