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8 07:02
福建移动运用“5G云网+智能AI”助力莆田荣兴机械有限公司迈上智能铸造之路。
5G无人生产车间里,5G-AGV自动运输原料、半成品及成品。
福建移动网络工程师在思明智算中心机房监测智算设备运行状态。
助建“思明智算中心”,加速AI产业发展。
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未来。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如何“双向奔赴”?新质生产力如何在一线落地生根?一年来,作为数字福建建设的主力军,福建移动牢记嘱托,带着5G、算力、AI这些“科创利器”,一头扎进钢铁车间的轰鸣里、陶瓷窑火的温度里、拉链生产线的节奏里,把科技“因子”,变成了落地效益,在八闽大地上写下了一篇产业创新升级融合的生动答卷。
从“连得上”到“算得快”
——数字底座撑起创新“骨架”
在厦门杏林湾畔,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的机房里,数千盏指示灯连成一片流动的光海。数千个大型机柜如同整齐列队的“算力卫兵”,巨量的本地云算力正通过光纤,源源不断输送到厦门的工业园区、沿海渔村,甚至马来西亚、泰国的一些海外客户办公点——这是中国移动搭建的坚实“数字底座”。
“数据传输不再掣肘,现在通过移动的全球SD-WAN组网,8个国家17个地区的业务数据‘一键通达’,就像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干活。”厦门建发集团的海外业务经理林先生,对这一年的变化感触很深。据了解,福建移动依托300多个海外POP点,不仅帮建发打通了全球数据链路,还为其海外办公点改造了网络、升级了安防,让“走出去”的福建企业有了“数字翅膀”。
而在厦门思明区,“思明智算中心”的启动,更让“算力”变成了触手可及的资源。这座“超级数字大脑”首期就建起高性能的算力集群,企业不用自己建机房,登录平台就能享受模型训练、数据清洗的一站式服务。“效率就是金钱,算力的便捷取用,能带来很好的成本控制。”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总监说,平台还加了堡垒机、日志审计这些“安全锁”,用着既方便又放心。
福州的低空领域里,变化同样看得见。福建移动在这座城市布下了海量5G基站,2.6GHz、4.9GHz、700MHz等黄金网络频段协同发力,让城区120米以下的低空都有了连续的5G信号。“以后无人机送快递、应急救援巡航,再也不怕‘断联’了。”福州长乐的无人机操作员郑先生,已经开始期待低空经济的新机遇。而在长乐滨海新城的中国移动(福州)数据中心,它更像一个“算力能量”工厂,正在开动马力,为福州数字经济的发展“蓄能”。
从“老手艺”到“新智造”
——千行百业拧出数字融合“绳结”
走进漳州三宝钢铁的厂区,以前在高温车间里盯着操作台的陈师傅,现在正坐在空调房里,对着屏幕操控机器。“你看这屏幕里的画面,连料堆上的小石子都看得清清楚楚。”老陈指着屏幕里的超密视频说,这是福建移动建的省内首个UPF下沉式5G专网,不仅能远程操控,还能实时传数据,厂区2500亩地都覆盖了5G信号,“现在,传感器实时监测,有异常马上提醒,安全多了”。
这样的变化,在泉州德化的陶瓷厂里更有“烟火气”。华茂陶瓷的林师傅手里摩挲着一只生肖冻玉瓷茶杯,杯壁最薄处只有一毫米,“以前烧这种杯子,成品率不到10%。现在移动的智慧平台盯着火候,温度、湿度差一点都报警,成品率翻了好几倍,我们这些老匠人也不用再‘靠天吃饭’了”。车间里,智能化设备和传统窑炉并肩作业,数据分析把“经验活”变成了“精准活”,人力省了,效率还高了。
