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13:47
10月21日,燃石医学(BNR.US)官方发布一份近期学术会议的壁报集锦,分享了公司在今年ECP大会、MAP2025以及ESMO 2025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聚焦DNA/RNA联合检测、低丰度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技术。
对此,二级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智通财经APP观察到,10月21日,燃石医学股价在前一个交易日收涨8.21%基础上,再次大幅收涨16.67%,并在10月22日和23日小幅收涨后,于10月24日再度大涨24.33%,走出了“五连阳”,区间股价累计上涨62.31%。
实际上,将时间拉回今年7、8月,当时燃石医学在没有“大利好”支撑下,股价却分别在7月23日和8月18日大幅收涨41.41%和35.96%,当时智通财经APP对其判断是“市场在提前博弈公司扭亏预期”。近期燃石医学利好频出,或许关于其扭亏预期的值博率正不断变高。
离扭亏为盈越来越近
今年9月8日,燃石医学发布了2025年Q2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公司当期实现营收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2%;毛利率提升至72.8%,较去年同期的70.4%增长2.4%;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08亿元大幅收窄至970万元。
其实,得益于持续的控费举措,近年来燃石医学的盈利情况也得到一定好转。以25Q2季度为例,燃石医学已连续6个季度实现盈利(Non-GAAP GP-SG&A),基本呈现连续上升趋势。
结合燃石25Q2的盈利情况来看,在控费策略下,公司25Q2的归普净亏损仅剩970万元,同比大幅收窄91%。若保持目前的净亏损收窄趋势,燃石最终实现扭亏或近在眼前。这对燃石医学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关键里程碑。

而近期的消息面利好为公司扭亏为盈的预期再添了一枚重要砝码。
根据燃石医学在近期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报告,血液中罕见ctDNA变异检测是癌症诊断和治疗检测的重要工具,但受技术噪音、生物混杂影响(尤其肿瘤成份含量低时),检测难度较大。
为了开发适用于低ctDNA场景的超深度靶向测序技术,燃石医学联合阿斯利康开发并验证了一种基于超深度测序和机器学习的ctDNA检测产品(OncoCompass® Plus Prime),以提高低肿瘤负荷情况下突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研究结果中,OncoCompass® Plus Prime表现出了较高的重复性和一致性。该方法在低cfDNA投入量下(20ng)下实现了0.25%的中位检测限,假阳性率为1.1*107,与已验证的NGS检测方法高度一致(SNV和Indel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95%CI:84.3-90.7%)和94.0%(95%CI:85.4-98.4%),阴性符合率均>99.9%(95%CI:99.9-100%))。不难看到,燃石医学目前已与阿斯利康在癌症诊断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发合作,而这也为双方在商业化层面合作打下基础。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今年9月24日,燃石医学与理研创生(Riken Genesis)联合宣布,燃石医学的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 CDx系统已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的制造和销售批准,作为阿斯利康(AstraZeneca)AKT抑制剂Truqap(capivasertib)的伴随诊断产品。
该检测旨在为成年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内分泌治疗后病情进展,且肿瘤携带PIK3CA、AKT1或PTEN一个或多个基因变异时,指导Truqap与氟维司群(fulvestrant)联合用药的决策。燃石医学的CDx系统由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 CDx检测试剂盒及配套分析程序组成,设计用于与下一代测序仪配合使用,能够检测PIK3CA、AKT1和PTEN基因的变异情况。
并且在产品获批后,燃石日本第一时间开启了产品在当地的医保准入进度。参考此前艾德生物PCR-11的日本医保准入流程时间表,燃石医学此次获批的产品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进入日本医保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的批准是产品获得日本全民健康保险NHI报销资格的“敲门砖”。一旦产品通过PMDA审批,制造商便可向MHLW申请纳入NHI价格目录。而与其他亚太市场相比,日本的CDx审批和报销流程衔接紧密,时间线相对较短,因此有望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时间和收入优势。
以肿瘤基因谱检测为例,2019年,两款NGS大Panel产品(FoundationOne CDx和OncoGuide NCC Oncopanel)首次被纳入日本医保,当时的定价便高达56万日元(约合5200美元) 。
对于燃石医学而言,公司此次选择针对乳腺癌这一热门适应症市场,并以技术相对复杂的NGS大panel产品(OncoGuide OncoScreen Plus)且与阿斯利康合作的模式,在日本PMDA权威背书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高调的市场准入,显然有助于其后续持续打开日本市场,而这或许成为燃石医学后续顺利扭亏为盈的重要一步。
“五连阳”股价拉升逾60%背后
实际上,燃石医学此次10月份的拉升行情,让投资者很容易想起燃石医学今年6、7月的那波行情。今年7月23日,燃石医学股价单日收涨41.42%,盘中涨幅接近60%,一举打破去年11月27日25.12%的单日股价涨幅记录,最高股价更是突破前期高点达到9.48美元,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股价新高。
可以看到,7月23日当天,燃石医学股票成交量高达58.87万股创下今年单日成交量记录。但在之后,燃石医学迅速回到日均低成交量的交易节奏:高涨之后5个交易日内的日成交量回到1万股以下。7月30日,燃石医学在日成交量仅有9887股情况下,最终大幅度收涨11.36%,显示出主力资金高度控盘。
而在7月30日前,燃石医学已出现三连跌,股价跌去30.59%。但如此急跌却未进一步放大成交量,说明场内散户持筹者高度一致的惜售态度,因此主力资金想进一步洗筹就只能通过股价正向拉升,因此在8月18日,燃石医学大幅收涨了35.96%,但即便如此,其当日成交量也只有31.46万股,场内多数散户依旧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此后,燃石医学开启了2个月的横盘震荡期。从8月20日至10月20日,公司股价振幅为6.45%,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横盘效果。而买方资金在此过程中能够用部分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使其大部分筹码仍锁定在吸筹区域,并且期间,燃石医学的日均股票成交量明显变小,单日成交量鲜有超过5万股,说明市场抛单少,主力资金高度控盘。

由于主力的高度控盘力度,所以公司股价拉升并不需要大量资金进场,因而出现了“无量上涨”现象:从10月21日至24日,燃石医学的日成交量均未过10万股。既节省了主力资金的资金,又缩短了拉升时间,还可以在后续继续打开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