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19:08
74.2亿纳元用于本地采购,2638万纳米比亚元投入员工培训,本地雇佣率超过96%……在中广核铀业斯科公司(以下简称“斯科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一个个扎实的数字,记录下中国广核集团在纳米比亚深耕的温暖足迹。作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斯科公司不仅以先进矿业技术唤醒沉睡的湖山铀矿,更以一系列“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为支点,在产业合作、人才培育、社区建设与文化共融中搭起桥梁,让中纳共同发展的“大愿望”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落地非洲,推动核能合作“动起来”
2012年,湖山铀矿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中广核海外铀资源开发迈出关键一步。作为中国在非洲迄今规模最大的实体投资项目,湖山铀矿联合中建、中电建等五家中国企业共同参与建设,为中国企业“集群出海”探索出合作共赢的新路径。仅用时3年8个月,一座世界级的现代化露天铀矿在广袤的纳米布沙漠中拔地而起。历经投产、爬坡与全面达产,如今,湖山铀矿已推动纳米比亚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天然铀生产国和出口国,显著增强了该国矿业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国核能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保障,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生动实践。
斯科公司始终坚持本地化运营,持续推动矿业管理标准迈向国际一流。2023年,在公司矿建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纳米比亚开国总统努乔马第三次到访湖山矿。他深情回顾两国合作历程,赞誉该项目为“纳中友好合作的典范,为纳米比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时任纳米比亚总统姆本巴也在主旨发言中高度肯定湖山铀矿作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旗舰项目,在深化中纳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产业赋能,助力本土企业“长起来”
“与矿山建立长期合作,为我们带来了稳定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布鲁伯格贸易公司负责人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埃龙哥省中小企业的共同心声。2023年,布鲁伯格与斯科公司签署为期两年的服务合同,为矿山提供钻机定位与地质勘探等关键技术服务。这不仅是一笔业务订单,更是一场深度赋能:在斯科公司的支持下,布鲁伯格从一家小型承包商迅速成长为埃龙哥省矿业领域备受认可的企业。两年间,员工从20余人扩展至110多人,设备全面升级,更掌握了岩土采样等专项技能,实现了从“接订单”到“树品牌”的跨越,打开了更广阔的矿业市场。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斯科公司坚持优先本地采购,为纳米比亚本土企业注入持续成长动力。2024年,斯科公司本地采购金额达74.2亿纳元。通过一个个扎实的赋能项目,大型矿山的发展“红利”正切实转化为本土产业链的“内生动力”,推动纳米比亚产业升级的“大愿望”渐行渐近。
人才培育,带动本土员工 “强起来”“在中国参观大亚湾核电基地,让我对铀资源的价值有了全新的理解。”斯科公司副总经理欧文・西马塔在参加“鹭越崇洋”培训后这样感慨。斯科公司深知,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本土人才的支撑,因此构建起涵盖奖学金、毕业生培养、实习计划、外部培训与专业认证的一体化人才培育体系,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过去一年,公司本地雇佣率超过96%,投入2638万纳米比亚元用于员工培训与发展。面向毕业生,“学业赋能”奖学金计划已资助20多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其中多人毕业后选择加入斯科公司,在这里开启职业“好未来”。针对在职员工,公司每年开展近1000人次的免费培训,内容涵盖矿山安全、设备维护等,助力本土员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而“鹭越崇洋”项目则搭建起跨国学习的桥梁,每年选派10余名优秀员工前往中国,参访核电基地、学习管理经验,使他们成为中纳技术传承与文化交融的“传播者”。这些项目串联起人才从入门到精通的成长之路,让纳米比亚培育矿业专才的“大愿望”逐步照进现实。
民生帮扶,推动周边社区“好起来”
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这正是“希望农场”项目的温暖内核。“这些羊不是简单的‘救济’,而是生活的‘希望’。”在埃龙戈省达伟卜农场,领到山羊的农户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7月,斯科基金会启动“希望农场”项目,以切实行动托起周边居民对“好日子”的期盼。
项目首批捐赠630头山羊和绵羊,第二批370头也已到位,惠及3个合作社的30多户低收入家庭。斯科公司更提供全链条支持——邀请专家开展养殖培训、定期上门接种疫苗、协助打通销售渠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循环帮扶”机制:农户在15个月后返还半数羊仔,让这份“希望”持续传递。预计未来十年,项目将覆盖纳米比亚14个省区,惠及50余个合作社、500多户家庭。
除“希望农场”外,“平安斯瓦”“绿色星球”等项目也在斯科基金会的推动下陆续落地。过去一年,公司帮助社区翻修女子学校宿舍、新建供餐设施、建设计算机教室,惠及超过3200名学生。斯科公司还向拉扎卢斯豪菲库联合学校捐赠16台电脑和1台大型打印机,并为学生们带去首堂计算机课,助力他们迎接数字化时代。纳米比亚教育文化艺术部长安娜·恩吉蓬多卡称赞:“斯科公司的善举将对孩子们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温暖行动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当地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愿望”。
文化交融,促进中纳民心 “近起来”晨光中的纳米布沙漠,因湖山马拉松而充满热情。湖山大道上,中纳体育爱好者并肩奔跑;休息区内,曾在石家庄生活过的美食摊主George以流利中文招呼客人,他的摊位成为最热闹的“文化交流站”,“中国很好”常挂在他嘴边。连续八届举办的湖山马拉松,每年吸引上千名运动爱好者参与,已成为促进中纳民心相通的“年度盛会”。
42公里组选手Tangeni Kambunga的身影尤为动人。尽管身体有残缺,他仍以4小时31分28秒坚持跑完全程;工作中,他是斯科公司出色的车队主管。“只要付出更多努力,就能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的坚韧,正是中纳文化碰撞出的精神火花。湖山开放日、斯科运动会等品牌项目也持续开展,斯科公司通过一次次真诚互动,让中纳民心相通的“大愿望”在细节中不断升温。
一个个“小项目”,如一条条溪流,汇入中纳合作的大江大河。斯科公司用真诚与行动证明,那些“小而美”的坚持,正汇聚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在纳米布沙漠灿烂的阳光下,中纳携手发展的“大愿望”,正绽放出日益耀眼的光芒。
(中广核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