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出海交易920亿美元!2025前三季度全球医药交易趋势总结

2025-10-25 08:57

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出海史诗再续震撼篇章——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超114亿美元战略合作,并且宣布携手在美国市场进行IBI363的商业化,振奋业界。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前三季度中国License-out总金额共计920.3亿美元,若算上10月信达这笔交易,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如今已突破1000亿美金!这是历史上首次单一年度对外授权规模达到如此量级。

回望前三季度,恒瑞医药与GSK的125亿美元授权、启德医药130亿美元的ADC平台出海、科弈药业在CAR-T领域的多笔授权,不断证明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含金量”。中国药企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实力,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上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医药魔方10月最新发布的《2025Q1-Q3医药交易趋势分析》点此下载对前三季度全球Lincense-in / License-out交易、境内交易以及事件进行了深度剖析。以下为报告解读要点,供您参考:

↑↑扫码下载报告↑↑

2025Q1~Q3 全球交易趋势总览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医药交易在数量与金额上均呈现上升态势。交易数量达682笔,首付款为144亿美元,总金额达1,910亿美元,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其中,中国相关交易表现尤为突出,总金额达937亿美元,与国外交易总金额相当,数量与金额均超越2024中国全年交易水平。据此预计,2025年中国交易总金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从交易地域分布来看,近五年美国和中国持续保持全球交易最活跃国家地位,转让交易数量均大于受让交易数量。美国累计达成1,674笔转让交易,中国紧随其后达890笔。日本作为受让方表现活跃,累计达成305笔交易,位居全球第三。2025年国内企业寻百会生物、信诺维分别与日本田边三菱、安斯泰来达成ADC药物开发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亚洲区域合作网络。

中国相关交易的显著趋势表现为license-out模式占比持续提升,近五年来,其数量、首付款及总金额占比均稳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出海交易金额占中国相关交易总额的比例高达98%,首付款占比达92%,充分显示中国创新药价值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重磅交易(单笔金额≥10亿美元)占比提升至9%;中国相关重磅交易全部为License-out模式,占全球重磅交易总量的38%。作为主要付款方,TOP20跨国药企(MNC)持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在其主导的重磅交易中,约30%涉及国内资产。典型案例包括恒瑞医药将PDE3/4抑制剂及11个项目授权给GSK,总金额达125亿美元,创下国内资产对外授权至MNC的历史新高。此外,三生制药/三生国健与辉瑞达成的PD-1/VEGF双抗交易、启德医药与Biohaven、AimedBio的ADC平台合作等交易,均彰显中国在双抗、ADC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实力。

2025Q1~Q3 License-in交易趋势分析

2025年前三季度,批准上市产品在License-in交易中占比达64%,为近五年最高;临床前项目仅4项,占比降至近五年最低,约为16%。这些临床前项目包括:Alternative与晶泰生物合作的AI药物开发、康泰生物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展的疫苗研发、先博为与Orna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BCMA体内CAR-T疗法,以及岸迈生物与Medigene联合开发的TCR介导的TCE疗法。

2025Q1~Q3 License-out交易趋势分析

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突破百起,达103笔,已超2024年全年数量;总金额达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License-out总金额增长77%。其中首付款约45.5亿美元,占总额近5%,相较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已多出13.5亿美元,成为Biotech等企业重要的资金回笼渠道。从地域流向看,美国仍是中国License-out最主要目的地,2025年前三季度达50笔交易,占比49%。德国、韩国和瑞士紧随其后,代表交易如启德医药与Biohaven、Almed Bio达成近130亿美元ADC开发合作,显示中国创新药正在获得更广泛的全球认可。

从研发阶段看,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中药品申请上市至批准上市阶段的占比相较2024年提升4%,主要涉及PD-(L)1单抗等抗体类药物,如基石药业的舒格利单抗、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和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临床前至Ⅰ期临床阶段项目占比达68%。从项目类型看,化药占比稳定在20%左右,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授权比例提升至8%;双抗和抗体偶联药物(ADC)延续2024年的热度,2025前三季度共有10款双抗药物实现出海,总金额达102.6亿美元。

科弈药业与恒瑞医药是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的典型代表。科弈药业在第三季度成功实现三次海外授权,其双靶点CAR-T疗法KQ-2003分别授权给美国企业ERIGEN和VRise Therapeutics。在现有疗法的基础上,科弈药业持续探索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及自身免疫适应症的开发。恒瑞医药则更是表现出色,完成了五次license-out授权,累计交易总金额高达167亿美元,稳居license-out交易领域的领先地位。2025年第三季度,除了达成新的NewCo交易外,恒瑞医药在2024年的首次NewCo尝试也取得显著成果,新企业Kailera在本月顺利完成B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达到10亿美元。

2025Q1~Q3 境内交易趋势分析

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交易数量达90笔,超越2024年全年境内交易数量。自2021年以来,境内交易总金额波动较大,2025年前三季度总额为11.84亿美元,其中金额最高的交易为齐鲁制药自明慧医药引进一款B7-H3抗体偶联药物,总金额达13.45亿元人民币(约1.87亿美元)。以晶泰科技、英矽智能和深势科技为代表的AI药物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境内合作,推动国内AI新药研发进程。其中晶泰科技在2025年前三季度达成4笔境内交易,成为最活跃的AI制药企业。

2025年第三季度值得关注的合作模式为"ABC模式"(AI+BioTech/BioPharma+CRO/CDMO)。例如迈威生物、英矽智能与皓元医药三方合作,共同构建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旨在筛选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该模式有望实现从AI设计、抗体开发、Payload-linker化学合成到临床开发的全链条协同,高效推动ADC领域创新发展。

2025Q1~Q3 并购趋势分析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药企并购数量为34起,披露总金额约371亿美元,同比增加4起,金额增长272亿美元。从地域分布看,被并购方中美国企业15家居首,中国企业6家位列第二;并购金额方面英国企业排名第一(116亿美元),美国企业第二(101亿美元)。

该季度内,全球Top20 MNC共完成7起并购,涉及2家多肽药物公司,其中2家被并购公司聚焦MASH治疗靶点FGF21的创新药项目。金额最高的并购事件为Merck & Co.收购Verona Pharma,总金额达100亿美元。此外,辉瑞收购Metsera(72.21亿美元)、罗氏收购89Bio(35亿美元)等交易也备受关注。

FGF21靶点成为并购热点,近期多家MNC积极布局。罗氏收购89Bio获得pegozafermin(III期临床),这是第一个进入III期临床的FGF21类似物,并有望成为同类最佳疗效药物;GSK收购BP Asset IX获得efimosfermin alfa(III期临床);诺和诺德收购Akero Therapeutics获得依鲁西夫明(III期临床),三项并购总金额超过百亿美元,显示MNC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

以上为本报告部分内容分析解读

欢迎感兴趣用户下载完整报告进一步查阅

↑↑扫码下载报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