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贷款买金的“后悔了”!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释放重要信号→

2025-10-27 15:14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中国商报

10月26日,老铺黄金此前宣布的年内第三次调价正式兑现。本次调价,老铺黄金多款产品涨幅超20%。这也是老铺黄金今年以来进行的第三次调价。

上周,因投资者获利了结,加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削弱了市场避险需求,国际金价10周以来出现首周下跌。新的一周,金价延续跌势,北京时间10月27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跌破4070美元/盎司,跌幅达1.05%。

受国际金价下跌影响,国内部分品牌金饰克价一夜下跌17元。10月27日,老庙足金饰品最新报价为1211元/克,较前一日(1228元/克)下跌17元/克,较上周一(1258元/克)下跌47元/克;周大福报1223元/克,较前一日(1232元/克)下跌9元/克,较上周一(1262元/克)下跌39元/克;周生生报1223元/克,较前一日(1224元/克)下跌1元/克,较上周一(1262元/克)下跌39元/克。

老铺黄金又调价

据老铺黄金电商平台报价,十字金刚杵1号(8.39克)调价后为18500元,较此前价差3500元,涨幅为23.33%;玫瑰花窗1号宝石款(14.8克)调价后为30610元,较此前价差6150元,涨幅为25.15%;点钻葫芦(7.39克)调价后为16750元,较此前价差2660元,涨幅为18.87%;太阳图腾(8克)调价后为19500元,较此前价差3110元,涨幅为18.97%。

线下,老铺黄金在全国范围内再度引爆一轮抢购热潮。

“明天就调价了,通宵排队给老婆买点首饰,能省不少,值得。”10月25日,老铺黄金正式入驻上海恒隆广场。买到心仪首饰的上海市民郑先生表示,他早在24日下午3点多就请假赶到恒隆广场,成为等候队伍中的一员。

官方信息显示,截至10月25日凌晨2点30分,老铺黄金恒隆广场店10月25日可接待顾客人数已达到接待人数上限。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老铺黄金收入为123.54亿元,同比增长251%;经调整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营收和利润均高增长。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老铺黄金表示,一是集团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的市场显著优势,带来线上线下店铺整体营收的大幅增长;二是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迭代,支持了线上线下营收的持续增长。

此前,周大福也宣布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的提价幅度在12%—18%。

不过,在国际金价下跌的背景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老铺黄金和周大福等头部品牌在现货金价下跌的背景下逆势涨价,本质上是利用品牌势能强化“黄金=保值”心智的定价策略。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提升单店营收与利润,但长期可能固化消费者“黄金只涨不跌”的非理性预期,尤其在金融属性与消费属性叠加的市场环境中,易引发需求前置。

贷款买金的“后悔了”

“把生活费亏没了”“一天跌光一月收益”“没钱再补仓了”……近段时间,国际金价波动加剧。

10月20日,现货黄金价格强势上涨逾2.5%,并一度刷新历史高点至4381.29美元/盎司,随后“高台跳水”,截至发稿,现货黄金报4085.88美元/盎司,跌幅0.62%。

金价一路向下,贷款炒金的坐不住了。

在深圳工作的李女士,10月21日这天发现自己在某银行的黄金积存账户此前1个月积累的丰厚收益几乎已经“回吐”殆尽,而且由于设置了自动委托加单,接连触发新买入的黄金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每克10元到30元不等的浮亏。

更让李女士焦虑的是,她投入黄金市场的资金并非闲置储蓄,而是来自两笔消费贷款。

“仅前3天就亏了约3万元,相当于2个月的工资,有点后悔重仓投入了。”李女士说。

此前,金价不断冲高,催生了一批全情投入的“玩家”。他们全身心扑在炒金上,实时盯盘,追逐波动收益。更有甚者,不惜通过网贷、信用卡套现等方式借入资金,加杠杆入场。

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多个渠道申请消费贷款。由于大部分平台提供一个月的免息期,她的资金成本被大幅压低。高峰时期,她投入黄金市场的贷款金额高达30万元。“有时候每分钟、每小时的行情波动,对于收益的影响差别都很大”。

在华南某地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林生(化名)抵押了老家的一套闲置房产,将贷款资金投入黄金市场。不仅如此,他还将收入和存款的一半换成了黄金资产。但目前这部分资金已被“套在山顶”。

银行释放重要信号

随着近期贵金属价格剧烈波动,多家银行已发布风险提示,呼吁投资者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理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仓位,审慎作出投资决策。例如,蒙商银行在10月25日发布公告称,近期市场不稳定因素加剧贵金属价格波动,建议客户基于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黄金。

中国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机构也已明确发布公告称,若信用卡资金被用于黄金投资,违规者将面临降额、限制交易,甚至封卡的处理。

此外,不少银行持续上调黄金产品的投资门槛。中国银行于10月15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的整数倍不变。兴业银行则于10月21日起,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1000元调为1200元。

还有部分银行已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0月24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变化,自10月27日9:30起,该行贵金属钱包积存计划起点金额将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方式,积存金额需大于等于实时金价,且符合积存交易递增单位要求(100元的整数倍)。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美元走势、央行购金等多重因素影响,金价波动显著放大。银行通过提高起点、设置浮动机制等方式,既是在保护投资者,也是在防范自身因客户‘非理性投资’引发的潜在纠纷。”某期货公司贵金属交易分析师表示,交通银行作为近期首家公开采用该策略的大型国有银行,其风向标意义不容忽视。

对于后续黄金价格走势,多位专家表示,黄金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短期震荡风险犹存。

高盛认为,美联储降息压低美债收益率的可能性、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的低迷都表明,尽管金价可能会测试4000美元附近的支撑位,但金价在今年年底和2026年之前仍将继续走高。高盛将2026年第一季度的金价目标定为4440美元,明年第四季度则进一步上调,从此前的4900美元上调至5055美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政治、军事、经济复杂多变,对国际金价仍有一定支撑。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基于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在资产配置中合理配置黄金及相关产品,理性控制投资仓位,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澎湃新闻、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