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链”就产业新高地——“十四五”荆门产业转型“答卷”

2025-10-28 10:20

转自:荆门发布

阅读提示:“十四五”期间,荆门市产业转型成效显著,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5.45%升至16%,百亿企业由2家增至6家,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3.9%。通过构建“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链式思维”“三线并进”“数字赋能”等策略,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建设锂电基地、低空经济先导区,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为“工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5.45%到16%,是荆门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的跃升;2家到6家,是荆门百亿企业数量的翻倍;70家到395家,是荆门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的扩容;25.9%到43.9%,是荆门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的突破。

这是一组跨越“十四五”的数字,勾勒出的是荆门产业转型升级的质与效。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了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使命;2025年,加快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成为荆门发展新定位、历史新方位和时代新使命。

荆门城区 张彩云 摄

从华中最大锂电基地到湖北首个低空经济方向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从传统石化“油转特”到县域产业“错位突围”,荆门正以“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引领,用“链式思维”“三线并进”“数字赋能”为产业强基、拓局、提质,通过一条条产业链的延伸、一个个项目的突破助推荆门高质量发展聚势成效。

织密产业协同网络

激活转型核心动能

产业链的韧性,是荆门产业抵御风险、加速转型的底气。

“十四五”期间,荆门以“链主牵引、链企协同”为抓手,从“单点招商”转向“集群培育”,让闲置资产“活”起来、新兴产业“聚”起来、传统产业“新”起来。

链主破局,激活存量资源。2019年冬,原猎豹汽车荆门基地数十亿资产闲置,荆门高新区带着《产业链规划方案》赴长城汽车总部,11个月攻坚、60余场视频会议、10个部门协同,最终促成投资60亿元的长城汽车荆门基地2020年10月落地。如今,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的生产基地总装车间每120秒下线一辆“荆门造”长城炮,周边50余家配套企业同步运转,本地配套率达70%,单台车物流成本降30%。2024年,基地产值333亿元,带动荆门全市汽车产业产值从2022年的182.4亿元飙升至524.6亿元。

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链群集聚,壮大新兴动能。围绕亿纬动力这一锂电产业链主,荆门聚集40家锂电头部配套企业:恩捷股份供隔膜、科达利产结构件、格林美做回收,形成“原材料—电芯—应用—回收”全生命周期链。2024年,亿纬动力产值突破440亿元,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852.12亿元,同比增28.6%,荆门跻身中国锂电特色城市前三强。这种“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模式,正是荆门构建“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实践:加快壮大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及大健康4个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绿色建材、数字经济2个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特色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亿纬锂能。 资料图

亿纬锂能。 资料图

链上焕新,升级传统产业。荆门石化曾因七成产品是成品油面临压力,在“油转特”转型中,60万吨/年环烷基特种油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2026年投产后特种油产能将从79万吨跃至136.7万吨,终端产品达250万吨,三到五年产值有望破350亿元。其动物疫苗用油替代进口、极地润滑油填补空白,每吨利润较传统成品油翻十倍。而格林美从2003年靠800万元抵押贷款起步,如今每天“吃”200吨废旧电池,超细钴粉全球市占率超50%,2024年基地产值300亿元,构建起“回收—制造”闭环,成为中国循环经济的标杆企业。

“十四五”期间,荆门石化“油转特”转型之路,成为荆门传统产业“焕新”的生动缩影。图为荆门石化厂区。 资料图

链服护航,夯实发展保障。荆门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资”,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生命之氧”。打造“厚道荆门”城市人文品牌,全力支持企业成长,构建同成长、共攀高的生动格局。实施百亿企业成长“雄鹰计划”,建立10家百亿成长企业后备库和发展目标计划路径,百亿企业从2020年的2家增长到现在的6家。常态化开展“三送一找”服务(为企业“送贷款、送员工、送订单、找伙伴”)和政企早餐会、青年企业家交流座谈会、“荆企荟”青年企业家下午茶等系列活动。出台《荆门市石油化工等9个制造业产业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产业链的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与重点任务,让产业链“转得顺、跑得稳”。

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荆门规上企业从890家增至近1100家,工业经济连续18个月保持11%以上高速增长;荆门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现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1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荆”牌产业集群成荆门工业“当家菜”。

