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稀土为何这么强

2025-10-23 06:54

  •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周丽萍(一)

      近来,稀土成为关注的焦点。10月9日,商务部发布2025年第61号公告《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第62号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首次将稀土产业链全环节技术纳入出口管制范围,标志着中国稀土管控从单点管控转向全链条闭环。

      这是中国对9月底美国商务部发布所谓“50%规则”的反制。从美国后续的一系列反应来看,这一举措是打在了其痛脚上。

      为什么稀土这么重要?

    (二)

      稀土并非一种“土”,而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它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几乎所有高精尖制造领域都离不开它。从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风电设备的发电机,到智能手机、芯片、显示屏,战斗机的发动机、航天器的耐高温部件,稀土无处不在。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对稀土的掌控能力,不仅关系到当下制造业的发展,更影响未来数十年在科技竞争和经济安全中的话语权。

      目前,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唯一能够提供所有17种稀土金属,且拥有稀土全产业链的国家。稀土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70%,尤其高端用途所需材料,当前只有中国具备稳定量产能力。近年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量占总进口量的70%。

      其实稀土资源在全球并不稀缺,美国的矿产储量也不少。稀土产业的壁垒,在于精炼加工能力和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这两个方面,正是中国的核心优势。

    (三)

      技术和专利,是中国稀土的“杀手锏”,439项独家萃取专利,构筑起强大的“护城河”。

      今天,中国掌握了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和提纯能力。2025年全球新增稀土专利中,中国企业占比82%,美国仅7%。

      中国稀土技术的领先,必须铭记一位奠基性人物——徐光宪院士,他带领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此后历经几十年积累,中国在稀土开采、冶炼、精密加工、终端应用各环节,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在稀土领域雄厚的科技实力,是长时间迭代升级的结果,是一个“渐进多于且重要于突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步建立了从开采、分离到深加工,各个环节协同发展的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一方面成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催生技术的创新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稀土技术,从研究室的灯火通明中来,从机器轰鸣的工厂车间中来,从市场需求的倒逼中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科技创新生态,也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个典型样本。

      反观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将稀土加工转移到国外后,本土冶炼厂倒闭,技术团队解散,如今技术水平远落后于中国。

      网上许多人问,既然稀土这么重要,美国为什么自己不搞?这些年来,美国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起。除了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因素,更缺少“硬件底座”。稀土产业需要完整的材料、化工冶炼、电力等体系配套,高度依赖一个完整、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来支撑。美国想要追赶,就需要重建一个被自己废弃了许久的产业体系。但现实来看,从奥巴马开始的“美国制造业回流”之路,至今举步维艰。

      当下美西方正加速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但中国的稀土技术与产业更不会停滞不前。2024年10月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其他人追上来,我们又不知领先了多少“身位”。

    (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从稀土产业,更加清醒地认识,“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的危机意识;从稀土产业,更加清晰地体会,“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的决策智慧;从稀土产业,更加深刻地理解,“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的战略远见。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如果说,在关键核心领域的科技竞争是攀登金字塔的塔尖,那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支撑金字塔的底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是我们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原因。

      一方面,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

      惟此,才能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惟此,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惟此,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