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09:30
来源:华兴资本
“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周报”定期发布,专注从资本角度解读一周数据,并提供最新行业观察。
医疗与生命科技是华兴资本多年来关注并深耕的领域,目前已为近200个融资及并购项目担任财务顾问。
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创新不断涌现,已经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华兴资本始终支持、陪伴这一领域创业企业成长,致力为行业带来理性专业的声音。
连续融资!津渡生科Pre-A轮获创东方千万级投资
近日,深圳津渡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渡生科”)宣布完成Pre-A轮千万级投资,创东方投资领投,江西金控跟投。AI for Science投资赛道火热,津渡生科连续数轮融资,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近亿元融资。
行业视角:
作为AI for BioScience先行者,津渡生科手握全球前沿生物科学大模型GeneLLM,并打造了一站式生物科学研究平台BioFord™、生物科学智能体系统BioFord Agent™,技术横跨创东方大AI、大健康两大投资领域,获得认可。公司创始人金泳成博士带领的核心团队成员全部来自于牛津大学,拥有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教育背景,具备复合型团队特点。
信息来源:动脉网
易慕峰生物获B+轮融资,专注于CAR-T治疗
2025年10月23日,苏州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慕峰”)获得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中国太平、博儒资本、东吴创投-东吴证券、粤科金融。
行业视角:
易慕峰从实体瘤治疗痛点和临床获益出发,在全球首次提出“化实体瘤为血液瘤”的临床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Peri Cruiser®技术平台,同时还开发了SNR、T-Booster等技术平台,旨在提高CAR-T产品的安全性、对抗肿瘤异质性以及提高扩增和浸润肿瘤的能力。
信息来源: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上海心聚策源基金领投,添音生物完成超千万融资,以原创NSR技术引领精神心理健康精准诊疗新赛道
海添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添音生物”)宣布完成超千万元融资,由上海心聚策源基金领投。这标志着添音生物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原创技术再获资本认可,为其下一阶段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市场拓展及医保准入。
行业视角:
添音生物是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专注于精神心理疾病的客观检测与干预。公司开发了全球首个可指导临床干预的客观生物学检测技术——皮肤烟酸反应测试(NSR)技术,可实现对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筛查、精准评估和指导个性化治疗。
信息来源:动脉网
嘉道资本战略投资香港美亚,行业翘楚重磅加持特医产业
肿瘤营养治疗整体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美亚特医已完成由嘉道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战略融资。在完成本轮融资后,美亚特医在获得强大资金助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借势嘉道资本在全球大健康领域尤其是在日本汉方药、药食同源、特医食品、医学功能食品等领域的产业布局,加速市场开拓,进一步推动肿瘤营养治疗解决方案临床落地。
行业视角:
此轮嘉道资本领投,不仅将为美亚特医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更标志着嘉道资本在整合其全球大健康布局的日本汉方药、药食同源、特医食品、医学功能食品等产业版图中,推动了布局东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大健康全产业链生态的加速成形。
信息来源:动脉网
天猫精灵前产品线兼GTM总监创业获资本青睐,骅羲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刚需C端养老机器人引资本加持
杭州骅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骅羲科技”)宣布完成2025年第二轮天使轮融资(种子轮由天宸具身于2025年3月投资)。本轮由硬科技投资领军机构光谷咖啡创投领投,养老产业方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行业首款C端具身养老机器人“HT-X2”的量产与市场推广。在此之前骅羲科技首款产品HT-X1已量产并已批量交付各养老场景,已短时间内快速覆盖全国超8个省份。
行业视角:
骅羲科技由天猫精灵前产品线兼GTM总监闫春秋创立,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华为、商汤、阿里、越疆、高仙、达闼、清华控股博奥等知名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覆盖AI算法、硬件研发、康养产品落地等关键领域。
信息来源:动脉网
头部市场化资本加持,耀视医疗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全球领先超广角SLO及多款眼科光学设备商业化
