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3 16:38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转自:中国电力新闻网
破局立新,驭风向海
多项全球首创技术亮相北京国际风能大会
中国能源新闻网记者 邱燕超
金秋十月,北京再掀风电热潮。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CWP2025”)上,全球风电产业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这场汇聚了近千家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的盛会,不仅是一场技术与产品的盛宴,更是一幅中国乃至全球风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从大功率机组到AI深度融合,从深远海开发到全产业链协同,中国风电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度,向世界展示着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
整机竞技:大功率与智能化齐头并进,定义风电未来边界
记者走进CWP2025的展馆,最直观地感受便是“大”与“智”的碰撞。今年,各大整机企业纷纷亮出“压箱底”的创新成果,不仅在机组功率上不断突破极限,更在智能化、场景适应性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勾勒出风电技术未来的清晰轮廓。
金风科技此次发布了一款具有“经理人”思维的交易型风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与传统风机“有风就发电”的被动模式不同,这款风机能够根据电价波动灵活调整发电策略——高电价时多发电以提高收益,低电价时减少发电以“保存实力”。这一创新理念,将风电从单纯依靠风资源的“靠天吃饭”模式,带入主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智慧运营”时代。据悉,该系列风机的设计运行寿命较传统机型延长了5年,全生命周期内发电项目收益率可提升2%~2.5%,为客户在交易场景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
远景能源则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在展会上重磅亮相。该产品将风机、储能系统与AI能源大模型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风机与集中式储能简单叠加的模式,以更低的集成投入实现了更高的协同价值。远景在现场展示的多个应用案例显示,这一创新方案不仅让风机更加智能,也让储能系统发挥出更大潜力,为行业提供了电网友好、智慧交易与极致安全的“一站式”风储解决方案,标志着新能源领域“物理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开启。
在单机容量上,明阳智能无疑成为本届展会的“明星”。其发布的全球首款50兆瓦风电机组,直接将全球最大机组的容量提升近一倍,堪称风电整机领域的“巨无霸”。该机型采用“双机头”设计,由两台25兆瓦主机以“V”型塔架支撑,风轮直径达290米,且为漂浮式基础,适用于水深超过40米的深远海区域,具备强大的抗台风能力。这一突破性产品,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深远海风电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更为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树立了新标杆。
运达股份则以全产业链布局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综合实力。其16-1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凭借精密结构与创新设计,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该机组专为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需求量身打造,样机已实现近一年平稳并网运行,正逐步迈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三一重能推出的行业首款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SI-242系列,同样备受瞩目。该系列机组功率覆盖5.6兆瓦至12.5兆瓦,叶轮直径达242米,能够适应从超低风速(低于4.5米/秒)到高风速(25米/秒)的多种风况,甚至可承受极限风速高达63米/秒,真正实现了全场域精准覆盖,为陆上风电开发提供了更灵活、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东方电气、中国中车、电气风电、中船科技、华锐风电、兴蓝风电等企业也纷纷推出重磅新品,覆盖海陆风电、漂浮式机组、绿电制氢、深远海开发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风电全产业链的创新活力与技术实力。
核心部件突破:全球首发频现,破解行业痛点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记者发现在今年的风能展上,多家企业发布了全球首创或行业领先的核心部件产品,不仅提升了风电系统的整体效能,更破解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禾望电气此次推出的全碳化硅功率柜新品,无疑是风电变流器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作为风电行业首款AllSiC(全碳化硅)产品,该功率柜采用了高可靠性封装技术和全碳化硅器件,功率密度提升38%,开关频率高达6kHz,效率和可靠性均实现倍增。其模块化、轻量化的设计,支持灵活扩展,能够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为风电变流器向更高效、更紧凑、更可靠的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洛轴则展示了其在轴承领域的深厚积累。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主轴承以及适配18兆瓦风电机组的偏航、变桨轴承的亮相,标志着我国在大功率风机轴承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这些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表面无软带淬火技术及专用材料,可满足16-18兆瓦风机的批量使用需求,为大型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盘古智能的液压马达偏航系统成为展会的另一大亮点。该系统以液压马达驱动替代传统电机传动,有效解决了偏航减速机断齿故障,显著提升了运行同步性与使用寿命,同时提供稳定阻尼,优化运行平稳性,降低偏航载荷,特别适用于抗台风机组等复杂工况。此外,其展出的液压油缸偏航系统通过简化结构实现降本增效,为风电偏航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特变电工新能源发布的全新升级TSVG6.0产品,则在电网适应性与可靠性方面实现全面进阶。该产品通过毫秒级旁路能力、精细化热设计和全新一代控制器平台,解决了模块故障停机、高温环境运行以及并网标准兼容等行业难题,为零无功挂网、谐波补偿和宽频振荡抑制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各地区并网测试标准。
中国风电产业正以创新为笔、突破为墨,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宏伟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方案”。本次展会集中展现的技术飞跃与产业协同,标志着中国风电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创新,从技术追随者蜕变为行业引领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风电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为推动全球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