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4 07:4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保险Ⅱ:
中国个险渠道三十年
——从“人海战术”到价值驱动的转型升级之路
投资要点
国内人身险个险渠道已历经30余年发展,可主要分为四大发展阶段。阶段一,个险渠道引入与起步期(1992-2002):1992年友邦保险首次将人身险“代理人”这一新颖的营销模式引入中国市场,1994年平安保险制定了中国第一套代理人制度“基本法”,1995年《保险法》奠定制度基础,首次明确了保险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行为准则,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个险渠道在市场启蒙中逐步成为主要销售渠道。阶段二,渠道竞争加剧期(2003-2014):预定利率下调导致普通型人身险对于客户吸引力大幅下降,个险渠道受到拖累。个险渠道与迅速崛起的银保渠道展开激烈竞争,虽面临市场份额波动和人员高流失率的挑战,但凭借其在复杂产品上的优势,最终重回市场增长引擎的核心位置。阶段三,个险业务规模扩张期(2015-2019):随着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取消,行业进入靠“人海战术”驱动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代理人数量在2019年达到912万人的历史峰值,个险渠道的市场主导地位得到空前巩固。阶段四,个险渠道清虚转型期(2020-至今):代理人粗放式增长已现疲态,多方问题齐发,叠加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过去靠个险人力快速扩张拉动保费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无以为继。新冠疫情加速了个险渠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经过多年的“清虚”调整,保险代理人队伍规模已趋于稳定。截至2024年末,行业代理人人数下降到264万人,较2019年末下滑71.1%,5年时间行业基本已出清近四分之三的人力。各头部险企逐步开展个险转型,多年转型成效已经初显,代理人渠道转型效果继续释放,队伍结构与质态持续改善。
个险渠道在海外发达市场经历了深度演进,形成了与当地市场高度适配的成熟模式,其发展经验对我国个险渠道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1)美国市场则是独立代理人模式成功的典范,其核心在于“产销分离”的市场生态与代理人作为专业财务顾问的角色定位。独立代理人凭借客观推荐多家公司产品的能力,在年金险等复杂产品销售中占据优势,实现了更高的客户价值与收入。2)欧洲市场呈现出以专业中介为主导的多元化格局,在英国等市场,独立经纪人渠道占据主导;而在德国等国,专属代理人体系更为成熟。3)日本市场则完整演绎了从“人海战术”到“精英化”再到“全渠道融合”的转型全过程。在监管与行业的合力推动下,日本通过“提质减量”重塑了营销员队伍,并积极发展“保险商店”、数字化营销等新兴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当下国内个险渠道依旧存在诸多痛点,专业、科技与服务的三维升级是个险渠道突破方向。1)个险渠道目前虽承压,但具备其他渠道没有的三大核心优势:①与客户互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②个险渠道是串联险企生态的中间枢纽;③个险与险企的联系较银保、经代等渠道更为紧密。2)国内个险渠道可学习日本经验,加速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完善培训体系和改革薪酬激励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个险队伍。3)科技赋能是此轮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各险企普遍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代理人招募、培训、展业及客户管理全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精准度。4)服务模式的升级是转型的另一大突破口,险企正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向“保险+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5)我们认为,中国个险渠道短期衰落,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积极调整,这将为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国内人身险销售渠道将不再依赖于单一渠道,而是多渠道“百花齐放”。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权益市场波动,新单保费承压。
(分析师 孙婷)
个股
行动教育(605098)
2025三季报点评
收入增速转正,百校战略加速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0月22日,行动教育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Q3公司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27.9%;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42.8%;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62.2%。
