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主线行情“造神”!公募半年考:指数军团霸榜,黑马基金经理业绩狂飙86%

2025-10-23 18:07

来源:市值风云

行业主线行情历来是“造神”利器。

作者 | RAYYYY

编辑 | 小白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在政策与基本面博弈中呈现震荡格局,公募基金行业则交出了一份颇具看点的半年度成绩单。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全市场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经理均被指数型产品掌舵人占据,华泰柏瑞基金柳军以4120.1亿元的庞大规模稳坐头把交椅,截至9月底,柳军现任基金总规模高达4669.8亿元,增长明显。

而在业绩上,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成为最大黑马,其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以86.48%的收益率夺冠,大幅跑赢市场,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更是高达159%。

指数军团占据半壁江山,沪深300ETF规模最大

01 规模居前基金经理多数手握指数基金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争夺战呈现新格局。Choice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经理名单中,沪深300ETF管理者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华泰柏瑞基金柳军以“断层式领先”优势稳坐管理规模榜首,截至7月1日,其管理的沪深300ETF(510300.SH)规模高达3738.6亿元,近一年业绩涨幅为46.4%。

该产品成立于2012年5月4日,作为布局较早的沪深300ETF产品,凭借发行早、期权锚定ETF等优势,构建了深厚的市场壁垒。

(来源:市值风云APP)

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8月,沪深300ETF规模破1000亿元;2024年9月破3000亿元大关;仅一个月后规模站上4000亿元。

(来源:Choice数据)

突破4000亿元大关后,该沪深300ETF似乎陷入瓶颈。尽管2025开年以来一度规模猛进,但6月末该基金规模不增反减,回落至3700亿元出头,目前又缓慢爬升再超4100亿元。

总的来看,该沪深300ETF场内流通份额自今年五月以来便开始持续下滑,流通规模的增长主因是该ETF的净值不断攀升所致。

该ETF今年五月以来涨幅高达22.3%,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市场资金行为正在经历明显的换手,此前埋伏的资金已逐渐获利离场,新进场的资金没有通过ETF,而是直接买入个股,从而导致指数拉升。

亚军余海燕管理的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SH)最新规模高达2998.3亿元,季军庞亚平同样凭借与余海燕共同管理的该产品跻身前三。

(来源:Choice数据)

此外,管理规模排第四的赵宗庭管理的沪深300ETF华夏(510330.SH)最新规模达2224.5亿元,排名第六的刘珈吟管理的沪深300ETF(159919.SZ)规模也达到1943.9亿元。

02 行业龙头和高股息策略或成沪深300ETF规模增长新引擎

整理并对比了以上沪深300ETF的近6月、近一年以及近三年收益后我们可以发现,单从业绩表现来看,这些大规模指数基金虽然掌舵人不同,但产品涨跌幅情况相差不大,近一年业绩涨幅均在46%~47%之间。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这种业绩表现的高度一致性体现了指数基金的特性——跟踪标的指数,减少主动管理带来的偏离度。

沪深300指数作为衡量中国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选择。该指数涵盖了沪深两市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强的300只股票,代表了中国经济各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因此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较为可靠的市场风向标。

目前沪深3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紫金矿业兴业银行东方财富美的集团新易盛长江电力,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超20%,前二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超30%。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银行、非银金融等高股息标的为其主要权重板块,相关成分股分红行为的积极推进,有望带动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水平的进一步抬升。

而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的权重有所提高,使投资者能够分享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来源:Choice数据)

黑马基金经理脱颖而出,医药赛道表现抢眼

01 排行出炉,上半年收益居前基金经理近期收益表现继续亮眼!

主动管理型基金方面,一批新生代基金经理上半年表现亮眼。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成为最大“黑马”,其管理的基金上半年涨幅达47.9%。

永赢基金张璐紧随其后,上半年收益率达33.88%;富国基金田希蒙位列第三,上半年涨幅为25.18%。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收益居前的基金经理近三月业绩表现同样不菲,除万琼之外均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17.5%)。

Choice数据显示,以上基金经理近三月平均收益为29.5%,收益最高的是摩根基金的杜猛,近三月收益高达62.4%。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医药投资领域的资深基金经理,尽管此前因经历医药股下行周期而遭遇压力,今年上半年葛兰收益为14.9%且近三月业绩为27.2%,交出了一份表现尚可的“成绩单”。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OF)规模高达308亿元,上半年收益为8.30%,今年以来收益为29.1%,在超百亿规模的基金中表现相对突出。

观察其一季报,中欧医疗健康的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了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等创新药、CRO、医疗服务及品牌中药等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来源:Choice数据)

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006228.OF)的表现,该基金上半年回报达32.3%,今年以来收益为70.5%,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强劲反弹。

