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3 15:56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房文彬】
如何发掘直保再保协同发展的契机和方向,实现协同双赢?近日,在2025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中由中国太保产险主办的滴水湖再保险续转路演上,多位行业嘉宾就提高再保险产品供给与创新能力,深化直保再保合作,加快推进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深入交流。
共同破解新兴领域风险管理密码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和商务部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随着新能源车定价能力的增强,保费充足度的提升,驾驶习惯的改变,行业新能源车的综合成本率将逐步下降。
“在高品质做好国内保险服务的基础之上,我们跟太保产险一样,也开拓了海外新能源车的定价模型和经营模式。同时,我们推动在中国香港和泰国落地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助力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出海。其中,在我们承保的香港地区的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赔付率约为50%,远远好于预期。”于泽说。
近年来,新能源车险面临“三高”痛点。在中国太保产险总经理陈辉看来,行业发展的痛点往往就是突破点。以新能源行业和新能源汽车为例,其迅猛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风险,促进直保公司与再保公司共享全球数据,共同探索开发更加精准的定价方式,探索创新风险整体解决方案。
“直保、再保公司是休戚相关的共同体,是风雨兼程的同行者。直保公司深入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感知风险脉搏;再保公司则以全球网络专业技术和雄厚资本为直保公司的产品服务创新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陈辉说。
中国太保产险副总经理、总精算师陈森介绍,上半年,中国太保产险升级了国际业务部服务中资利益境外业务,由新能源车专属部门支持中资新能源车企出海。
“截至目前,中国太保产险累计为中资海外业务提供超过3万亿元保险保障,承保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个重大项目。”陈森表示。
直保再保联动具有较大蓝海空间
“相比原保险市场规模,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再保保费渗透仅为国际市场的1/3。直再联动具有较大的蓝海空间,是优化行业资本和风险配置、筑牢发展基础的重要机制。”上海保险交易所总经理李峰表示,近年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为升级再保险交易生态提供了可能。登记交易中心可为直保、再保公司及中介机构提供标准的业务规则和配套服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促进价格发现,优化资源配置。
李峰表示,提升保险“走出去”服务能力,需要直再双方合力共为。在分出场景中,境内直保机构通过接入全球再保市场,可以高效利用境外资本,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驾护航。在分入场景中,一方面境内机构可以将自身在大型工程险、新能源车险等领域积累的领先风控技术与定价能力,输出至国际市场,服务于我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网络;另一方面,境内再保公司可以借助境外直保伙伴的成熟网络与市场洞察,识别优质业务,在实战中积累海外项目承保经验。
至于未来应如何推进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陈森建议,一是要以临港新区作为立足点,以再保险登记交易平台为依托,建立多元化风险分散政策创新环境,鼓励风险分散多样性。二是要引导国际再保险市场深入全面了解中国国内保险市场和保险机构目前的国际化战略,呼吁加大承保能力和技术资源投放。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深化合作是我们最确定的选择。”陈辉表示,“随着中国企业走向全球,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发展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要求我们直保公司与全球外贸伙伴要构建起更高层级更广范围的合作生态。中国太保产险期待着依托再保公司和经纪公司遍布全球的网络,丰富的国际保险经验与先进的风险管控技术,来帮助中国直保公司不断提升全球风险管理和服务能力,共同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保驾护航,这将是我们的共同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此外,会议期间主要保险机构、再保险机构、中介机构代表围绕“中国保险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及再保险可提供价值”“直再协同提升气候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新医改背景下商业健康险发展之道”等主题开展圆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