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15:01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那个节奏缓慢、讲求耐心的世界里,有一个名字曾被沃伦·巴菲特多次提及——特蕾西·布里特·库尔(Tracy Britt Cool)。
这位来自堪萨斯州农场的女士在2009年加入伯克希尔,年仅25岁。
那年,她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给巴菲特寄去了一封自荐信——还带着自家农场出产的“一蒲式耳玉米和一批西红柿”。据后来媒体的专访,她正是凭着这份勇气赢得了面试机会,也赢得了巴菲特的信任。
布里特·库尔在伯克希尔的10年,几乎是一场完整的“巴菲特式修行”。从最初担任财务助理,到被派往各个子公司处理棘手问题,成为巴菲特的得力干将。
巴菲特曾称她是自己的“消防员”,“她到哪儿,哪儿的问题就能被解决” 。
在伯克希尔任职期间,她先后担任过炊具公司Pampered Chef的首席执行官、本杰明·摩的董事长,以及冰雪皇后(DQ)、卡夫亨氏的董事。
她的任务很明确,进入那些陷入停滞的企业,重建文化、理顺经营,让业务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2019年,她选择离开伯克希尔,开启自己的“长期主义”实验。与前同事布莱恩·汉弗莱(Brian Humphrey)共同创立Kanbrick,一家专注于中型企业的长期投资与经营平台。
Kanbrick的代表性投资包括专利船罩系统制造商Marine Concepts,以及直销公司Thirty-One Gifts。
不同于传统私募基金的“买入-改造-退出”模式,Kanbrick选择以“合伙人”的姿态长期持有,并帮助一些中型企业构建系统、文化与团队。
布里特·库尔很清楚外界的期待,她是巴菲特最年轻的弟子之一,也是少数真正从伯克希尔走出来的经营者。
但她更愿意淡化这种标签。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不是在打造伯克希尔2.0。我是在利用一些原则,去打造一种不同的东西。”
这种“不同”,体现在Kanbrick的定位上。它某种程度更像丹纳赫——强调系统化运营、复盘与持续改进。但布里特·库尔的重点更柔性、更具有人的温度。
她反复强调,长期主义的根基不是资本,而是文化。
“当我们接手一家企业时,首先要确认的是——对的人在不在对的位置上?文化是不是健康?员工是否真正投入?只有这样,战略和绩效才有意义。”
这种以“人”为核心的体系,正是她在伯克希尔十年磨出的直觉。她说,企业能否走远,关键不在战略宏图,而在那些日复一日的“挡拆式基本功”:用心听、持续问、反复练。
在9月15日(虽然发布时间是10月中旬,但对话内容说到特朗普提议把财务报告从“季度制”改为“半年制”的当天,可以推测具体交流日期)这场与Farnam Street创始人肖恩·帕瑞什(Shane Parrish)的对谈中,她谈到了很多实操细节,从如何评估企业的真实现金流,到如何设计激励与利润分配机制;从CEO继任到文化诊断,从招聘流程到管理团队的自省。
布里特·库尔像是一位从运营一线走出来的投资人。
她总结自己的方法论时说:“长期主义不是口号,而是看一个人或一家公司的结构是否允许长期。如果你的资金三年就要退出,再讲长期,也只是幻觉。”
这种清醒的克制,也许正是她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最深一课。她还把那种冷静的理性,转化成了可复制的体系,让“投资的长期主义”,变成了“经营的长期主义”。
巴菲特的影响确实很深,布里特·库尔说“他的很多理念是永恒的”,比如长期思考和复利的力量;一直强调找到正直、有热情的人,然后给予他们高度信任和自由;沃伦每天都在阅读、思考,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判断力……
这是一次非常罕见的“巴菲特授业女弟子”的深度分享,尤其是适合深入到被投企业运营的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家们认真一读。太多实操干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