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2 17:28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近年来,浙江金融监管局深入落实“千万工程”相关要求,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功能,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助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印发《2025年普惠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助力缩小差距,有效支持共同富裕。
衢州金融监管分局聚焦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力量,推出专项信贷产品、链式金融服务、复合型农业保险等举措,精准对接涉农主体融资难、产业弱、风险高的痛点,让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乡村沃土。截至7月末,衢州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42%,占各项贷款比重26.22%。
0
1
从“愁钱”到“增收”
“三衢味”的融资破局路
“现在,养蛋鸡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养殖,饮水、喂料、控温、消毒、捡蛋、清粪等过程全自动化。我们的目标是让消费者吃到安全、质量好的鸡蛋。”在衢州蛋咯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鸡场现场,负责人边走边介绍。
该公司是衢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蛋鸡、鸡蛋等农副食品批发销售。为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鸭蛋、鹌鹑蛋等农产品品类销售,公司计划建设养殖量达百万只蛋鸡的绿色养殖全产业链园区。但因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日常资金出现缺口。
中国银行衢州市分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通过乡村振兴专属贷款“三衢共富贷——三衢味”快速给企业发放了950万元贷款,为企业扩产扩能注入金融活水。“多亏了‘三衢共富贷’,百万蛋鸡养殖园区顺利开工了!”企业负责人说。
“三衢共富贷——三衢味”是中国银行衢州市分行在衢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下,紧紧围绕衢州市现有全域、全品类、全产业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衢味”,先行先试,持续推进的农业品牌类贷款产品,该产品可根据企业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以普惠金融之力助农增收致富。
目前,中国银行衢州市分行已为“三衢味”品牌下的46家涉农小微企业累计提供3.02亿元融资支持。从 “愁钱” 到 “增收”,“三衢共富贷”让普惠金融真正触达涉农小微“神经末梢”,助力农企甩开包袱扩产增收。
衢州蛋咯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并非个例。农业银行衢州分行聚焦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推出“圈舍抵押贷款”信贷产品,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柯城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信农贷”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完成对全区符合条件的18岁~65岁农户开展全面复盘足额授信,信息采集面达到100%。多家银行齐发力,持续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实践。
0
2
从“孤果”到“金链”
胡柚产业链的价值升级路
“以前胡柚卖不上价,加工企业也少,现在有了银行的链式支持,不仅‘双柚汁’成了网红产品,我们还能参与种植、加工、销售,一亩地收入翻了两倍!”常山县青石镇一名果农说。他手里的胡柚如今已从单一的农产品变成全产业链的“金疙瘩”,这背后离不开常山农商银行构建的“链式经济”金融服务模式。
胡柚产业作为常山县的支柱产业,曾因长期缺乏核心龙头企业引领与明星产品带动,面临发展停滞的困境。对此,衢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常山农商银行创新构建双柚产业“链式经济”金融服务体系,以核心企业浙江柚香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纽带,将金融资源贯穿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龙头引领、农户参与、三产融合”的共富格局。
通过深入调研产业需求,常山农商银行敏锐地捕捉到了“柚香谷”全产业链发展的潜力,主动为其提供1亿元专项授信支持。在金融资源的精准赋能下,该品牌旗下“双柚汁”产品成功突破市场认知壁垒,凭借独特口感与地域特色成为“网红破圈”产品,一举打破胡柚产业发展僵局,为产业复苏按下“加速键”。“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品牌的今天。”该公司负责人说。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常山农商银行进一步放大“链式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创新推出“金融+企业+集体+农户”四位一体发展模式,着力打通一、二、三产业发展壁垒,积极培育“农业+研学”“农业+文创”“农业+旅游”等融合型三产项目,不仅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更推动产业价值从“初级生产”向“多元服务”升级,为乡村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常山农商银行围绕“链式经济”关键黏合点精准发力,已累计发放1.2亿元贷款,助力常山县建成“共富果园”30个。这些项目直接带动3500余名农民实现本地就业,帮助农户累计增收2800万元;同时,该行还持续扩大“链式经济”发散效应,为本地三产融合项目提供4.76亿元信贷支持。从“一颗孤果”到“一条金链”,普惠金融让胡柚产业实现 “种得好、加工精、卖得火”的全链条升级。
在衢州,这样的普惠金融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故事持续上演。台州银行衢州分行通过“特色农业成长贷”金融服务,帮助龙游县茶农顺利度过“投入—产出”空窗期,保障茶园持续稳定运营,有效促进当地茶叶产业稳健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在茶乡落地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0
3
从“忧心”到“安心”
生猪养殖的双重兜底路
“养了14年猪,现在有了双重保险兜底,再也不用担心遇到高温和价格波动的风险,养殖的信心也更足了。”衢州市柯城区翁富畜禽养殖场负责人翁建华表示。
翁富畜禽养殖场经营生猪规模养殖14年,一直面临市场价格波动大、利润起伏不稳定的难题,特别是近几年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损失较大。人保财险衢州分公司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运用“双险联保”为14000头生猪提供覆盖“高温致死”和“价格波动”双重风险的综合保障。
衢州是浙江省的生猪养殖大市,年出栏量超150万头,但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保险大多只覆盖自然风险,不保市场价格,养殖户难以应对生猪养殖中“价格波动+灾害损失”的双重压力。
为解决生猪养殖户普遍存在价格波动和高温致死两大风险困扰,在衢州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人保财险衢州分公司突破传统农业保险仅保障自然风险的局限,按照“政策+商业”“自然+市场”的复合型风险管理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创新推出融合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补偿的生猪综合保险,设计精准补偿方案。若因高温直接导致被保险生猪在约定养殖场所死亡的,保险公司将按约定赔付;当市场价低于投保目标价时,养殖户可获得差价补偿,加大对生猪养殖的风险保障。保险保费通过市、区两级财政各补贴20%、个人承担60%,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支出,形成了“政府引导、保险托底”多方共担风险的可持续机制,对稳产保供、保障养殖户收益等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三衢共富贷”的精准滴灌,到“链式金融”的产业赋能,再到“双险联保”的风险托底,衢州普惠金融创新实践的背后,是政金企多方协同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