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新能源车以创新引领全球产业

2025-10-28 15:20

​近几个月,我国新能源车产业连续传来好消息。根据工信部统计,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100.9%,中国新能源品牌在全球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赢得全球消费者青睐。

在出口翻番的市场突破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创新,连续突破核心技术。今年4月,小米SU7 Ultra量产版以7分04秒957的成绩创造纽北赛道新纪录,首次代表中国品牌摘下纽北全球最速量产电车桂冠,证明中国新能源车不仅三电技术极为出色,也在底盘、操控、品质和稳定性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9月,比亚迪的仰望U9 Xtreme以6分59秒157的成绩创造了超跑组量产车新纪录,中国车企在世界级赛道上前赴后继,不断突破性能极限。

在新能源车续航表现上,中国新能源车企品牌也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在24小时续航耐力测试中,先有小米YU7以3944公里的成绩超越西方老牌车企,刷新该测试的全球新纪录;后有国产轿车——全新小鹏P7以3961公里的成绩创造新纪录,让中国新能源品牌牢牢掌握新能源汽车续航技术制高点。

在电池技术方面,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继续扩大领先优势。有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52.7GWh,而我国的六家企业就占据了全球总量的68.9%,较去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又传来好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与研究范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企业努力的成果,更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共同投入的结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2日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重点围绕节能汽车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迭代升级、智能网联汽车演进等核心方向展开,更加突出全球化视野,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放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大背景下谋划。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方面,有小米、比亚迪、小鹏等优秀中国企业不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打造持续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协调、规范方向,中国新能源车产业一定可以行稳致远,以创新破内卷、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