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钲资本牵头,正在洽谈一笔私有化交易

2025-10-23 08:52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100亿,“港股快运第一股”,可能要卖了。

大钲资本又要出手了。

近日,安能物流发布公告称,其确认已收到有条件的私有化建议,买方团成员包括大钲资本、淡马锡、淡明资本。目前该交易尚处于谈判阶段。

安能物流上市仅4年,曾被誉为“港股快运第一股”。若交易最终达成,安能物流可能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市值超100亿

最大的机构股东牵头买方团

安能物流的公告显示,这份私有化建议最初于2025年9月17日以“指示性收购建议”的形式提交给公司董事会。

据了解,买方团成员之一的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是安能物流的现有股东。截至公告日,其通过旗下实体持有公司约24.32%的股份,是公司最大的机构股东。

另外两家买方——淡马锡(Temasek Holdings)和淡明资本(True Light Capital),目前则并未持有安能物流的任何股份。

这份“有条件”建议,意味着交易并非板上钉钉。安能物流在公告中反复强调,董事会正在审阅该建议,但谈判仍处于初步阶段,最终是否会发出正式要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不过,大钲资本作为现有大股东的牵头作用,以及淡马锡等重量级新玩家的入局,让市场纷纷关注。

截至2025年10月22日收盘,安能物流最新市值超过112亿港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

从飞行员独立创业

到“安能铁三角”

安能物流的故事,是中国零担快运行业在过去十年间野蛮生长、资本化运作并最终走向整合的一个缩影。

安能物流的前身可追溯至2010年,由秦兴华在上海创立。秦兴华早年是广西机场集团的一名飞行员,后辞职下海,投身物流行业。

公司成立初期,他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是满足于做一家区域性的小公司,还是拥抱资本,向全国扩张?

此时,他邀请到了在零担快运巨头天地华宇担任运营副总裁的王拥军加入。为了表达诚意,秦兴华甚至将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王拥军,自己则担任总裁,主管战略与业务。

此后,曾在百世物流任职的祝建辉也受邀加入,担任首席运营官。至此,由秦兴华、王拥军、祝建辉组成的“铁三角”正式形成。他们分工明确且紧密配合,3人分别负责战略、运营和执行。安能物流很快便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2年,安能物流打破当时零担物流行业普遍采用的直营模式,首创“中心直营+网点加盟”的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通过轻资产扩张迅速做大规模。

这一模式创新,使得安能物流在2013年还是行业“小透明”的情况下,到2017年已跃升为中国零担市场仅次于德邦股份的第二大巨头。

“港股快运第一股”

众多VC/PE投了9轮

安能物流的崛起,离不开背后强大的资本推手。根据公开资料,自2013年A轮融资起,安能物流共完成了9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异常豪华,基本当时国内外数的上名字的VC/PE机构都能在安能的股东名单上,看到身影。

其中不乏,红杉中国、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高盛(Goldman Sachs)、鼎晖投资(CDH)、中国平安、伊利集团、CPE源峰、华盖资本、嘉实投资……以及本次私有化交易的主导者大钲资本在内的众多知名VC/PE机构。

尤其大钲资本,它虽然不是最早的投资方,但是其通过多轮投资加码入股,不断支持安能物流网络扩张与数字化升级,逐步成为了最大的机构股东。

在资本的加持下,2021年11月11日,安能物流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IPO,成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纯零担快运公司,也被誉为“港股快运第一股”。IPO当日,安能物流总市值约156.7亿港元。

买方财团解析:

大钲资本、淡马锡、淡明资本

此次私有化交易,买方团的3家机构虽然风格迥异,但背景和实力都不容小觑。

先看大钲资本(Centurium Capital),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是一家经验丰富的“操盘手”。

资料显示,大钲资本由黎辉于2017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市场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百亿美元。

黎辉本人拥有耶鲁商学院MBA学位,职业生涯始于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后曾担任华平投资中国区总裁,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界的元老级人物。

提到大钲资本,最为人熟知的投资案例莫过于瑞幸咖啡。从瑞幸创立初期的A、B轮融资,到其赴美IPO,再到因财务造假陷入危机后的债务重组与控制权争夺,大钲资本始终是核心参与方。

而且此后,大钲资本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最终成了瑞幸的控股股东,并成功主导了瑞幸“涅槃重生”。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大钲资本,瑞幸这个品牌现在还存不存在,都挺难讲。

此外,大钲资本的投资组合还包括小鹏汽车、泰邦生物、LOHO眼镜等,涵盖消费、医疗、科技等多个领域。

作为安能物流的长期和最大机构股东,大钲此次牵头私有化,也显示出了其对安能物流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以及通过私有化获得公司更大控制权,进而推动其长期战略发展的意图。

再看淡马锡。其实很多创投圈的朋友,对淡马锡并不陌生。

这家成立于1974年的机构,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拥有。其投资组合净值超过2.1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淡马锡的投资理念是“世代投资”,着眼于长期价值创造,其投资组合遍布全球,涵盖金融、科技、消费、交通、物流等多个行业。

在中国市场,淡马锡是布局最广、最活跃的国际投资机构之一,累计投资额超过4200亿元人民币,占其全球投资组合的29%,曾投资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滴滴、中国铁建、龙湖地产等知名企业。

此次参与安能物流私有化,是淡马锡在全球物流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落子。考虑到其长期价值投资的风格,淡马锡的入局,可能更看重的是中国零担快运市场整合后的长期红利,以及安能物流作为行业龙头的战略地位。

最后看看淡明资本(True Light Capital)。它是从淡马锡分拆出来的“新锐”力量,在资产管理领域还相对年轻。

淡明资本成立于2022年,由前淡马锡高管领衔,其初始资金和部分团队成员均源自淡马锡。尽管独立运营,但其投资策略与淡马锡一脉相承,专注于亚洲市场的长期结构性投资机会。

此次与大钲资本、淡马锡联手,淡明资本的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淡马锡体系对同一投资主题的延伸和强化。通过淡明资本这一更具灵活性的平台,买方财团能够在交易结构和后续资本运作上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