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原油行业交流及展望

2025-10-27 18:13

(来源:纪要头等座)

原油行业交流及展望

一、油价近期走势及地缘政治驱动因素

近期油价呈现剧烈波动,地缘政治事件为主要驱动。7月底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引发油价暴涨后,8-10月布伦特原油在65-70美元区间窄幅震荡。10月初市场情绪转向悲观,油价一路下跌,至10月20日布伦特接近60美元/桶。随后因美国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油价一周内反弹6美元。

地缘政治事件影响:美国对俄油(Rosneft)和卢克石油实施二级制裁,禁止第三方与其直接交易,类似对伊朗的长臂管辖。此举导致印度170万桶/日的俄油长约面临终止风险,印度可能转向中东采购,推升迪拜和阿曼原油价格及月差结构。

俄乌冲突持续:欧美提出的12条停火协议未满足俄罗斯战略目标,普京坚持乌克兰“非军事化”及缓冲垫定位,冲突短期难以缓和,进一步加剧供应端不确定性。

二、俄罗斯原油供应及制裁影响

美国对俄油制裁的直接冲击体现在供应端结构性调整,俄油需通过降价及重建供应链应对,但短期市场撕裂效应显著。

供应中断风险:印度与俄油的长期合同因制裁不可抗力可能终止,若印度停止采购俄油,170万桶/日的需求将转向公开市场,加剧中东原油紧张。当前迪拜和阿曼原油反弹幅度超过布伦特,反映中东现货市场已受冲击。

供应链重建挑战:俄油需依赖影子船队运输,但制裁升级可能迫使进一步降价(当前折价幅度仅1-2美元,低于历史10-20美元水平),且第三方合作意愿受限于美国长臂管辖风险,供应链重建或需3个月以上。

三、原油供需基本面分析

市场对供需平衡表存在显著分歧,但实际库存结构及成本支撑显示基本面并非过度悲观。

供需平衡表争议:摩根斯丹利指出,当前机构对全球石油供需预测误差达300万桶/日(占全球需求3%),远超历史100万桶范围。欧佩克+增产背景下,月差结构未进入负值(近低远高的Contango),显示未出现真实过剩。

成本支撑与库存吸纳:WTI远期价格63美元为美国页岩油新井成本线,若油价长期低于该水平,明年页(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岩油或减产100-150万桶/日。非OECD国家趁低油价增加战略储备,吸纳部分过剩供应,形成“不可交易库存”,缓解市场压力。

市场撕裂效应:敏感油(俄、伊原油)与公开市场(沙特等)分化,制裁导致敏感油库存飙升但无法交易,推升公开市场溢价,迪拜/阿曼原油走强印证这一逻辑。

四、主要产油国供应情况分析

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与欧佩克+加速退出减产共同影响供应端,但结构性矛盾仍存。

美国页岩油:尽管钻机数量同比减少100台,压裂队伍规模下降,但近期产量创历史新高,主要依赖现有井潜力挖掘。若油价维持50-60美元,明年投资计划或受抑制,产量可能面临减产压力。

欧佩克+动态:欧佩克+已完成220万桶/日减产退出,当前推进165万桶/日新一轮退出(每月增产13万桶至2025年9月)。沙特态度从减产转向增产,主要受美国政策及内部分歧影响,11月底会议或延续形式化, unlikely进一步加速退出。

五、宏观经济因素对油价的影响

短期宏观利好支撑油价修复前期折价,降息预期及中美关系缓和为主要驱动。

货币政策宽松:市场预期月底及12月可能降息,流动性宽松环境利好风险资产。

中美关系边际改善:近期中美谈判释放积极信号,降低地缘不确定性,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综合影响:宏观因素与地缘供应收缩叠加,推动油价向上修正,修复10月初因过度悲观导致的折价。

六、未来油价走势展望

短期受地缘溢价支撑,中长期锚定页岩油成本,明年波动区间或上移。

短期目标:地缘断供(印度减少进口俄油150万桶/日)叠加3-5美元恐慌溢价,布伦特或测试66-72美元(对应WTI 63美元+3-4美元基差)。

明年展望:以WTI 63美元为中轴线,波动区间53-73美元(±10美元);若印度减少俄油进口100万桶/日,下限或上移5美元至58美元。

七、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分析

中东现货紧张推升SC交割品价值,当前合约或被低估,存在套利机会。

SC与布伦特价差修复:前期因中东现货宽松,SC弱于布伦特;制裁后中东油转向紧张,SC交割品从宽裕转为紧缺,当前价差或未反映基本面变化。

投资建议:前期空配需调整,SC或存在递延收益潜力,建议关注多头机会。

Q&A

Q1: 如何看待明年原油价格及走势?

A1: 对明年原油价格的判断主要基于供需自我调节机制及美国页岩油成本。基本情形下,以WTI远期价格63美元为中轴线,波动区间预计为63±10美元(即53-73美元)。若印度因制裁减少采购俄罗斯原油导致约100万桶/日的供应缺口,价格下限或向上调整5美元。当前因俄罗斯制裁等不确定性,需动态评估供应链变化对供需平衡的影响。

Q2: 关于原油供给的分析:美国产量回升及欧佩克+减产退出节奏

A2: 美国方面,二季度曾有产量见顶的判断,但近期产量回升并创新高,主要因前期低油价下钻机和压裂设备数量下降,导致产能释放存在滞后性,当前产量增长或难持续。欧佩克+方面,在完成220万桶/日减产退出后,正推进165万桶/日的第二轮退出,每月增加13万桶至明年9月。即便俄罗斯供给出现问题,欧佩克+也不太可能加快退出节奏,因其政策聚焦供需平衡而非地缘政治,且11月底会议或维持现有计划,缺乏进一步增产动力。

Q3: 若印度停止购买俄油,俄油重建供应链需多长时间?

A3: 俄油重建供应链的关键在于降价幅度及渠道重建。当前俄油折价幅度不足(仅1-2美元,远低于此前10-20美元),难以吸引第三方接手;同时,二级制裁下需构建新的影子运力及交易渠道,复杂度高于此前运输制裁。参考历史地缘事件影响周期,预计供应链重建需至少3个月,期间制裁或进一步加深,印度受美国压力可能持续减少采购,俄油短期回归市场难度较大。

Q4: 如何看待当前金油比及其指导作用?

A4: 金油比近期被过度扩大,主因油价低迷与黄金避险需求激增。短期来看,黄金因波动率上升或进入调(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整阶段,原油则受俄罗斯制裁导致的供应缺口支撑,价格有望反弹,金油比或随油价回升、金价调整而收缩。长期而言,黄金作为“货币库存”受央行宽松政策支撑,原油以美国页岩油成本(WTI 63美元)为支撑,金油比或维持偏强态势,但需关注地缘冲突及宏观政策对避险情绪的影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