Q3收入增速转正,利润加速释放:公司2025年Q3营收增速转正,扭转H1下滑态势。账面合同负债为10.48亿元,较年初的10.80亿元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后续业绩确认提供支撑。“百校计划”或加速企业扩张脚步。
费用管控良好:2025年Q3公司销售费用为0.55亿元,销售费用率24.6%,yoy-4.9 pct;Q3管理费用为0.24亿元,管理费用率10.9%,yoy-1.9 pct。“人、财、物、销”核心环节AI化或进一步释放管理效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行动教育作为企业培训龙头,大客户战略助力品牌成长。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3/3.6亿元,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为16/15/1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收款不及预期,消课进度不及预期,客户支付意愿较弱等风险等。
(分析师 吴劲草、石旖瑄、王琳婧)
波司登(03998.HK)
品牌引领积势蓄能
降温加码旺季销售
投资要点
巴黎时装周发布“大师泡芙”系列新品,新财年主品牌深化品牌引领及渠道差异化运营。1)品牌建设方面,2025年10月7日波司登携手意大利设计大师 Pietro Ferragina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发布“大师泡芙”系列,世界跳水冠军郭晶晶、演员董洁、吴千语、兰西雅现身秀场演绎新品,有效提升品牌声量;10月20日公司官宣著名英国设计师Kim Jones(前LV集团旗下Dior男装艺术总监)出任新创设的AREAL高级都市线创意总监,进一步巩固品牌时尚审美调性,提升国际影响力。2)渠道运营方面,公司预计10月底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开登峰概念店,门店在空间、视觉、场景设计方面显著区别于常规店铺,提高消费者体验感,更好满足高质量客群需求。在登峰店外,波司登品牌门店还按层级划分为中高端、主流、大众店型,差异化运营有助提升渠道效率。3)销售方面,我们预计FY26H1主品牌经销渠道终端流水大幅增长,有效降解库存,以更好实现下半财年轻装上阵。
FY2025公司经营韧性凸显,波司登主品牌收入双位数增长。FY25(2024/4/1-2025/3/31)营收259.0亿元/yoy+11.6%,归母净利35.1亿元/yoy+14.3%,在暖冬环境下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体现经营韧性。分业务来看,1)品牌羽绒服:FY25收入216.7亿元/yoy+11.0%/占比83.7%,其中波司登/雪中飞/冰洁收入分别同比+10.1%/+9.2%/-12.9%,批发/自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24.3%/+5.2%。截至FY25末常规零售网点净增加253家至3,470家。2)贴牌加工:FY25收入33.7亿元/yoy+26.4%,受益于关税政策变化预期下订单前置。3)女装:FY25收入6.5亿元/yoy-20.6%,受市场环境低迷影响承压,关闭低效亏损店铺。4) 多元化服装:FY25收入2.1亿元/yoy+2.8%,其中飒美特校服收入1.9亿元/yoy+3.0%。
FY2025精细化运营助力盈利水平稳中有升。1) 毛利率:FY25同比-2.3pct至57.3%,主要因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批发渠道和贴牌加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新品类(如防晒服)毛利率低于羽绒服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所致,我们预计FY26毛利率有望改善。2) 费用率:FY25分销/行政开支费用率分别为32.9%/6.4%,同比-1.8/-0.1pct,运营效率提升,费用管控成效显著。3) 净利润率:FY25归母净利率为13.6%,同比提升0.3pct。4) 存货:截至FY25末存货周转天数为118天,同比微增3天,在暖冬环境下仍保持高质量稳健管理。5)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82亿元,财务状况健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FY2026公司有望延续稳健增长趋势,叠加冷冬催化及春节前旺季时间延长,看好公司旺季销售表现。我们预计FY26-2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3.9/49.0亿元,分别同比+12.1%/11.6%/11.5%,对应PE分别为13/12/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疲软影响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汤军、赵艺原)
广电计量(002967)
2025年三季报点评
Q3归母净利润同比+30%超预期
继续受益战略新兴板块景气上行
投资要点
Q3营收同比+15%,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板块引领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27%,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2%。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30%,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36%。公司Q3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受益于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景气度较高,以及公司主动聚焦、拓展市场。公司Q3归母净利润增速超预期、且增幅超过营收,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摊薄费用。
