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3 17:06
01
整体回顾
2025年前三季度中企IPO活跃度回升。根据清科控股(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内外上市161家,同比增加25.8%;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1,937.28亿元,同比增加102.4%;其中,第三季度有52家中企IPO,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723.6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3.0%、48.2%。
分市场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A股稳步发展,共有78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13.0%;境外市场大幅回升,共83家中企上市,同比上升40.7%。地域方面,江苏上市企业数量领先,福建融资规模居于首位。行业方面,机械制造业企业数量表现活跃,清洁技术领域融资额位列第一。
2、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IPO融资金额均指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所募集资金总额,不包含超额配售部分金额,敬请注意。
02
市场分布
A股IPO总量及规模提升,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分列数量和融资额首位
上市数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企业78家,同比上升13.0%;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有27家、24家和27家,整体保持平稳。分板块来看,创业板有29家企业上市,数量高于其他板块,同比上升11.5%;上交所主板、北交所均有超10家企业上市,分别为17家、15家,同比分别上升21.4%、7.1%;深交所主板、科创板分别有9家和8家。
首发融资额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A股首发融资额约742.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6.1%;其中,第三季度融资额约372.05亿元,同环比分别上升143.2%、79.0%,主要由华电新能超百亿大额融资推高。分板块来看,上交所主板融资规模领先,共349.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26.1%,包括了前三季度A股IPO融资额最高的3家企业——华电新能(158.01亿)、中策橡胶(40.66亿)、天有为(37.40亿)。创业板融资规模次之,共205.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5.4%。科创板融资规模位列第三,共8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其中半导体设备商屹唐股份、智能影像企业影石创新贡献过半数金额。深交所主板、北交所融资规模则分别为62.82亿元(同比+78.1%)、44.00亿元(+81.2%)。
境外IPO活跃度大幅回升,11家“A+H”企业贡献港股近六成募资额
2025年前三季度共83家中企在境外上市,同比上升40.7%;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1,194.56亿元,同比上升148.1%。美股方面,前三季度共23家中企上市,同比上升27.8%,均在纳斯达克交易所;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52.74亿元,同比上升323.1%,主要得益于霸王茶姬上市,首发融资额约合人民币29.64亿元,占比达56.2%。
港股方面,前三季度共60家中企上市,同比上升53.8%,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有14家、25家、21家;融资规模约合人民币1,141.82亿元,同比上升161.4%。其中,11家“A+H”两地上市企业合计贡献682.95亿元人民币,占比高达59.8%,包括宁德时代(约合人民币285.23亿元)、恒瑞医药(90.85亿元)、海天味业(87.36亿元)、三花智控(74.14亿元)、蓝思科技(43.45亿元)等。此外,虽不包含在本文统计范围内,找钢集团以De-SPAC模式登陆港交所, 是中国境内首家港股De-SPAC企业。
03
地域分布
江苏上市企业数量居于首位,福建收获2家较大额融资案例
上市数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江苏以32家排名第一,浙江和广东次之,分别为29家、25家,三地总数量占全市场比例为53.4%。首发融资额方面,福建以474.09亿元人民币居于首位,主要由宁德时代、华电新能推高;江苏和浙江次之,分别为287.78亿元、274.50亿元,三地总融资规模占比为53.5%。
04
行业分布
机械制造行业上市数量保持领先,清洁技术领域IPO融资表现亮眼
2025年前三季度新上市企业科技属性鲜明。上市数量方面,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汽车、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化工原料及加工五大行业共有101家中企上市,占比超六成。首发融资额方面,清洁技术、机械制造、汽车、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五大行业总融资规模为1,471.24亿元人民币,占比达75.9%。其中,清洁技术位列第一,主要由宁德时代(285.23亿元)、华电新能(158.01亿元)贡献。
05
结语
2025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内外IPO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境内市场方面,随着监管层扎实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A股发行端呈现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上市企业数量及融资额同比分别增加25.8%、102.4%;受理端明显回暖,前三季度新增受理IPO企业超180家,且受益于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海超硅、兆芯集成等多家高研发投入但暂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获受理。境外市场方面,前三季度美股上市中企数量同比上升27.8%,互联网、IT、机械制造企业表现活跃。然而,多数企业仍属于小规模融资,平均融资额仅2.29亿元人民币;在此情况下,纳斯达克继4月关于首发上市流动性要求的重大规则修订生效后,9月再次拟推新规,进一步收紧中企准入门槛的同时,退市程序也在提速,中小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增加,或改为赴港上市。与此同时,得益于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在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程序,前三季度共有11家企业完成“A+H”双重上市,总融资规模近700亿元人民币,推动港股融资规模同比大幅提升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