近日,耀视(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战略领投,海鸿金栗跟投。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耀视医疗核心产品超广角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化以及多款眼科光学创新设备的研发,持续领跑行业。
行业视角:
耀视医疗是一家聚焦眼科医疗器械创新,集创新型眼科光学平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AI大数据研究为一体的企业。公司拥有一支集世界500强、国际化著名眼科设备公司、有近20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技术团队,在核心图像处理、光学设计、产业化和工程化等领域有深厚积累。目前,公司在苏州、南通、日本分别设立生产研发中心,以眼科高端光学平台为基础,致力于创新眼科诊断及筛查技术。
信息来源:动脉网
AI+医疗又迎政策东风:国务院重磅发布,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近日,智能体也开始写入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其中提出: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 死亡风险降低过半,FDA批准抗癌ADC
• 葛兰素史克重磅ADC在美国获批上市
• 葛兰素史克(GSK.US)血癌药物Blenrep重获FDA批准,将重返美国市场
• 华东医药1类小分子新药国内获批上市
• 恒瑞医药2型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
• 赛诺菲已上市多款小分子药物
• 多款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死亡风险降低过半,FDA批准抗癌ADC
GSK宣布,美国FDA批准其抗体偶联药物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Vd),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种既往疗法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Blenrep是一款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ADC,可通过多重作用机制消除骨髓瘤细胞。该批准基于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DREAMM-7的数据,研究显示,Blenrep联合方案较活性对照组使患者死亡风险降低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31.3个月,而活性对照组为10.4个月,风险比为0.31。在中位总生存期方面,Blenrep联合治疗组与活性对照组分别为未达到和35.7个月,风险比为0.49。Blenrep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各单药已知特征总体一致。
信息来源:新浪网
葛兰素史克重磅ADC在美国获批上市
葛兰素史克宣布其BCMA ADC玛贝兰妥单抗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疗法(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年患者,为全球首个获批的BCMA ADC。此次获批基于Ⅲ期临床试验DREAMM-7结果,该研究显示,在接受过两种或以上治疗方案的患者中,玛贝兰妥单抗联合用药将患者死亡风险降低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31.3个月,优于对照组。此前,玛贝兰妥单抗曾于2020年获FDA加速批准和EMA附条件批准上市,但因后续DREAMM-3研究未达主要终点,GSK主动撤回其在美国的上市申请,欧盟EMA也撤回了上市许可。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葛兰素史克(GSK.US)血癌药物Blenrep重获FDA批准,将重返美国市场
葛兰素史克血癌药物Blenrep重获FDA批准,将重返美国市场。此前,该药物因有效性问题于2022年撤市,此次FDA批准其与另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或对初始治疗无反应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附带风险缓解计划。此前,FDA顾问小组对药物剂量有担忧,投资者对其重获美国批准期望减弱。此次批准提升了Blenrep销售潜力,行业研究预估其销售额最高可达26亿美元,对葛兰素史克而言是一场胜利。此前,英国和欧洲药品管理局也已批准或即将批准该药物回归市场。葛兰素史克撤市后研究了联合用药方案,发现该方案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信息来源:新浪网
华东医药1类小分子新药国内获批上市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的1类新药马来酸美凡厄替尼正式获批,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该药是新型、强效、高选择性EGFR/HER2小分子抑制剂,此次获批基于III期临床试验HDHY-MHTN-III-1907的积极结果,试验显示马来酸美凡厄替尼组mPFS显著优于吉非替尼组,在EGFR L858R突变患者中,马来酸美凡厄替尼组mPFS也显著长于吉非替尼组,与已上市三代EGFR-TKIs疗效相当。此前,多款EGFR-TKIs已获批用于该适应症,但21号外显子L858R置换突变人群的治疗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此次马来酸美凡厄替尼获批有望成为安全、耐受且高效的一线治疗方案。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恒瑞医药2型糖尿病新药获批上市