毛利率环比上行,费控能力稳中有升
2025单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7.7%,同比下降1.2pct,环比提升1.0pct;销售净利率15.5%,同比提升2.0pct。毛利率同比下降,我们判断主要系特殊行业确收节奏错配,以及食品/环保/EHS业务收缩的短期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中长期向好。单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30.6%,同比下降3.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2%/6.4%/11.0%/1.0%,同比分别变动-2.1/-0.5/-1.1/+0.1pct,产能利用率提升,费用率下降明显。
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投向航空装备、AI芯片、卫星互联网等测试平台,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2025年7月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不超过13亿元,其中,(1)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拟投资3.4亿元,服务于航空装备产业与低空经济,借助江苏、上海等华东区域成熟市场夯实检验检测认证能力,(2)AI芯片测试平台:拟投资2.9亿元,增强AI检测领域的试验能力和设备能力,对传统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形成补充,(3)卫星互联网项目:拟投资3.4亿元,提升卫星互联网设备检测和认证的能力。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发展可期。公司定增均投向高成长、战略性下游,保障中长期高质量持续增长,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战略性新兴行业景气度较高,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上调至4.2/5.0/5.9亿元(原值为4.0/4.5/5.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28/24/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定增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分析师 周尔双、韦译捷)
乖宝宠物(301498)
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关税影响外销代工,自有品牌持续高增
投资要点
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业绩:2025Q1-Q3公司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29.0%,实现归母净利5.1亿元,同比+9.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4.9亿元,同比+11.3%。单拆2025Q3,公司实现营收15.2亿元,同比+21.9%,实现归母净利1.3亿元,同比-16.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1.3亿元,同比-17.7%。
25Q3毛利率同比+1.1pct,销售费用投放加大:①毛利率:2025Q1-Q3为42.8%,同比+0.8pct;2025Q3毛利率为42.9%,同比+1.1pct。②期间费用率:2025Q1-Q3为28.8%,同比+2.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8%/5.7%/1.5%,同比分别+2.9pct/-0.1pct/-0.2pct;2025Q3期间费用率为31.1%,同比+5.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23.3%/6.3%/1.4%,同比分别+4.6pct/+0.6pct/-0.3pct。③销售净利率:25Q1-Q3为10.8%,同比-2.0pct;2025Q3销售净利率为8.9%,同比-4.2pct。
新品持续创新性高端化升级,品牌力持续破圈:2024年麦富迪品牌市占率达6.2%,居国产宠物品牌之首,品牌持续打造高端线barf霸弗等大单品,推动品牌高端化升级。2025年8月麦富迪品牌荣膺欧睿“中国宠物食品第一品牌”权威认证,品牌力进一步破圈。弗列加特完成品牌 2.0 升级,创新推出新品 0 压乳鲜系列。同时公司推出的高端犬粮品牌汪臻醇,有望成为高端狗主粮业绩新增长点。双十一大促前两周(10.9-10.22),麦富迪/弗列加特品牌销售分别位居抖音宠物品牌榜单Top1/Top2,销售表现亮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宠物食品领军企业,在宠物食品赛道国产品牌崛起背景下,公司品牌力、产品力、研发力、渠道力α优势显著,自主品牌高端化升级+新兴电商加速拓展。考虑到公司海外代工业务受关税等因素影响,我们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7.5/9.8/12.3亿元至7.0/8.8/10.7亿元,分别同比+12.5%/+25.2%/+21.8%,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9/39/3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分析师 吴劲草、苏铖、张家璇、郗越、李茵琦)
承德露露(000848)
追进度Q3收入好于预期
