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点评中国平安三季报:五个核心指标,显著"变强"

2025-10-28 17:06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交出一份“显著向好、强劲增长、投资优异”的成绩单。从营运利润、净利润、净资产、寿险新业务价值、投资收益率五大核心指标来看,公司基本面在稳固的基础上正在明显“变强”。结合近期股价修复态势与券商研报,相信市场将对平安重新定价。

  今天傍晚,平安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作为行业首家“交卷”的险企,平安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整体来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核心经营指标显著向好、寿险业务强劲增长、险资投资表现优异。

  为什么这么说?重点在于五个核心指标:营运利润、归母净利润、净资产(归母股东权益)、寿险新业务价值(NBV),以及投资收益率。

  数据显示,平安前三季度营运利润增长7.2%,且逐季上升;净利润实现11.5%增长,第三季单季+45%,盈利加速;净资产增长6.2%,根基实力强化;寿险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46.2%,主业表现优异;投资收益率达5.4%,投资端硬实力显现——五大指标联动提升,说明平安已不止步于“稳健”,而是在显著“变强”。

一、营运利润:连续三个季度攀升,增势明显

  前三季度,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

  拆解细看,营运利润呈现出一条“逐季攀升”的上行线:第一季度增长2.4% → 第二季度增长4.9% → 第三季度更是双位数增长,达到15.2%。

  而平安的营运利润指标,已经剔除了一些波动性较高的短期因素,能看清平安这类以寿险为核心主业的保险集团真实经营能力。它的持续增长,说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平安的主业经营不仅抗住了经济周期转型的压力,还越来越好、越来越强,业务改革优化、成本控制与渠道改善等举措已经见效,为平安持续投资、持续分红提供了可靠基础。

二、归母净利润:剔除一次性因素后仍能双位数增长,第三季度单季爆发45%

  2025年前三季度,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高达45.4%。

  平安在三季报中指出,净利润受到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医保科技等一次性交易,以及公司可转债价值重估等非经常性因素的财务处理影响。换句话说,账面上可能有“异常项”。但即便考虑这一点,平安依然实现了净利润的双位数增长,且第三季度的显著加速值得关注。单季净利增长超过45%,这在保险同业里也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

  考虑到平安今年股票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OCI账户里,大量浮盈没有进利润表,否则净利润的数字估计也要发赢喜预警。可以看出,平安一贯以来稳健偏保守的财务政策,家底更加扎实。

三、归母净资产(归母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表稳健+股东回报基础厚实

  这项指标尤其值得关注。截至9月底,平安的归母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达到9864亿元,分红后仍然较年初增长6.2%。

  归母净资产的增长,与平安在股票市场上的增配和收益有关。平安的CFO付欣曾在今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近两年,平安配置了很多股票,其中大部分分类为OCI,近600亿的浮盈不计入利润,直接计入净资产。

  看寿险经营指标,如果要排序的话,净利润重要,营运利润更重要,净资产最重要。净资产是保险公司应对风险的缓冲垫,也是未来股东分红与利润增长的基础。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净资产体现两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 一是资产负债表的抗压性——面对险种、投资、利率、市场波动时,公司有承受风险的缓冲;

  • 二是可持续盈利与长期分红能力——净资产越厚,就是股东权益越厚,则公司更有能力和底气,长期稳定回报股东。

  平安净资产同比增长6.2%,说明公司不仅在赚钱,更重要的是具备“留住利润、积累实力、稳定回报”的能力。

四、寿险NBV:保持强劲增势,多渠道发展成效显著,产品+服务未来可期

  寿险是平安的重要主业,前三季度,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46.2%。而在一季度与中期,这个数字分别是34.9%和39.8%。从年初到三季度,平安寿险NBV强劲增长的势头不减,且增速还在提升。

  分渠道来看,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30%。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更是高速增长170.9%。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等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5.1%,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说明多渠道发展取得了持续、显著的成效。

  从产品、服务侧,平安寿险上新了具有双被保险人特色功能的“安颐尊享”分红年金产品和覆盖高端-中端-基础客群的新“e生保”系列医疗险产品。服务侧聚焦医疗健康、居家养老、高品质康养建设。十五五的核心要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平安分红与医养的产品创新正当时。

五、险资投资: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在当前债券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的环境下,保险公司能否稳住投资收益,是其盈利能力的关键。在平安的三季报里,投资表现是核心亮点之一。

  前三季度,平安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约1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堪称优异,说明:

  • 平安的资金配置、资产管理能力不错,在低利率时代还能保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 投资收益稳定提升,能够缓解利差损压力、增加盈利稳定性;

  • 对股东和保单客户而言,投资端的优异表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中报时,平安集团管理层在受访时也多次强调,得益于存量资产的稳健压舱石、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同时抓住权益配置的机会,无论是新单和存量,平安都没有利差损。

综合来看,平安在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释放出3个重要信号:

  1. 公司基本面在进一步改善,不只是“稳健”,而是显著、持续“变强”;

  2. 长期能力(资本实力+业务价值+投资表现)都在提升,意味着分红回报有望长期稳定、持续向上,值得期待;

  3. 基本面+估值“合流”向好的信号出现,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将平安的H股目标价上调至70港元,并维持“增持”评级,股价有望进一步修复。高盛则唱好中资股两年升30%,A+H进入长期慢牛。

  大象起舞、强者更强。透过本次三季报,相信平安已给出了最有力的证明。

  意见领袖 | 金言

  (本文作者介绍:一个不资深的金融评论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