NMPA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2.3类新药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Ⅰ)、(Ⅱ)获批上市,用于经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该药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SGLT2抑制剂恒格列净、DPP-4抑制剂磷酸瑞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固定剂量复方缓释制剂,有望通过三种不同作用机制达到降血糖作用,且为缓释制剂,可简化疗法、提高患者依从性。目前,该药已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食物影响研究及一项三药联合的Ⅲ期临床试验,2023年6月,Ⅲ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标准,三药联合剂量组优效于两药联合剂量组,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赛诺菲已上市多款小分子药物
赛诺菲已上市多个小分子药物,包括Rezurock®,2021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2年销售额9.14亿欧元;Plavix®,1997年获批,用于抗血栓,2022年销售额9.83亿欧元;Multaq®,2009年获批,治疗心律失常,2022年销售额3.83亿欧元;Jevtana®,2010年获批,用于前列腺癌治疗,2022年销售额3.91亿欧元。此外,还有Hectorol®(1999年获批,治疗慢性肾脏疾病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Flomax®(1997年获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Avapro®(1997年获批,治疗高血压)及AUBAGIO®(2012年获批,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2022年销售额20.31亿欧元)等药物。
信息来源:合成药物
多款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ELUXEO 8000:富士推出最新内镜系统
富士胶片在美国推出最先进内镜系统ELUXEO 8000,采用智能设计的单机式图像处理器和光源(EP-8000),具备多项功能,可提升图像质量、治疗能力和工作效率。专家评价其EP-8000处理器在图像清晰度上有进步,引入ACI(琥珀红染色成像)新功能,提高了黏膜下层空间操作时对组织层和血管的视觉识别能力,对ESD等手术至关重要。高管称ELUXEO 8000是富士将内窥镜成像提升到新高度的证明,开发了新光模式支持挑战性手术。ELUXEO 8000集成4K分辨率、三重降噪技术(3NR)和调光/色调控制技术E-DRIP,提供卓越成像效果。其观察模式涵盖4种LED光源,包括新开发的ACI。
信息来源:MedTF
波科涂层左心耳封堵器获批上市+首植
近日,在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期间,全球首款HEMOCOAT涂层左心耳封堵器——波士顿科学自主研发的WATCHMAN FLX Pro上市会召开,并正式启动在中国上市后的首批临床应用,标志着中国房颤卒中预防左心耳封堵进入新阶段。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主因之一,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高,左心耳封堵术成为高出血风险等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2024年8月4日,该产品获NMPA批准,适用于高卒中风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其为全球首款带PVDF-HFP涂层的左心耳封堵器,核心技术在于PVDF-HFP聚合物涂层,不含药理活性成分,能减少早期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
信息来源:心未来
维心医疗维心捷™颅内电解脱弹簧圈获批上市
近日,威高介入集团旗下维心医疗自主研发的维心捷™颅内电解脱弹簧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为出血性卒中治疗提供更多安全有效选择。该产品用于颅内动脉瘤等填塞,作为维心弹簧圈二代产品,升级电溶断解脱方式,解脱更快捷稳定;改良设计实现从支撑到柔软的完美过渡,确保推送稳定柔顺;规格齐全,成篮-填塞-收尾全覆盖,为临床治疗提供广泛选择。未来,维心医疗将继续围绕临床需求,持续创新开发更具临床价值的产品,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普惠治疗方案,助力神经介入发展。
信息来源:威高介入
威高介入金属药物支架系统正式获得俄罗斯医疗器械注册证
威高介入集团旗下深圳市金瑞凯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属药物支架系统,近日成功通过俄罗斯相关监管部门审核,正式获得俄罗斯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该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获国际认可,为威高介入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及欧亚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威高介入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严格遵循国际质量标准,此次注册证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公司在体系与合规方面的实力,也展现了其服务全球医疗需求的决心。未来,威高介入将继续推动产品国际化应用,为更多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信息来源:威高介入