推新仍在途中
事件: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1-9月实现营收19.55亿元,同比下降9.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滑8.47%,均较上半年收窄。2025Q3实现营收5.72亿元,同比增长8.91%,好于预期;Q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微降0.28%。
小年开局,追进度Q3营收表现好于预期。公司销售淡旺季明显,2025年春节早,Q1开局即承压,叠加今年整体消费疲弱态势延续,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5.30%。2024年为股权激励考核首年,指标完成较好并实现解锁,2025年股权激励考核第2年,虽然上半年进度不及预期,但Q3仍按计划推进,赶进度使得Q3相对旺季营收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从产品角度,公司主力产品杏仁露贡献为主,新品仍在培育,Q3有一定贡献,但尚未显著放量。
成本红利延续,新品推广致费用投入加大,Q3利润率回落。Q3综合毛利率44.73%,同比上升4.05pct.,主要系成本红利贡献,公司前期采购低价苦杏仁储备仍在使用,苦杏仁当前市价仍处低位,另主要包材马口铁价格亦低位。Q3销售费用8,452万元,同比增长61.74%,主要因推新品养生水系列所投放广告和渠道费用增长所致,2025年Q2公司开始招商推广养生水系列,并投放各类广告,预算较高并逐季执行,Q3单季销售费用率14.78%(+4.83pct.),是Q3归母净利润率同比下降2.02pct至21.90%的主因。Q3管理费用率同比持平。
现金流保持高质量,回购进入关键期,预期执行。公司Q3销售商品收到现金6.51亿元,同比增长9.17%,收现比为1.14;Q3末账面货币资金余额35.05亿元,环比同比均显著增长,其中部分为借款(Q3末长期借款余额为4.21亿元,大部分为低息回购专项借款)。公司上半年支付2024年度分红3.15亿元,较2023年度分红回落,原因公司2024年Q4推出大额回购计划,预期2025年内现金分红与回购(拟)合计金额高。公司账面现金充裕,分红保障高,持续分红意愿强,红利股成色足;本次回购截止日期在2025年11月中,我们认为公司大额回购(按下限计算,约有2700万股)进入关键期,预期能执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半年度表现,以及小年现实,2026年春节较晚,Q4销售仍然偏谨慎,我们基本维持较为审慎的全年营收及盈利预测。2025年推新坚决,费用投放较高,部分抵消成本下降红利。对2026年重回大年(春节充分受益)乐观。我们预计2025/2026年公司营收为29.86/32.58亿元(前值29.21/32.36亿元),归母净利润6.28/6.92亿元(前值6.04/6.6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4.8x/13.4x,基于强回购支撑和年末大年的切换,仍维持评级“买入”。
风险提示:宏观承压消费提振不及预期,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折旧摊销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
(分析师 苏铖、郭晓东)
热景生物(688068)
创新布局心脑血管领域
看好SGC001的FIC及BIC潜力
投资要点
SGC001为心梗治疗领域FIC,全球重磅大单品潜力。杜吉普单抗(SGC001)已获中美IND批件,并于25M3获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认证,有潜力成为全球首款心肌梗死(AMI)治疗抗体药物。且临床前疗效理想,在全梗恒河猴模型中,SGC001分别低、中、高剂量下单次静脉给药可显著增加心梗恒河猴的心脏血流供应,并减轻心肌组织病变程度,其中降低心肌梗死体积均值分别减少23%、43%、53%,改善心功能射血分数分别提升了55%、141%、175%,具有优良的成药特性。临床Ib期临床已完成,有望近期披露主要数据,有出海BD潜力。
积极布局创新管线,多家子公司打开创新成长新空间。公司在肿瘤、神经、心血管领域均有靶点发现和管线产出。子公司尧景基因和舜景医药除心血管领域重磅分子SGC001外,还有肝外靶向小核酸平台和肿瘤领域靶向Tregs细胞的双抗药物SGT003。参股公司智源生物在神经系统领域拥有靶向Aβ蛋白的单抗药物AA001。公司创新抗体产品均使用独家发现的最新靶点,和市场上其余产品形成差异化,在同赛道药物中规避了机制同质化的竞争。
IVD业务贡献基本盘,产品布局全面,前沿技术平台领先。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一方面继续扩展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等原有技术开发;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基于国际领先糖捕获技术的“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癌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技术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进一步拓宽体外诊断领域的核心战略布局;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平台、糖捕获技术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平台、上转发光技术平台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拥有多项前沿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开发了一系列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可应用于全场景的免疫诊断。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收入5.42/5.97/6.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14/0.16亿元。主业IVD、创新药及小核酸平台合计有望贡献480亿市值。考虑公司主业IVD业务贡献基本盘,参股公司创新药管线持续推进,核心产品SGC001为AMI领域FIC,逐步转型创新,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张翀翯、苏丰)
