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利润大增73%!平安好医生股价却大跌!投资者因何不买账?

2025-10-24 14:41

10月23日港股盘后,$平安好医生(HK1833)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平安好医生实现收入37.2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6%;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大增72.6%;经调整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45.7%。

值得玩味的是资本市场的反映。10月24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股价继续下行,一度下探9.4%,截至发稿前,该股跌幅为5.49%,报14.63港元/股。

这种背离并非首次。早在8月19日盘后平安好医生发布中报时,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9.5%,净利润同比激增136.8%,股价次日交易却大跌6.81%。随后,股价重回上升通道。

有分析指出,连续两次“业绩利好变利空”的背后,是市场对平安好医生后续增长持续性的担忧,以及潜在估值风险疑虑。此外,中期财报点评中,浦银国际曾表示,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虽亮眼,但年内较大股价涨幅或仍需业绩增长消化。

截至10月23日收盘,平安好医生年初至今的股价累计涨幅约为141%。这一表现超越了同期内的$京东健康(HK6618)、$众安在线(HK6060)以及$阿里健康(HK0241)等互联网医疗概念股的涨幅。

事实上,自2021年进入业务转型期以来,平安好医生今年才真正重归增长轨道,在收入增速、毛利率及经调整净利率三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全面增长。这也是推动其年内股价翻倍表现的主因。

今年三季度,平安好医生整体经营延续增长态势,助力前三季度各项经营数据取得不错表现。

对于业绩的提升,平安好医生指出,主要受益于公司医险协同模式的不断深化,“保险+医养会员”模式的持续深耕,以及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上的快速推进。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及企业端(B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5%;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超4500家,B端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0.6%。

与此同时,公司协同平安集团,汇聚F端及B端企康流量,在线、线下结合,AI全面赋能应用,打磨以到线服务为核心、串联到店/到企/到家的闭环服务。截至9月末,家医会员权益覆盖用户数超4000万人,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用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41%。

此外,平安好医生积极推进AI技术应用,专业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至近90%,并且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总结而言,平安好医生通过“F端+B端”双轮驱动战略,深化与平安集团生态协同,叠加AI技术赋能下,运营效率提升、成本管控优化,实现业绩高增。

不过,从增速看,平安好医生三季报显露疲态,13.6%的营收同比增速,较上半年的19.5%有所放缓。此外,平安好医生前期涨幅过大,估值回调压力开始显现。

2025年初以来,在AI医疗概念热潮推动下,背靠平安集团资源优势的平安好医生,受到资金追捧。其股价从6港元左右的低位启动,至9月3日触及24.4港元年内高点,期间累计涨幅超3倍。

在此背景下,平安好医生估值风险加速释放,当前公司股价较年内高点已回撤近40%。但即便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平安好医生市盈率(TTM)仍达141.38倍。

作者:瓶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