奥林巴斯推出新一代双极高频超声刀
2025年10月22日,奥林巴斯宣布推出新一代双极高频超声刀Thunderbeat II。Thunderbeat II专为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设计,致力于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止血解剖及大血管离断。Thunderbeat II将于2025年10月在欧洲首发,随后于同年登陆日本市场,后续将在获得产品注册及市场准入等监管批准后,逐步推广至美国及其他地区。Thunderbeat II作为Thunderbeat系列创新混合能量设备的最新成员,不仅继承上一代产品的优势,而且实现了止血解剖速度与血管闭合安全性的双重提升。性能提升得益于奥林巴斯赋予Thunderbeat II的三大技术优势:三大能量模式开启全能操作、精细设计减少热损伤、人性化手柄与无线传感技术。
信息来源:MedTF
泰尔茂首款双模一体化腔内成像导管获FDA批准上市
泰尔茂首款双模一体化腔内成像导管DualView及成像系统OPUSWAVE获FDA批准上市,这是泰尔茂首个腔内成像产品获FDA批准,其腔内影像产品此前已在日本上市,且日本腔内影像技术应用率全球领先。OPUSWAVE将光学频域成像(OFDI)与血管内超声(IVUS)整合于单一导管,DualView成像导管具备150毫米最大回撤长度、2.6Fr微型化成像轮廓,兼容6Fr指引导管,支持最高40毫米/秒可调回撤速度,OFDI轴向分辨率20μm,IVUS轴向分辨率120μm,可同步并排显示OCT和IVUS图像,实现OCT三维重建,还能利用算法实现IVUS和OCT图像自动融合显示,集成IB-IVUS功能补充组织及斑块成分信息。泰尔茂是医疗技术领域全球领导者,业务遍及全球。
信息来源:MedTF
• 宜明昂科IMM2510联合IMM01的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 百利天恒又一款ADC获批临床
• 翰森制药又一款1类新药申报上市
• 首款,总生存率100%,突破性单抗疗法获近2亿美元助力进入关键研究
• 诺华IL-17A单抗治疗多发性肌痛风湿III期研究成功
• 复宏汉霖H药美国桥接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宜明昂科IMM2510联合IMM01的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宜明昂科-B(01541)公告,IMM2510联合IMM01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是集团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里程碑。IMM2510是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分子,能抑制血管生成,激活免疫细胞。公司与Axion Bio, Inc.订立授权及合作协议,拥有IMM2510在大中华地区的商业化权利,并授予Axion Bio, Inc.大中华地区以外独家授权。核心产品IMM01是创新靶向CD47的分子,为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SIRPα-Fc融合蛋白,能充分激活巨噬细胞,且安全性良好。IMM01联合阿扎胞苷进行CMML一线治疗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集团拥有IMM01全球知识产权及商业化权利。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百利天恒又一款ADC获批临床
百利天恒公告其自主研发的注射用BL-M24D1(ADC)药物临床试验获批,适应症为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晚期实体瘤。BL-M24D1与BL-B16D1、BL-M17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毒素为MMAE/F,BL-M24D1靶点未知。目前,百利天恒已有超10款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核心产品BL-B01D1(iza-bren)是全球首个EGFR/HER3双抗ADC,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且已创下全球ADC领域对外授权的单药总价纪录。此外,BL-M07D1(T-Bren)是百利天恒第二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ADC项目,对比同类HER2 ADC产品,T-Bren展现了更优有效性和安全性信号。
信息来源:药智网
翰森制药又一款1类新药申报上市
CDE官网显示翰森制药自主研发的RET抑制剂HS-10365胶囊上市申请获受理,推测适应症为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这是国内第3款报上市的国产RET抑制剂。HS-10365是高效、高选择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此前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其在RET融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显示出优越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国内已有2款RET抑制剂获批上市,国产RET抑制剂已有3款申报上市。翰森制药目前在中国产生销售收入的创新药共有7款,HS-10365未来有望为翰森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信息来源:Insight数据库
