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3 13:49
(来源:科创中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杭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后,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并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出台相关举措、清单,凝心聚力助推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上城区
“六个聚焦六个强化”助力中央创新区建设
上城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出台“六个聚焦六个强化”的工作举措和任务清单,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聚焦规划编制,强化专题调研。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调研,依托“代表视点”、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渠道听取群众呼声,为人代会审查批准规划纲要做好准备。聚焦创新发展,强化立法保障。充分发挥“湖滨晴雨”工作室和闸弄口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促进“开门立法”更多融入民意。听取审议“八五”普法决议实施情况报告,作出“九五”普法决议并推进实施,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精准监督。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生态优化,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视察调研、工作评议等方式开展监督。聚焦主题活动,强化服务引导。全面推进“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主题实践,着眼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三进三为”活动,引导代表主动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推动代表进矛调中心进议事平台,化解矛盾纠纷。聚焦人民民主,强化基层实践。拓展“两个联系”,深化“代表视点”“代表走进”、特色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等活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监督工作,扩大群众参与。聚焦推进机制,强化工作质效。实施工作协同、监督联动机制,完善总结提炼机制,适时对工作举措推进情况开展“回头看”,固化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助力中央创新区建设。
拱墅区
聚力赋能服务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拱墅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全力助推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建设。谋篇布局强引领,法治保障优环境。紧扣“十五五”规划编制,组织代表围绕大城北建设、“1+4”产业布局等开展深度调研,提出前瞻性建议。开展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专项监督,督促部门自查整改。精准监督促落实,产业发展提质效。将打造“中国算谷”列为常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组织代表实地视察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入调研项目规划、产业布局及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实施情况,提出构建创新生态链、集聚高端要素等针对性建议,通过综合运用视察调研、建议督办等方式,梳理并推动解决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履职聚合力,民主实践激活力。深入开展“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考察创新平台,邀请多方代表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常态化开展代表进联络站、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等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优化机制育生态,金融服务强支撑。完善建议督办工作机制,通过工委跟踪、部门承办、代表评议,推动产业基金加快完善。各级代表积极建言,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新思路。
西湖区
以高效能履职助力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建设
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建设。迅速响应,出台区级配套举措。研究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抢抓人工智能新机遇 塑造“两高两区”新优势的工作举措》。聚焦助力科技创新,系统部署八方面具体任务,包括围绕“六个聚力”研究“十五五”发展、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加强监督、开展“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代表活动等,通过依法有效履职为塑造“两高两区”新优势注入人大动能。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创新生态。聚焦前沿领域,先后就区域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等议题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高校院所,深入考察创新平台及多家科技型企业,详细了解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情况。破解产业痛点,创新推动以“揭榜挂帅”形式促成采茶机器人研发试验场地落户辖区,为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树立样板。融入监督,全程护航科技创新。在预算审查和监督工作中,重点关注科技专项资金,特别是“算力券”等创新政策工具的绩效情况,推动财政资金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科技创新。在开展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时,将科技政策落实、成果转化效能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关注政策是否直达快享、创新主体是否有真切获得感,推动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滨江区
以“三个引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滨江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滨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通过“三大引擎”协同发力,全面助力“天堂硅谷”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强法治引擎,打造法治“防护堤”。紧扣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协同推进《杭州高新(维权)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修订工作。持续跟踪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知识产权保护、自贸区建设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调研,助推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优监督引擎,绘就发展“路线图”。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推动空间配置与科技、产业创新有效协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并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经济进行调研监督,为城市ESG体系建设提供精准建议。开展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机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题调研,为推进全区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贡献力量。汇民智引擎,激发创新“新动能”。制定年度重要履职事项下沉计划,推动重大决策事项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民意融入决策。创新建立产业社区(园区)代表联络站“12365”运行机制,深入开展“三推两助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发动各级人大代表为创新滨江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萧山区
