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14:06
10月24日,2025年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活动暨第十六届国际淡水豚日宣传活动在南京举行。在以“长江江豚作为文化符号”为主题的课题分享环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介绍了与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想集团共同开展的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最新进展,并向与会嘉宾展示了联想集团联合中国国家地理·频道编制的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与“赏豚攻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指出,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唯一的哺乳动物和鲸类动物,其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显示器”。2025年,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与联想集团联合发布“国际小型鲸类保护研究计划”,推动保护经验与保护技术出海,不仅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也为江豚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进行课题分享
10月24日既是国际淡水豚日,也是我国“长江江豚保护日”。该纪念日是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设立的全国性生态保护宣传日,旨在提升公众对长江江豚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营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本次2025年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活动,也是第七届南京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开启后的首场落地活动。
活动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江豚保护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保护机构和民间组织代表及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围绕长江江豚保护科研成果、江豚文化研究与创新、江豚保护志愿服务、江豚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联想集团与“爱豚月”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10月,联想集团便联合中国国家地理·频道发起“追豚计划”,启动全球首份长江江豚生态地图与观测指南的编制工作,并于次年6月正式发布。作为一项全民公益保护行动,“追豚计划”通过兼具创意性与科普性的地图攻略和互动活动,推动江豚保护从“政策驱动”向“公众主动”转变,让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江豚物种数量的恢复,从江豚种群的回归看到长江生态的转折性变化。
联想集团携手中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编制的长江江豚生态地图与赏豚指南
自“追豚计划”启动以来,联想集团持续探索前沿技术在水生生物保护一线的实际应用。截至目前,联想集团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携手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及多个保护区,依托自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设备能力,开发并落地了江豚智能监测平台,并创新引入具身智能六足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用于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与监测。
此外,在研究所、基金会与联想集团的共同推动下,长江江豚综合监测和调查技术已经推广至柬埔寨、缅甸和孟加拉等国的河流鲸豚研究。在不久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亮相中国鲸豚监测和保护技术边会,向全球嘉宾展示了我国长江江豚保护与长江大保护事业的最新成果。
AI智慧鲸豚保护实践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多年来,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与科研支撑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公众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关注。长江江豚保护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实践,更成为了彰显城市生态责任的亮丽名片。
据悉,在2025年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期间,江豚公益跑、长江江豚生态影像展、江豚主题志愿行动等全民爱豚活动还将陆续开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全民护豚、爱豚的社会风尚正日益浓厚,江豚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未来,社会各界的力量将继续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