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资密集“加码”,合计总投资超70亿元!

2025-10-23 10:24

(来源:名城苏州网)

转自:名城苏州网

  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中,外资经济始终扮演着“关键参与者”的角色。

  2025年的张家港,处处可见外资项目推进的火热场景:签约仪式上,政企双方代表紧握的双手敲定合作细节;生产车间里,外资企业新增的智能生产线正紧锣密鼓调试;项目工地上,大型机械轰鸣不断,为新落地项目搭建“成长骨架”。这些鲜活的实践,既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让当地产业在创新与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

  纷纷落子 外资投下发展信任票

  10月16日下午,张家港高新区与尔湾家族办公室在北京签订投资协议,尔湾家族办公室将投资15亿元,在张家港高新区投资建设尔湾(张家港)赋能中心。据悉,尔湾(张家港)赋能中心项目总投资15亿元,注册外资5000万美元,将聚焦张家港市重点产业链,围绕国产替代、原始创新、未来科技等属性,重点引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一批新兴产业。

  回溯至今年8月,盛夏的张家港高新区迎来了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考察——尔湾家族办公室亚太区管理合伙人古沛川亲率核心团队到访,深入调研区域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体系及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这次实地探访,为双方后续的深度合作埋下了关键伏笔。

  时隔仅两月,合作便从“考察调研”迈入“签约落地”的实质性阶段。在近日举行的项目签约仪式上,古沛川对张家港的发展活力与合作效率给予高度评价。他坦言,从初次考察到项目敲定的短短60余天,不仅见证了张家港高效务实的政务作风,更让团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在产业升级、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快速落子的核心原因,这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据了解,此次签约的赋能中心项目,是尔湾家族办公室布局长三角区域的重要举措。古沛川明确表示,未来团队将充分激活自身在全球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培育、高端人才引育等领域的核心优势,以赋能中心为载体,推动优质资本、技术、项目向张家港集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张家港投下信任票的不仅是尔湾家族办公室。9月,总投资1亿美元的赛索尔半导体CMP设备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凤凰镇。作为全球金刚石工具领域的领军者、韩国政府首批授牌的“未来小巨人龙头”企业,赛索尔在CMP钻石碟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此次布局张家港,企业将在韩国工业园打造先进研发中心与智能化生产基地,重点聚焦化学机械研磨抛光垫用金刚石修整器的研发与生产。

  “我们始终密切关注中国机器人与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潜力巨大,必须抓住机遇早日扎根这片热土。”赛索尔韩国总部代表孟周镐坦言,起初张家港韩国工业园并非企业战略投资的首选,但实地考察后,凤凰镇优越的营商环境、完备的产业配套与高效的政务服务,彻底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而在今年4月,全球香精香料行业的领军企业——日本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正式签约,在张家港保税区落地新工厂项目,注册外资同样达到5000万美元,计划建设年产1.2万吨高端液体和粉末香精香料的生产线。日本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董事长、社长桝村聪同样对张家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选择落户张家港首先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而在双方深入接触过程中,日方被张家港及保税区强大的产业配套设施所折服,同时各级政府始终耐心配合,让他们坚定了在此落户的决心。

  外资的行动,是张家港扩大开放最直接的回应和证明。近年来,张家港招引外资的脚步从未停歇,除赛索尔、高砂香料外,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外资企业将目光锁定于此,从高端装备制造到精密电子元件,从绿色化工材料到现代服务业,张家港凭借精准的产业定位与高效的服务保障,不断拓宽外资引入的“朋友圈”。目前,张家港实有外资企业千余家,累计投资总额超350亿美元,陶氏化学、霍尼韦尔、采埃孚、宝马等41个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在张家港投资设立68个项目。

  为进一步放大招商优势,张家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需求,定制差异化招商方案,组建专业招商团队赴海外开展精准对接,主动向全球传递合作诚意;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外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从项目签约、审批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用“保姆式”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同时,依托现有产业园区等载体,不断完善交通、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搭建产业链协同平台,让外资企业不仅“引得进”,更能“留得住、发展好”。