古茗(01364.HK)
潜心深耕,积厚成器
投资要点
大众现制茶饮龙头,谋深思远积厚成器。古茗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价茶饮品牌,与品牌口号“每天一杯喝不腻”相一致,公司通过提供持续更新的新鲜美味、出品高质、价格亲民的产品组合,以吸引并留存国内广大消费者。通过独特的地域加密策略,公司门店数量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以及乡镇区域已达到领先水准,并构建起业内最大的冷链仓储及物流设施系统。基于庞大的终端门店网络,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商品和设备销售,即通过自有供应链向门店出售制作饮品所需的物料及设备。
“新鲜高质”定调产品逻辑,全流程扶持强化门店管理。中价茶饮赛道,古茗以“新鲜美味、出品一致、价格亲民”为经营主张,前端在保证高频产品推新和爆品跟进的同时,以更优异质价比和更稳定品控驱动消费者的更多复购;后端则以鲜果规模化采购、自建冷链车队强化成本管控及品质保障,从而支撑开店加密及区域扩张。市场前端,古茗将高线市场经过消费者检验的主流单品,以高质价比形式复制到下沉市场,产品销售潜力能见度高;同时通过加盟商在店、数字化运营等手段,对门店出品实现有力管控。供应链后端,公司通过搭建业内最大规模的冷链运输网络,以提升古茗出品更新鲜、更高质、更多元的产品力上限,并通过地域加密策略强化供应链规模优势。不同于平价赛道更简洁的普适款大单品+工业化成本致胜逻辑,中价茶饮赛道的SKU更丰富也更短保,对运营效率及门店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古茗基于前瞻规划,在门店选址、冷链配送、鲜果品控等方面积累的系统性运营优势正在持续显现。
现制茶饮风起云涌,中价赛道乘风踏浪。未来看好中价茶饮细分赛道龙头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源于:1)我们看好“十五五”期间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跨越5000亿元,扩容CAGR近15%。2)对标咖啡及平价茶饮赛道,中价茶饮份额整合空间较大,古茗市占率提升空间可期。3)消费者复购率决定份额胜负手。中价茶饮内部对比来看,在现制茶饮需求风口减弱背景下,新进品牌快速崛起实现份额赶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古茗凭借更为扎实的供应链建设及门店运营管理,以更高的品质认同形成更强的复购表现,开店稳扎稳打,品牌势能稳中有进,未来门店数量有望达到3.5~4.0万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古茗作为大众现制茶饮龙头,高质价比及稳定品控不断夯实销售势能,运营效率和门店布局所积累的系统性优势持续显现,份额提升路径清晰。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经调整归母净利为21.9、25.0、28.8亿元,同比+44%、+14%、+15%,对应PE为24、21、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增长不足,门店扩张不及预期,品牌价值和形象受损。
(分析师 苏铖、吴劲草、孙瑜、石旖瑄)
杭叉集团(603298)
2025年三季报点评
Q3归母净利润同比+13%
智慧物流+具身智能布局提速
投资要点
Q3营业收入同比+11%,业绩增速稳健
2025年前三季度杭叉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1%;单Q3实现营业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13%。7月杭叉集团的子公司杭叉智能以增资控股形式,收购国自机器人99%股权,因此Q3国自机器人并表,并对前期合并报表追溯调整。公司Q3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剔除三类车,Q3叉车行业销量约14万台,同比增长12.5%,公司营业总收入与行业大车销量增速基本一致;利润增速高于营收,主要受益于(1)海外和电车占比提升,毛利率提升,(2)联营企业经营稳健,投资收益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约18%。
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用率维持稳定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23.5%,同比提升0.5pct,销售净利率13.0%,同比提升0.2pct,继续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率的海外业务、锂电叉车占比提升。公司期间费用率维持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11.5%,同比提升0.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4%/2.5%/4.8%/-0.1%,同比分别变动+0.4/+0.1/-0.3/0.0pct。展望后续,公司业务结构优化逻辑可持续,盈利中枢有望维持稳中有升趋势。