以人大之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萧山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萧山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推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聚焦科创平台赋能,强化核心策源支撑。推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开区、“中国视谷”、钱江世纪城等重点战略平台坚持招大引强与补链延链并重,集聚更多科创型企业。持续关注海归小镇、浙大科创中心等“一镇七星”科创平台发展,组织代表分批开展实地调研,助力打造环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聚焦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建立完善“助企陪跑员+科技特派员”机制,促成企业、行业协会与科创平台开展“一对一”深度合作对接。推动政府部门探索建立“安心宝”制度,通过研发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有效化解企业创新顾虑,促进院企深度协作。聚焦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集群发展升级。组织代表实地踏看科技前沿企业,围绕投融资生态构建、空间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配套提出发展建议,助力加快建设芯模、芯创、芯机三大产业社区。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中试基地建设,推动区级部门进一步提供支持保障。聚焦人才引育留用,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专题听取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推进健全院企人才“互聘共享”“全时双聘”等人才交流共享机制。推动“青年发展”项目列入2025年区政府民生实事,围绕消费、乐业、安居、人才等专题开展“青年话民主”协商活动。
余杭区
多措并举全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余杭区人大常委会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环节,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深化创新余杭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全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坚持锚定重点,突出监督“精准性”。紧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开展精准监督,全程跟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结合“三审制”对企业研发投入补助资金进行专项审查监督,确保关键资金精准滴灌核心赛道。发挥代表作用,突出履职“主体性”。引导代表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领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围绕“访政策问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开展“局长·代表面对面”活动,推动“新质生产力20条”等政策落地。将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重点,各镇街(开发区)人大精心组织开展“‘园区长’联企业”“代表‘入企问需’”等活动,动员各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企业融资、补助政策享受等问题。优化方法路径,突出机制“创新性”。深入推动监督联动,重点推进与审计、行业部门、社会监督等贯通协调,联合区财政局对“余杭区数字经济领域研发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在五常街道和未来科技城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工作站,打造“优商‘常’行”代表助企品牌,深化“伴飞行动”专项助企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临平区
发挥人大作用 护航创新发展
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作用,为全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贡献力量。精心谋划,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关于坚决扛起人大使命担当 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工作方案》,明确“围绕建强主平台、打造增长极建言献策”“围绕深化产业创新精准履职”等10项助力激发临平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多维发力,全面护航创新发展。聚焦建强主平台献计出力,深刻把握“产业平台挑大梁”定位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专项视察,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助力破解发展难题。聚焦深化产业创新精准履职,紧盯产业集群提能升级、人才流动共享、产学研用合作、科创成果转化应用等关键性问题,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聚焦优化创新生态担当作为,紧扣发展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开展相关履职活动。围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聚焦卓越工程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领域,助推企业人才引培。凝心聚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入开展“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围绕创新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工业园区更新、企业人才服务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视察意见和调研报告,切实将主题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助力。注重发挥专业代表作用,组织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参与相关调研、监督等履职活动。
钱塘区
“四聚四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钱塘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四个方面靶向发力,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落实工作举措,细化任务清单。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钱塘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任务清单》,梳理涵盖助推“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领域的工作任务40余项,明确各工委、街道工委具体职责和时间节点。聚焦主导产业创新,强化专业履职。立足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汽车、医药、芯片、新材料、航空航天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发挥专业代表作用,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圆桌会议事、“局长·代表面对面”等活动,深入企业、科研机构了解发展的难点堵点,共商共议创新之策。对各项活动中代表提出的建议,实行建议直通车机制,推动专业化建议得到高质效办理。聚焦助力关键领域,深化联络站活动。依托大学城人大代表联络站,拟定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环大学城创新圈建设两项调研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创业主题“青年有话说”“局长·代表·青年面对面”系列活动、进高校及科研机构调研等方式,倾听科研人才、机构等对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建议,促进政校企联合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聚焦代表作用发挥,实化小组调研。结合“双岗建功”代表主题活动,拟定大学生留塘创新创业情况、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情况等15项针对性调研课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形成建议、跟踪督办、进行反馈,构建起闭环式解决问题机制,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富阳区
以立体多维履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制定长效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发挥代表作用,以立体多维履职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大智慧和力量。把好“机制关”,厚植创新沃土。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富阳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育留、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项目招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画好“监督图”,加强创新动能。围绕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持续打造最优创新生态等重点,分年度、设专题、有重点地制定监督计划,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作出设立“富春山居人才月”决定并持续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的报告;聚焦“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代表问政和代表议政。发挥“代表力”,赋能创新活力。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投入“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主题活动,动员全区各级企业家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会成员)立足“双岗建功”,落实“两去两回”履职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会商破题,在扩大投资、消费出口、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以代表之力汇聚动能,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安区