Choice数据显示,年初低位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HI)涨幅超90%,远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来源:Choice数据)

02 汇添富张韡旗下产品大赚86%

除了葛兰以外,上半年收益排名第一的百亿基金经理张韡也是创新药暴涨背景下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市值风云APP显示,具体来看,张韡旗下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017873.OF)以上半年86.5%的收益率,登顶全市场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榜,今年以来收益更是高达159%。

(来源:市值风云APP)

张韡2021年3月份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年限为4年,先后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

1988年出生的张韡尽管年轻,却是汇添富近年来收益率突出的基金经理之一。

截至2025年9月中旬,张韡旗下四只基金近半年平均收益为57%,近一年收益为79.9%。

(来源:Choice数据,市值风云APP制表)

最近,张韡认为中国创新药行业自2023年起迎来基本面拐点,2025年产业趋势加速兑现。

核心逻辑包括:全产业链优势(临床资源、工程师红利、配套能力)形成全球竞争力;中国药企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从2023年0.8%到2025年近5%);创始人治理能力与技术预判力是药企成败关键。

她强调创新药定价需基于3~5年远期盈利预判,当前行情仍处于上半场,未来将呈现高度阿尔法特性,选股能力将决定超额收益。

03 张璐短期业绩爆发藏偶然性

相比于受益于医药赛道的葛兰和张韡以外,上半年收益亚军张璐则是更有戏剧性。

2025年一季度,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018124.OF)以52.3%的业绩,张璐一战成名,基金规模(合并值)从2024Q4的16.9亿,暴增至157.8亿。

(来源:Choice数据)

从平平无奇到晋升为炙手可热的百亿顶流,张璐仅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张璐管理的永赢卓越臻选股票发起A却因基金资产净值持续低于2亿元,在6月15日公告清盘;7月2日,发布清算公告。

(来源:Choice数据)

一边被爆买,一边却暗淡清盘,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在同一个基金经理身上,却在张璐身上发生了。

通过张璐的职业生涯我们可以发现,张璐一开始在华泰证券的华泰紫金智能量化股票发起A担任基金经理,该基金属于量化基金。

(来源:Choice数据)

而跳到永赢基金后,张璐不再管理熟悉的量化产品,而是被安排到主动型行业主题基金。

2022年四季报显示,张璐偏好已经处于暴跌进程中的锂电池龙头股,比如宁德时代、天齐锂业德方纳米比亚迪亿纬锂能等,这些锂电池龙头在2022年至2023年损失惨重。

(来源:Choice数据)

在此过程中张璐似乎没法有效应对暴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张璐亏损近25%,最大回撤为31.6%,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业绩低迷后,张璐似乎迎来了转机,但这并非因为他重仓的新能源领域有所起色,而是因为他将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的投资重点全面押注于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来源:Choice数据)

这一次他赌赢了。Choice数据显示,2025年初,张璐终于扭亏为盈,并在短短9个月跑出了200%的涨幅。

(来源:Choice数据)

不过仔细拆解张璐近期的成功业绩,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偶然性和路径依赖。

以张璐的成名基金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为例,该基金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近两年最差连续6月回报为-33.2%。

这意味着,在这半年时间内,该基金给投资人带来的是持续的亏损体验。

(来源:Choice数据)

该基金后期业绩爆发的原因是张璐梭哈到人形机器人赛道上,也乘上了春晚带火人形机器人的东风,与其说他对机器人行业有深刻的理解,不如说他的运气成分更大一些。

风云君之所以重点提他,并不是质疑他的专业能力,而是提醒读者不要过分迷恋收益排名榜单,此外,基金公司的布局也起到关键因素。

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起至今,永赢基金在业内共推出10只智选基金分别布局不同赛道,其中张璐旗下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主要押注人形机器人板块,这样无论科技股的风口转向哪里,永赢基金都会有一只基金迎来业绩起飞。

我们已经提过,该基金给持有人的体验并不好,此外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尽管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高达46.28%,但净利润为-1.4亿元,加权平均净利润率为-6.1%。

(来源:Choice数据)

以上情况说明尽管该基金外表业绩诱人,但对于大多数持有人来说只是空中楼阁,并不能实质性将利润揣进口袋中,因此投资者要仔细甄别,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迷信短期业绩爆发表现。

不过从总体看来,无论是葛兰的回暖,张韡借创新药东风脱颖而出,还是张璐在制造业赛道上的“押注成功”,都说明在结构性行情中,深度研究、坚定布局仍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但投资者也应清醒认识到,短期业绩爆发往往带有一定的市场随机性,投资者更应关注基金经理投资框架的稳定性和能力的可持续性,避免盲目追逐热点,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免责声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文章)是以市场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