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护航“三秋”生产,守护粮食安全

2025-10-24 19:29

转自:新华财经

秋收争朝夕,农时贵如金。当前,“三秋”生产已进入攻坚冲刺关键期,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山东中行”)抢抓秋收农时关键节点,加强涉粮企业信贷支持,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储备、贸易流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着力保障粮食安全领域信贷资金需求。

专项贷款助力秋粮“颗粒归仓”

在德州武城县众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多台大型烘干设备运转轰鸣,企业负责人耿兆江正带着职工们抢收农作物。“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秋粮一旦受潮极容易产生霉变。有了这些烘干设备,就可以大大降低粮食的损耗率。”

近期持续的阴雨天气给齐鲁大地的“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随着粮食烘干量日益增多,企业原有烘干设施已无法满足日常运营需求,急需一笔资金补充大型烘干设备。获悉企业需求后,德州中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考察,为企业制定专项信贷服务方案,短时间内便发放600万元专项贷款,填补了企业采购资金缺口。有了金融力量的支持,企业烘干设备运转效率大幅提升,日烘干量达一千多吨,仓储能力由原来的八千吨增加到一万七千吨,可有效解决附近一万多亩地的秋粮储存问题,切实为种粮农户挽回经济损失,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特色产品破解收储“融资难”

“粮食收购利润薄,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们每天要收购几十万斤水稻和玉米,得预备30到50万元的现钱。”在秋粮收购旺季,资金需求量大且投放集中,许多粮食收储商户缺乏足额抵押物,融资渠道受限。

针对这一痛点,菏泽中行深入田间地头,主动了解粮食收储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在调研中发现,王先生是当地有名的粮食“产销加工”带头人,在种植、收购、加工各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周转不及时就会错失商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菏泽中行精准推荐了“粮食收储贷”普惠金融服务方案,及时为王先生提供了100万元信贷支持。

聊城曹县天成粮食购销站的闫老板也是“粮食收储贷”的受益者之一。站在粮仓前,闫老板眉头紧锁:“我手里周转资金有限,农户又急需现金结算,眼看着这么好的玉米不能及时收购,真是急人。”面对上门走访的聊城中行客户经理,闫老板道出了困扰。

了解到闫老板的困境后,聊城中行迅速行动,充分做好现场调查、资料采集等工作,并同步启动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就向闫老板发放了100万元“粮食收储贷”,帮助其备足秋粮收购资金。

“现在好了,有了充足的现金,可以放心大胆地收购了!”闫老板表示,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周边农户的利益,让大家种的粮食都能卖个好价钱,真正做到了“粮出手、钱到手”。

除了特色普惠产品,高效的服务流程也是山东中行助力粮食收储的重要保障。该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办贷流程,确保在秋粮收购高峰期能够及时为企业发放贷款,真正实现“钱等粮”。

截至9月末,山东中行粮食收购贷款余额7.47亿元。随着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粮食收储环节的难点痛点被有效破解,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更加稳固。

专属服务让稳产保供“不断链”

立足“三农”服务,山东中行深挖农业产业链发展机遇,持续加大普惠涉农领域的产品研发。依托当地某农业服务核心企业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丰富的粮食种植经验,山东中行为其下游产业链上的优质农户制定了专属授信服务方案,将金融服务精准滴灌至粮食生产一线。

种粮大户安先生的融资经历,正是这一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作为当地承包千亩土地的种植大户,每年秋季是他筹备冬小麦种子、底肥的关键采购期。玉米收获后,部分粮食还在仓库等待高价出售,资金回笼滞后,导致秋种和农资采购出现缺口。济宁中行根据该核心企业为安先生出具的种植规模、过往收成及粮食储备证明,制定了专属信贷方案,为安先生发放了100万元信用贷款,及时填补了农资采购的资金缺口,确保了秋种工作按时推进。拿到资金的安先生感慨道:“有了这笔贷款,来年的好收成有盼头了!”

截至9月末,该方案项下共为84个农户投放普惠贷款3200万元,有效保障了粮食稳产保供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这些信贷资金精准用于土地承包、农资采购、农机升级等关键环节,让种粮大户的生产底气更足、发展信心更强。

下一步,山东中行将持续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让更多金融活水浸润田间地头,以金融力量护航粮食安全,以扎实行动守护大国粮仓,助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张亚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