首款,总生存率100%,突破性单抗疗法获近2亿美元助力进入关键研究
Electra Therapeutics宣布其主打疗法ELA026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及欧洲EMA的PRIME资格,用于治疗高炎症、高死亡率的继发性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sHLH),且为针对该病获双重认定的首款候选疗法。ELA026是一种靶向SIRP的单克隆抗体,1b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在与恶性肿瘤相关的HLH患者中一线治疗8周时总生存率达100%,4周时总缓解率达100%,且患者出院率100%。与此同时,Electra Therapeutics完成1.83亿美元C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支持ELA026在sHLH中的全球关键性2/3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已启动。此外,融资还将支持Electra第二项SIRP靶向疗法ELA822进入临床。
信息来源:药明康德
诺华IL-17A单抗治疗多发性肌痛风湿III期研究成功
诺华宣布其IL-17A单抗药物Cosentyx®(司库奇尤单抗)在成人多发性肌痛风湿(PMR)Ⅲ期临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达到主要终点及全部次要终点,第52周实现相较安慰剂具有统计学及临床意义的持续缓解。该药物通过抑制IL-17A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已在全球多国获批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治疗。本次研究中,Cosentyx联合24周激素递减方案显著降低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且药物耐受性良好。诺华计划2026年上半年提交该适应症上市申请。此次成果为PMR带来新希望,Cosentyx有望成首个靶向生物制剂,推动治疗模式迈向“精准免疫调控”新时代。
信息来源:药研网
复宏汉霖H药美国桥接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在美国的ES-SCLC桥接试验(ASTRIDE研究)已完成全部200例患者入组,为后续向FDA递交BLA奠定基础。该研究由复宏汉霖美国团队自主管理、独立执行,在美国超100家肿瘤中心开展,是目前美国入组规模最大的ES-SCLC临床研究之一,也是唯一一款在美国开展桥接临床试验的抗PD-1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ES-SCLC的抗PD-1单抗,H药已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此次研究完成彰显了复宏汉霖在国际临床研究设计、执行及监管沟通等全链条能力上的领先水平,也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全球化步入更高阶段。
信息来源:复星医药
• 21亿美元!神经科学领域收购+1
• 10.6亿美元,Biogen收购一款临床前口服小分子C5aR1拮抗剂
• 一家基因治疗公司被收购
• 固生堂与1doc达成战略合作,共创新加坡中西合璧的“新中医”服务模式
• 医疗媒体公司MJH完成收购BPD Healthcare
• 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止吐药物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21亿美元!神经科学领域收购+1
2025年10月22日,总部位于爱尔兰的Alkermes plc(以下简称“Alkermes”)宣布以最高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制药企业Avadel Pharmaceuticals plc(以下简称“Avadel”)。此次交易不仅涉及18.50美元/股的现金收购,还包含一项或有价值权(Contingent Value Right,CVR):若Avadel旗下旗舰药物Lumryz在2028年底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人特发性嗜睡症(Idiopathic Hypersomnia,IH)治疗,Alkermes将额外支付1.50美元/股。该交易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
信息来源:动脉网
10.6亿美元,Biogen收购一款临床前口服小分子C5aR1拮抗剂
Biogen与Vanqua Bio宣布达成许可协议,Biogen以7000万美元预付款及最高9.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获得Vanqua临床前口服C5aR1拮抗剂的全球独家权利。该协议加强了Biogen的免疫学战略,C5aR1作为充分验证的靶点,在炎症性疾病中起核心作用,项目临床前已展现对致病性免疫细胞补体激活的抑制作用及良好安全性。Biogen预计若结果支持,2027年将提交IND,并领导后续开发、制造及商业化工作。Vanqua Bio首席执行官称,Biogen的规模及开发能力使其在推进化合物方面独具优势,此次交易也使Vanqua能专注中枢神经系统管线。
信息来源:Medaverse
一家基因治疗公司被收购