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力创新临安建设
临安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制定落实工作举措,为加快建设创新临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坚持精心谋划,增强监督系统性。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建设创新临安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将监督助力创新临安建设与“十五五”发展专题调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充分衔接,系统部署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和“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报告,持续监督落实《临安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等六方面工作举措。聚焦重点任务,增强监督精准性。加强对职普融通产教融合、“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引育工作的监督,切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宣传贯彻,聚焦通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和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智能物联(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打好监督组合拳,切实推动重点平台、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年度听取审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积极助推空间配置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有效协同。发挥代表作用,增强监督专业性。结合人大代表“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主题活动,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围绕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依托“天目有约·民主汇”平台,精心组织“区长·代表面对面”“局长·代表面对面”“天目有约·重大议题进总站”等协商议事活动,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贯通发展、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强化跟踪办理,推动成果转化。
桐庐县
多举措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桐庐县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定位,多维度协同发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创新引领,明确工作制度。研究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推动深化创新引领加速“双百”攻坚 奋力实现“两高”目标的工作举措》,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高新区建设等领域的监督调研,推进以“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为特点的营商环境建设专题调研,推动简化审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鼓励创新氛围。聚焦传统产业,助力转型升级。对县针织制笔产业开展专题调研,针对性提出发挥好积淀优势,嫁接好省市平台,搭建好载体,推广好品牌,培育发展好新质生产力等工作建议。同时,对相关调研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形成《持续推动我县针织制笔产业跃升发展》报告,全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代表履职,拓宽服务路径。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依托议案建议督办、“三级干部联动进站”“人大+共享法庭”“人大+检察e站”等平台,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中主动作为。创新履职载体,在企业设立33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聘任130名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通过走访企业,精准捕捉科技类、创新类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同时,发动各乡镇代表小组围绕政策激励、阵地打造、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开展座谈、视察、走访等活动,整理形成建议清单交政府部门处理,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
淳安县
因地制宜多举措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
淳安县人大常委会立足淳安发展实际,发挥人大监督推动作用,以高水平履职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规划引领与产业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紧扣“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聚焦淳安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项视察、专题调研等多元监督方式,系统谋划新质生产力布局。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及科技主体双倍增、“人工智能+”行动实施,监督助推常芯科创园、县级科创服务中心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建成。推动政策落地与区域协作,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出台《关于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努力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和样板的工作举措》,全面助推举措落地落实。开展重点项目、营商环境等系列监督工作,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深化落实山海协作、区县协作等制度,努力在创新产业、创新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争取更大支持。深化生态保护与价值实现,打造“两山”转化新样板。配合开展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执法检查,探索完善县乡村三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推动“秀水卫士”等数字技术应用与人大监督有效贯通,监督助推“数字第一湖”打造。持续关注水权交易和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绿色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聚力民生改善与民主实践,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积极探索助力“强城”“兴村”“融合”实践路径,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持续关注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推进情况,聚焦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速构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重点村片区组团发展格局。
建德市
三措并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德市人大常委会高效履职,结合人大工作实际从三方面积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文件明确任务。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助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举措》,结合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系统梳理“十五五”规划研究、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应用等监督重点。服务发展大局,同心聚力促招商。结合“三推两助 双岗建功 服务五大会战”主题活动,组织市、乡镇两级人大机关干部和各级代表参与招商引资,强链补链延链壮大产业。实行“季推进、月协调、周收集”工作模式,助推芯之纯半导体材料、菲诺泰克新材料等项目顺利竣工投产。代表示范带动,精准监督提质效。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和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有效投资、动能提升、机制改革、城乡融合等关键领域强化监督问效,重点开展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等专项监督及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专题询问等工作。全市各级代表走进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产业园区,收集关于优化创新生态、完善产业配套、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助推创新提质、融合提效赋能增力。
原标题:为新质生产力“搭台” 为创新活力之城“赋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