智能化转型提速,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把握下游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机遇,于国内和海外均加快对智慧物流和系统集成业务的布局,近期包括(1)2024年12月投资设立杭叉美国智能物流有限公司,(2)2025年7月收购集团控股公司,国内移动机器人龙头国自机器人,与其在仓储物流智能化领域强强联合,(3)首款人形机器人“X1”系列拟于2025年10月29日在上海亚洲物流展首发,该轮式物流人形机器人可完成料箱搬运、堆垛等作业,可实现柔性替代和人机协作,加快物流领域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AI+机器人发展背景下,制造业、物流业智能化转型为大趋势。叉车企业布局智能物流与系统集成、相关具身智能设备,在生产、研发和渠道方面优势显著,杭叉集团作为龙头将率先脱颖而出,该板块将成为整机、零部件销售后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24/2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16/15/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分析师 周尔双、韦译捷)
同花顺(300033)
2025年三季报点评
市场活跃推动业绩高增
核心业务持续向好
事件: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40%至32.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85%至12.1亿元。2025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57%至14.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44%至7.0亿元。
投资要点
市场持续活跃,核心业务明显受益:据Wind,2025前三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107%至1.65万亿元,2025Q3单季度同比+211%至2.11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到三季度,行业层面来看,资本市场活跃度持续,投资者信心修复,带动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增强;公司层面来看,公司在AI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与用户体验,①带动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较快增长。②公司网站与APP用户活跃度提升,基金、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以及生活消费、科技等非金融客户都加大了在平台上的广告投放和品牌推广投入,带动公司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收入增长。
收入端仍有上涨空间:①我们预测部分业务收入还未计入表内,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同比+113%至25.19亿元(为历史最高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235%至22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78%至45亿元。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同比+16%至19.3亿元,主要是营销力度加大,销售费用增加所引致的,我们预计公司营总业收入将进一步增加。
整体成本小幅上行,费用率均下行:2025年前三季度,①营业成本同比+7%至3.57亿元;②研发费用同比-2%至8.63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30pct至26.5%;③销售费用同比+33%至5.30亿元,销售费用率同比-4pct至16.3%,主要系公司加大销售推广力度,销售人员薪酬及广告宣传费增加所致;④管理费用同比+15%至2.01亿元,管理费用率同比-18pct至6.2%。
构建AI+金融全新生态,巩固金融科技领先地位:①国金证券和同花顺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建AI赋能的财富服务生态。双方将整合服务经验和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共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②同花顺同广发证券达成合作,创建核心产品“易小淘Plus”,具备多领域核心优势,致力于成为投资者的全能金融顾问。③同花顺助力国泰海通打造行业首个新一代AI APP:力求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使复杂投资决策一问即得。④同花顺同长城证券达成战略合作,围绕“科技赋能财富管理新生态”的共同愿景,推进投资者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实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持续向好,各项业务收入增长,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4/43亿元,分别同比+41%/+32%/+26%,对应PE分别为73/56/4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发展不及预期,AI技术及应用发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孙婷、张良卫、武欣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