  密集加仓 积极融入本土产业转型

  外资企业投资港城的机遇不仅藏在新领域里,也藏在不断升级迭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当前,我市制造业正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外商在港投资不断向高技术聚集,加速融入高质量发展格局。今年5月,瓦克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迎来了特种有机硅扩建项目的竣工。新生产线主要生产有机硅硅油、有机硅乳液和有机硅弹性体凝胶,将满足中国市场对高品质特种有机硅的增长需求。“张家港基地是瓦克全球最重要的综合性生产基地之一,新项目的投资超10亿元人民币,创下基地历史纪录。”基地总监李冬表示,得益于长三角完善的产业链配套,瓦克将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深度绑定。谈及为何愿意将体量如此之大的项目落户张家港,李冬表示,这与张家港轰轰烈烈的产业转型分不开。“目前张家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子芯片等新兴产业,这正是瓦克产品的应用领域。”李冬表示,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瓦克能够进一步增强高品质有机硅、特种有机硅生产商的实力,也将为张家港构建“4+4+N”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体系贡献更多瓦克力量。

  同样,外资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光束汽车焊装车间,663台ABB机械臂组成“机器人天团”,高效完成焊接、涂胶;总装线上,AGV小车通过5G网络实时调度,物料配送准确率达100%;应用AI和视觉系统全过程对产品实施自动监测,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

  作为我市唯一的整车制造企业,光束汽车不但创造了2024年全年生产7.2万辆、净增产值130亿元的成绩,更吸引了丰巢电子等上下游企业在张家港汇集。

  老朋友,新合作在张家港比比皆是

  1月,中鑫汽配中国区智能底盘研发中心项目与经开区成功签约,为本地汽车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注入关键技术支撑;3月,美国陶氏公司的有机硅扩建项目举行落成仪式,进一步强化张家港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的产能优势;同月,佐敦集团与张家港保税区签订高性能涂料项目投资意向书,瞄准新能源、海洋工程等高端涂料需求蓝海;5月,麦格纳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高端摄像头项目签约,推动本地汽车电子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6月,采埃孚汽车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后轮及线控转向系统升级项目启动,以核心部件技术迭代助力张家港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据统计,今年以来,张家港总投资超亿元签约项目达18家,合计总投资超70亿元,涵盖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同时,张家港外企利润再投资到账占比列苏州第一。

  从汽车核心部件到高端化工材料,从电子元器件到高性能涂料,外资企业的“加仓”方向,始终与张家港产业转型的脉络同频共振。这些项目不仅是外资对港城发展潜力的认可,更通过技术、产能与本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张家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耕创新 实现“在港研发、服务全球”

  随着张家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外资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产能布局,而是将创新环节深度嵌入本地,以研发中心为载体,以总部型机构为核心驱动,实现“在港研发、服务全球”的战略升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技术动能。去年4月,德国大陆集团在华重点新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全新亚太区研发中心正式开工。仅一年多时间,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投用。其核心方向明确,即瞄准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市场,通过本土化研发紧跟全球产业变革步伐。

  “中国汽车市场的创新节奏,正在重塑行业标准。”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亚太区研发总监马垚指出。传统汽车材料开发周期普遍为2至3年,而借助新研发中心的先进分析测试设备,团队已将这一周期最短压缩至3个月交付样品,效率较以往提升超80%。支撑这种“中国速度”的,是企业对本土研发实力的不断强化:从实验室设备更新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新中心正成为带动全球研发效率升级的典范。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卡斯滕・克内尔在采访中表示,公司正通过加码亚太区研发中心投入,推进“产品深度本土化”进程。企业的核心目标是,在中国研发的创新材料不仅供应本土市场,还将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助力企业完成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跨越。

  全球多元化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也将张家港纳入其亚太区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此前,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在张家港设立的研发中心正式投用,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工业能效优化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该中心拥有一支由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还与本地企业建立联合开发机制,针对张家港及周边地区的产业需求定制解决方案。“张家港的产业转型方向与霍尼韦尔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指出,研发中心的落地,让企业能更快速响应本地客户需求,同时依托长三角的产业协同优势,加速技术迭代,为区域内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越来越多外资研发中心和总部型机构的落户,正在重塑张家港的创新生态。这些研发中心、总部型机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研发模式,更通过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与本地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张家港从“制造基地”向“创新高地”加速迈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张家港外资企业已建有外资研发中心120余家、总部型机构超20家,覆盖半导体、汽车零部件、高端化工等多个重点领域,成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重要支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