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4 11:04
2025年10月24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盘中一度冲高涨近3%,截至10:43,该基金盘中换手12.82%,成交4546.43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截至10月23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近1周累计上涨5.45%,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10月23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最新规模达3.50亿元,最新份额达2.47亿份,均创近1月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最新资金净流入7139.50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348.38万元。
ETF所踪的标的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上涨1.73%,成分股北京君正上涨6.68%,航宇微上涨4.91%,长芯博创上涨4.84%,中际旭创,太辰光等个股跟涨。
创业板人工智能(970070.CNI)紧扣AI工程化与产业化方向,所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重点覆盖“光模块+算力芯片+边缘计算+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环节,区别于偏重算法模型的科创类指数,更加注重落地能力与应用场景的拓展。
成分股方面,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协创数据、软通动力、全志科技、深信服、北京君正、中科创达、景嘉微,聚焦国内AI产业源头创新与应用落地。
2025年10月下旬,随着新五年规划(“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进入关键阶段,“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被置于突出战略位置,而全球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正与国内政策导向形成共振,为科技与算力产业链带来双重发展动能。
政策层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 “十五五”期间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政策支持下的“算力国家队”加速崛起,三大运营商已建成覆盖全国的“通、智、超、量”四算融合网络,智算规模合计超88EFLOPS,可调度算力资源占全国六分之一,为技术输出与产能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端,海外算力需求正迎来指数级增长。伴随全球AI市场以40%-55%的年增速扩张,超70%的出海AI企业将逾10%的研发投入用于算力采购,推理需求年增超七成,但全球算力布局不足、跨区域时延高等问题成为行业普遍痛点,这一需求缺口为国内企业创造了机遇。
浙商证券认为,人工智能引发的“创造性破坏”不仅重塑经济结构,也可能对就业体系和社会稳定带来深远影响。历史上科技进步曾引发卢德运动,而本轮AI革命对劳动力的替代可能更为广泛。为应对这一变革,我国或可通过加速培育人工智能作为第四产业、发挥国企在就业托底中的作用、推动财政体系从地产依赖向股权财政转型,并在物质财富充分积累后探索按需分配的生产关系新模式,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平稳过渡。
相关产品: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242.SZ),场外联接基金(A类:025652;C类:02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