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17:40
三大运营商日前相继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传统通信业务营收均呈现个位数增长特征,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利润增速跑赢营收”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算力、量子、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业务的高速增长。这些业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新定义着运营商的增长逻辑,并驱动它们以“科技创新巨头”的新姿,奔赴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锚定战新业务
打造增长主引擎
在传统业务市场日趋饱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状态下,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成为三家运营商共同的核心命题。如今,以算力、AI、量子、安全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业务,强势崛起为驱动整体利润健康增长、优化收入结构的新引擎。
中国电信前三季度的战略性新兴业务表现抢眼。其中,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安全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12.4%;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2%,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这种多元化、高价值的业务结构,为公司带来了更强劲的利润弹性和增长确定性。
中国联通的“算网数智”业务已成为其坚实的增长支柱。通过将算力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中国联通不再是单纯提供网络连接,而是为客户提供“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前三季度,中国联通算力业务实现规模突破,联通云收入529亿元。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成效明显,数据中心收入214亿元,同比提升8.9%。
中国移动虽未在财报中完全拆分所有战新业务的具体收入,但其明确指出的“DICT业务保持良好增长”以及“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足以印证其转型的决心与成效。中国移动强化平台化运营体系建设,深化战客、商客客群精细运营,推进AI+规模发展,进一步提升价值贡献。
路径分野
“新赛道”差异化竞争
在共同的“战新”大方向下,三大运营商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历史积累和战略判断,正塑造出日益清晰的差异化竞争标签,在更细分的科技赛道上构筑各自的护城河。
中国电信敏锐地捕捉到数字经济时代对安全的极致需求,通过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用”的一体化安全能力体系,其云堤、量子密话等产品已成为行业标杆。特别是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电信利用其遍布全国的光纤网络资源,在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推广上取得了先机。量子计算方面,实现量子计算真机部署、云平台应用、量子信息教育三大应用场景产品化,落地多个重大项目。量子测量方面,加速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产品化市场化应用,低空探测、勘探等典型场景应用需求旺盛。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量子通信用户规模就突破600万,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超3000家行业客户。
中国联通旗帜鲜明地将“算力”作为其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全面推进算力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联动,实现全域异构算力的统一纳管和高效供给;建设了超大规模的智算集群,全网算力超过30EFLOPS,部署IDC超百万机架规模,接入风、光、水、储绿色电力系统,持续提升算效、能效与碳效水平;持续建强算力智联网AINet,业界首次成功验证超1500公里、千亿参数大模型,跨域异构混训的实践。无论是智能制造中的实时渲染,还是远程医疗中的影像分析,中国联通的算力正成为赋能产业升级的“底座型”基础设施。
中国移动则通过构建通用化的AI大模型平台和能力,致力于实现AI的规模化赋能。中国移动通过提升AI+产业能级、扩大AI+信息消费、增强AI+民生福祉、提高AI+治理效能,加快AI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服务千城万村,其推出的“AI+DICT 项目”落地超3000个,核心不是简单交付系统,而是深度参与行业运营。截至2025年10月,其“AI+”生态联盟已筛选出120个高价值解决方案,向全行业推广,带动联盟内企业平均营收增长35%。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总体投入要翻一番,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智算基础设施,探索十万卡智算集群建设,国产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 EFLOPS。
价值重估
向“科技巨头”转变
战新业务的超预期表现,其意义远不止于财报上的几个百分点。它正在资本市场和公众认知层面,引发一场对运营商价值的深刻重估。随着AI、算力等业务的收入占比和增速持续提升,运营商的成长内核已然改变,从传统运营商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变身科技服务公司。
首先,潜心攻关,成为科技创新引领者。中国电信牵头承接量子通信领域国家“科技创新2030”项目,2025年5月全球首发QKD与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为量子通信领域塑造了创新技术融合的新范式。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参与量子领域国内外各级标准研制30余项,主导国际标准研制6项,主导国家及行业标准研制10余项,量子通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移动提出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牵头5G国际标准数量居全球运营商首位,担任3GPP全球首个6G标准项目联合报告人,有效专利总量超1.7万件。中国联通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完成全球首例超3000千米广域无损传输验证,牵头筹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联合体,在卫星互联网方面完成了全球首个NR 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低轨卫星在轨试验。
其次,角色转变,变身“数字科技综合服务商”。运营商正从基础设施提供者,转变为数字经济“赋能者”和“共创者”,成为国家“新基建”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凭借其在算力、AI等领域的布局,与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深度绑定,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国电信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加速推动业务融智升级,推出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中国联通持续深化数智融合、数实融合,推动5G、AI与工业互联网深度结合,赋能千行百业全面升级,5G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万个。中国移动已实现 Al+产品族全领域焕新,智能体服务全场景覆盖,当前AI+产品用户数累计超2.1亿,“灵犀”智能体月活用户超7000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向“十五五”,运营商在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战略地位将愈发重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三大运营商要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实现由“运营商”向“科技创新巨头”的华丽转身,加速转型科技创新引领者。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