晋江的港丰纺织工厂里,变化藏在一条无形的“检测线”中。“以前10名质检员紧盯生产线,终日眼疲劳仍难防漏检。”车间主任老张说,如今福建移动开发的5G+AI视觉检测模型,实现纺织品实时在线检测,能精准识别不同类型与纹理的瑕疵,自动报警并暂停生产线止损,“产品良品率提升20%,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25%,运营成本也降低20%”。
在“中国刀剪之乡”宁德柘荣,老匠人陈师傅的水磨、淬火手艺,也遇上了“数字帮手”。福建移动为刀剪企业搭了5G专网,数控研磨机的状态、产能数据实时传到平台。“以前全靠手感,磨坏一把就亏一把。现在平台能预测设备故障,自动焊接机还能减少人工误差,安全风险也没了”。陈师傅拿起一把刚出炉的剪刀,“你看这刃口,真好看,还能批量生产,咱们柘荣刀剪也能跟得上智能化的潮。”
从钢铁的“重”到陶瓷的“细”,从拉链的“小”到刀剪的“巧”,福建移动把“算力+网络+AI”这把“科创锤子”,精准敲在了产业升级的“痛点钉子”上——这些车间里的变化,正是“从0到1”的转化跨越。
邵武市利良纸品老造纸车间添了“数字劲儿”:福建移动5G+数字孪生技术助力下,印刷开槽模切机等设备靠5G工业网关实时传数据。操作工老李说:“以前盯机器累,现在看OEE(按时间、性能、合格品率算)就知道综合效率怎样,省劲多了!”只见,数据经5G专网毫秒级传云端,车间大屏1∶1虚拟工厂同步实况,机器状态一目了然。凭这“三件套”,设备全周期管理清晰,老造纸业踏上5G“虚实联动”新步。
从“减人力”到“提效能”
——绿色转型拓宽“融合天地”
在上杭紫金矿业的采矿场里,几台新能源露采卡车正沿着设定好的路线行驶,没有司机,却走得又稳又准。“这是移动的5G+无人驾驶项目,现在还在试点,以后能减少很大的成本。”矿山负责人介绍,矿区环境危险,以前司机师傅们很辛苦,现在有了5G专网的智能导航,不仅安全了,还能朝着L4级无人驾驶的方向推进,“既减了人,又护了环境,这才是矿山的未来”。
莆田荣兴机械的车间里,一品一码的溯源体系让生产“透明”了。“以前查产品在哪道工序出了问题,得翻一堆记录。现在MES系统能管能耗、管生产数据、管产品追溯,人工质检效率低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负责人说,这个项目还评上了工信部的“行业典型应用案例”,“不仅降本增效,还拿到了政策红利,这是创新融合给我们的‘双丰收’”。
龙岩华龙水泥厂里,“绿色”和“智能”成了新标签。福建移动在这里搞的“5G专网+数字孪生+AI算法”,是省内首个水泥行业5G+智算融合项目。“以前质检靠人看,合格率总不稳定。现在AI质检准确率达99.2%,生产效率提了近25%,单位能耗降了15%。”水泥厂的技术人员说,数字孪生系统能把整个生产流程“搬”到屏幕上,哪里出问题一目了然。
三明三钢闽光车间内,5G无人天车沿轨平稳穿梭:昔日需多名操作工值守的天车岗位,如今仅靠中控室屏幕监控。这个5G无人天车项目,让天车(车间内的桥式起重机)上的高清摄像头能智能捕捉钢材位置,再经5G网络传至操控台,中控轻点屏幕即可下达指令,实现了钢材“起吊—转运—落位”全流程无人化,缩短作业周期、降低误差,既破解传统天车信号易中断问题,更实现了效能突破。
(王柳欣 袁伟彬)
福建移动搭建的这张“连接+算力+能力”的网,正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搭建一个互通“桥梁”——让科技有地方落地,让产业有动力升级。未来已来,征途不止。“算力+网络”建设,不仅是福建移动深耕数字基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抓创新、谋发展”时代浪潮中,通信企业以实干赋能八闽创新的生动实践。当算力的引擎再强一些,产业的脚步再快一些,八闽大地必将在创新融合的道路上,跑出更强劲的福建加“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