锚定产业生命周期

构建全域发展格局

“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的“三线并进”策略,是荆门应对产业迭代、实现全域协同的关键。

传统产业“焕新”,向高端化要空间。新洋丰生产线将普通磷复肥升级为电子级磷酸,身价瞬间飙升,每吨售价是传统化肥的300倍。钟祥胡集化工园区巧用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打造全国首条“磷矿—化肥—建材”全产业链,让曾经堆积如山、污染环境的磷石膏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率从15%跃升至82%,成为新型建材领域的“香饽饽”。固润科技环保配套工程及年产3000吨光引发剂TPO项目,鄂中生态农业120万吨/年果蔬专用肥、水溶肥项目等都在加快推动绿色化工向精细化发展。这正是荆门传统产业“向特向精”的缩影——依托“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绿色化工主导产业,荆门磷化、石化等产业跳出“低附加值陷阱”,在细分领域抢占先机。

位于东宝区子陵铺镇的新洋丰工厂。 图片来源:

位于东宝区子陵铺镇的新洋丰工厂。 图片来源:

新洋丰

新兴产业“壮大”,向规模化要效益。京山市一道新能源光伏组件产业园2022年落地,仅两年就实现产值34.5亿元,带动京山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破200亿元;东宝区湖北久祥电子投入3588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钻孔机效率提升30%,200台设备年增2000万元产值。2024年,荆门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507.7亿元,新兴产业占比43.9%,较2020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荆门数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9%、17.7%和24.4%。

一道新能源科技(京山)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京山融媒

未来产业“布局”,向新赛道要潜力。漳河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内,中航特飞所AS700载人飞艇氦气循环技术降本60%,2024年斩获187架订单;晨龙飞机与尼日利亚签10架合同,开通“荆门—鄂州花湖机场”低空物流专线;今年8月,湖北长江航特低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省低空产业核心平台,通过研发运营载人飞艇、eVTOL等产品,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力争2030年营收突破20亿元。荆门作为湖北首个低空经济方向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目前已在漳河新区建成12平方公里产业园,正创建全国示范基地。

“荆门造”晨龙飞机出口尼日利亚,

技术人员正在对晨龙飞机进行装配。 赵平 摄

锻造智能转型引擎

夯实高质量发展底座

数字化是荆门产业转型的“加速器”。从车间里的智能中控到云端的远程维护,数字技术正重构生产方式、优化服务模式,让老厂房长出“智慧大脑”,让中小企业跟上转型步伐。

数字改造成本“降”效率“升”。湖北固润科技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光引发剂车间,集散控制系统将温度波动控在±0.1℃,良品率从95%提升至99.2%,近三年零事故;湖北楚大智能搭建5G+远程维护平台,海外设备调试从半个月缩减至1天,2024年省差旅费300多万元,订单响应时间从3天缩至4小时,生产效率提20%。这些变化不是个例:“十四五”期间,荆门累计完成153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85家达二级以上智能制造水平,规上工业数字化覆盖率78%,继湖北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后,2025年,荆门成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

数字平台连“链”通“网”。2025年10月,荆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上线,联通新型工业化研究院揭牌,11家省级5G工厂、93家先进级智能工厂的经验加速推广。在“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指引下,数字技术正打通产业链数据壁垒:格林美通过数字平台优化废旧电池回收调度,新洋丰用智能系统监控磷石膏输送,长城汽车依托数字供应链实现零部件精准配送。数字不再是“单点技术”,而是串联产业链、供应链的“纽带”。

格林美。 

格林美。

图片来源:掇刀融媒

数字服务解“难”帮“需”。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荆门推出“超长期国债+技改补贴”组合政策,东宝区协助久祥电子申请补贴覆盖30%设备成本;针对数字人才短缺,组织专项培训120余场,培育数字技术人才2000余人。2024年,荆门为数字转型相关企业投放贷款28.6亿元,让企业“敢投入、能转型”。

从车间到园区,从企业到产业,数字赋能正让荆门工业“跑得更快、更稳、更智能”。

转型不止步,奔跑向未来。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海清表示,“荆门因工而立,未来,必将因工而强。我们将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十五五’规划为引领,重点突破推动整体提升,加快建设‘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产业第一支撑’,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新能源及储能示范基地、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基地,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奏响‘工业强市’最强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