礼来宣布与基因疗法公司Adverum达成最终收购协议,以现金加或有权益方式收购其全部股份。此次收购核心资产为Adverum的主打候选产品Ixo-vec,这是一款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单次给药基因疗法,旨在通过一次治疗实现眼内持续稳定表达抗VEGF蛋白,减轻患者负担并可能带来更优视力改善效果。目前,Ixo-vec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已获FDA、EMA等多家机构认定。根据收购协议,Adverum股东将获每股3.56美元现金及一份或有权益凭证。据估算,礼来此次收购初始成本约7400万美元,若达成里程碑,总支付金额最高可达2.6亿美元。
信息来源: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固生堂与1doc达成战略合作,共创新加坡中西合璧的“新中医”服务模式
固生堂(02273)与新加坡综合数字医疗平台1doc达成战略合作,共创新加坡“新中医”服务模式。双方将在新加坡西医家庭诊所引入中医服务,提供中西医协同诊疗体验,这是固生堂中医深度融入新加坡主流医疗体系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合作框架,1doc将在诊所内划分独立中医诊疗区,固生堂持股70%并全面负责运营管理,1doc持股30%。新加坡政府积极推进中西医融合,2025年将推出“中医整合沙盒计划”,为合作提供政策支持。1doc作为新加坡健康领域龙头企业IHG子公司,拥有强大本地化医疗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固生堂作为中国首家上市中医连锁机构,积累了海量高质量临床数据。
信息来源:智通财经
医疗媒体公司MJH完成收购BPD Healthcare
MJH生命科学公司近日完成了对BPD医疗保健公司的收购,此举旨在加强科学进步与医疗交付系统之间的联系。 MJH生命科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迈克尔·J·亨尼西表示,此次收购旨在加强卫生系统与行业创新者之间的合作。
信息来源:GeneOnline
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止吐药物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进行本地化生产。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与赫尔森集团CEO Dr. Melanie Rolli等共同见证了合作协议的签署,这标志着双方合作从商业化迈向产业化深度融合。此前,复星医药已获赫尔森集团多款肿瘤支持治疗药物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许可等权利,其中奥康泽®胶囊已上市并纳入医保。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为奥康泽®的注射剂型,其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本地化生产将大幅缩短供应链周期,提升药品可及性,惠及更多肿瘤患者。
信息来源:新浪网
国产植介入龙头,三闯IPO
2025年10月21日,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山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光大证券,此前其曾两次冲击IPO未果。赛克赛斯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植介入生物材料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覆盖多个领域。公司技术积累深厚,拥有多项“国产首创”产品:“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是国内唯一复合型淀粉类可吸收止血产品;“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是国内首款用于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也是该领域唯一国产品牌;“角膜表面粘弹保护剂”是唯一国产用于眼科手术保护角膜上皮细胞的产品;“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则是国内唯一通过“水密封合”机制防止血液渗漏的封合产品。
信息来源:器械之家
统计区间: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
市值日期:2025年10月24日
市值单位:百万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华兴资本集团(连同其关联公司,统称“华兴资本”)编写,谨供接收方作参考用途,并非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地区对任何证券的研究报告,不构成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及产品的邀请或保证。本文所提及的上市公司仅为示例,不代表任何投资分析或投资建议。接收方不应仅依靠本文,而应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投资决定,并在作出任何投资行动前,咨询专业意见。
本文所载资料的来源皆被华兴资本认为可靠,但华兴资本概不担保本文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新近度。本文所载的见解、分析、预测、推断和期望均截至本文的发表日期,且可能在未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调整。华兴资本与本文所提及的公司之间可能存在或寻求业务关系,因此,接收方请知悉可能存在的影响本文客观性的利益冲突。华兴资本不对因使用本文而承受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文受到版权和资料全面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