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6 03:01
(来源:工人日报)
南海之滨,热潮涌动。
海南陵水清水湾,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碧波之下蕴含无限机遇;
文昌国际航天城,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一箭穿云”链动星辰大海;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500多种国际创新药械在这里实现“中国首用”,“先行先试”点亮生命曙光……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一个个“首个”“首批”在海南诞生发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正以“成型起势”之姿,朝着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节点稳步迈进。
北纬18°的金色海岸线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画卷正在琼崖山海间徐徐展开。
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200多家高新企业云集于此,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速崛起,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脉搏强劲。
每10秒钟一次中外贸易数据查询,每10分钟就有一家中小企业申请邓白氏编码(一个国际通用的企业身份识别码,是企业建立国际信誉、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广宇说,海南邓白氏自2023年底成为海南首家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企业以来,已处理超15万家企业编码申请,帮助平台开发者及医药、汽车等企业提升更快融入全球供应链的能力。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省内“双千兆”网络、国际海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绿色数据中心等,为自贸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公司从注册落地到开发产品,深深受益于自贸港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吴广宇感慨道。
数据在陆地产生,计算在海底完成。陵水黎族自治县清水湾,粼粼波光下,海底机房正安静运转。这里是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底建数据舱,不仅能减轻对生态的影响,还能降低运营成本。低碳与高效在深海交织,海南算力经济装上“蓝色引擎”。
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海底数据中心研发及建设。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投产,正是海南自贸港“向数图强”的生动注脚。
海兰云海底数据中心项目是落地陵水的海洋新基建类项目。该项目总经理蒲定说:“随着海南岛封关运作带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将会有更多用户享受到我们的服务。”
抬头望天,海南商业航天正进入“加速轨道”。一期项目建成并成功首发仅用时878天,5天内实现发射两发火箭的骄人业绩——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两个发射工位逐渐进入常态化、高密度发射。
“紧紧围绕发射场,我们构建了‘3+1+N’产业体系,即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旅游和‘航天+’产业,未来将通过以链强链、以链补链、监管我们的航天产业做强做大。”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凤宇说。
万泉河畔,琼海博鳌乐城,全球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同样有了“加速通道”。在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512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全球先进水平同步。
乐城先行区享有“四大特许政策”: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让乐城先行区成为国际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通道和吸引医疗境外消费回流的亮丽名片。
潮起海之南,风正好扬帆。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开放新高地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