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罗经贸合作成果喜人,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025-10-27 16:4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记者 田刚】在地处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东北部,有一个被称为“东欧拉丁明珠”的国度——罗马尼亚,这里不仅有壮丽的喀尔巴阡山脉,也有神秘的特兰西瓦尼亚传说,更有需求旺盛的消费市场。

近年来,中国与罗马尼亚的经贸合作稳定发展、成果喜人,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四年突破百亿美元。2024 年再创新高至134.5亿美元,2025年前8个月,中罗进出口总额达9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经商处(简称“经商处”)工作人员表示:“罗马尼亚已跃升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罗马尼亚在欧盟外的重要贸易伙伴。”同时,针对参与罗马尼亚经济建设的中国企业群体,经商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做出了详细描述。

中国企业赴罗投资兴趣日益浓厚

今年8月,环球网记者曾深入罗马尼亚,探访上海电气总包建设的东欧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项目,向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运用新能源建设技术,跨越七千公里点亮欧洲家庭的夜晚。报道视频发布后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多家企业向环球网记者表达了对罗马尼亚发展现状及产业机遇进行深入了解的意愿。

经商处工作人员向环球网记者表示,近年来,罗马尼亚逐渐成为国际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企业对罗马尼亚的投资兴趣日益浓厚。

截至目前,在罗注册中国企业约1.4万家,在罗投资额超过20亿美元,在罗中资企业投资合作的领域比较广泛,既包括商贸服务业、制造业、农业,也涵盖新能源、信息通信、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为罗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除环球网记者实地探访过的上海电气之外,还有众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参与到罗马尼亚的经济建设中,并贡献了可观税收、创造了大量就业。例如华为罗马尼亚公司扎根罗近二十年,为罗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目前雇用当地员工约1200人,当地员工占比近80%,间接创造6000多个工作岗位,多次荣获最佳雇主称号。

还有宁波均胜、张氏机械等中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带动当地就业超过4000人;中烟国际欧洲公司连续多年纳税超上亿欧元,为当地财政作出重要贡献;平高集团、华电海投、上海电力等中国能源企业在罗投资和建设的新能源项目,则有力促进了罗能源转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等中国建筑企业也为罗完善基础设施作出重要贡献。

经商处工作人员认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力助推了中罗经贸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携手打造更具活力的双边经贸务关系

能够吸引众多中国企业赴罗投资并开展经营活动,这充分显示出罗马尼亚独特的市场及产业优势。对此经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详述了罗马尼亚三个资源特点:

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罗马尼亚位于欧洲的门户地带,连接欧亚大市场,约三分之一的多瑙河流经罗境内,拥有黑海最大港口康斯坦察港。

其次是自然资源丰富,广袤的黑土地让罗马尼亚成为“欧洲粮仓”,是欧洲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有“罗马尼亚脊梁”之称的喀尔巴阡山森林资源丰富,地下蕴藏煤、铁和黄金等多种矿产;罗石油储量和天然气资源居欧洲前列。

第三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作为东欧地区大国,罗马尼亚近年经济增速在欧盟成员国名列前茅,对汽车、新能源、家电、手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以及跨境电商均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绿色、数字化转型趋势良好,展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潜力。

2004年,中罗两国就已建立了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签有经济合作协定、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建有政府间经济联委会、基础设施工作组、贸易畅通工作组、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等沟通合作机制。

经商处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中方愿依托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平台,在基础设施、数字化、绿色转型等领域,与罗方携手打造更具活力的双边经贸务实合作关系,共同造福中罗两国人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罗经贸关系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助力两国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不断书写新篇章。

多元模式持续深化塑造高质量合作样板

经商处工作人员还特别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动力就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前,世界上出现逆全球化动向,这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

2025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二年。十二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是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结出累累硕果,惠及150多个国家。据有关机构测算,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2015-2030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罗马尼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二大国,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参与国家之一,中罗两国经贸关系更不会、也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

近年来,中罗两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合作模式多元广泛,取得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愿景和务实精神。包括由中国企业参与在布拉索夫、蒂米什瓦拉、普拉霍瓦等地建设或投资经营了多个光伏发电项目,还有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在罗投资储能产品制造基地。

能够看到,凭借中国企业的过硬技术和创新创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有意愿赴罗开展投资合作,将进一步助力罗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为中欧新能源行业深化合作塑造高质量样板,共同推动全球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