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7 09:3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涂媛
核心产品强势复苏,营销改革成效显现,特一药业(002728.SZ)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三季报成绩单。
10月23日晚间,特一药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51.86%;归母净利润6521.71万元,同比激增985.18%;扣非净利润6280.97万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508.06%。
这份亮眼业绩背后,是公司核心大单品止咳宝片销量的快速回升,以及2024年初启动的营销组织变革逐步落地。在呼吸道疾病高发、中医药行业政策持续向好的背景下,特一药业正摆脱2024年的业绩低谷,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走出阶段性业绩低谷
公开资料显示,特一药业的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品、化学制剂药品、化学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14年7月31日登陆资本市场。其主要产品包括止咳宝片、感冒灵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等,其中,止咳宝片是公司的核心大单品。
上市之后,特一药业业绩连续五年实现增长,到2019年营收、净利分别达9.21亿元、1.72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产品销量显著下滑,营收、净利出现双降。2021至2023年,特一药业将中成药作为业务重点,做大核心大单品,业绩快速复苏,并达到业绩巅峰。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6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07%至2.53亿元,迈过2亿元关口。
2024年,公司业绩再度承压,主要受营销模式深度变革影响——为优化渠道效率,公司将药店渠道从传统经销商模式向“自营+经销商”混合模式转型,短期内导致核心产品发货节奏放缓,业绩出现回调。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35.55%;归母净利润2049.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1.90%;对应净利率降至2.98%。
2025年,随着营销改革成效逐步释放及核心产品需求回暖,公司业绩迎来强势反弹。根据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51.86%;归母净利润6521.7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00.98万元激增985.18%;扣非归母净利润6280.97万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508.06%。
大单品强势复苏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特一药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止咳宝片的销量复苏与营销改革的持续见效。
作为特一药业的“王牌产品”,拥有百年历史的止咳宝片是全国独家品种,长期稳居止咳祛痰平喘类中成药前十大品牌。
2024年,公司启动营销模式改革导致发货下滑,止咳宝片全年销量仅2.3亿片。随着改革逐步落地,自营团队形成初步规模并高效运转,2025年以来止咳宝片销量快速回升。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止咳宝片销量达3.31亿片,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1.29%;截至三季度末,该产品累计销量进一步攀升至4.35亿片,为2023年同期销量的64%,超额完成年初设定的阶段性目标。公司明确,待营销体系改革全面完成后,计划在3—5年内力争实现止咳宝片年销量1亿盒(对应约36亿片)的长期目标,同步将药店渠道覆盖率提升至40%左右(该预测不构成业绩承诺)。
最新机构调研中,特一药业表示,公司已完成营销组织架构的全面升级。在原先营销中心的基础上,对业务与管理职能进行了细化,完善了组织架构与岗位编制,新组建了自营销售部、线上营销部、第三终端销售部、品牌市场部及市场督导部等多个部门。目前新架构已初步成型并有效运转,为营销工作的持续深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自变革以来,一线销售人员已净增加超100人,后续公司还将根据市场开发进度和实际需求,持续引进销售人才,着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年轻化团队。
为配合营销改革与品牌推广,公司加大品牌建设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达2.36亿元,同比增长149.72%。
特一药业表示,第四季度将继续加强旺季推广,全年销售费用率预计保持在35%左右。未来随着销售规模扩大,销售费用率有望稳步下降,同时将动态优化投入结构,平衡品牌建设与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