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马背担当”——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人大以宣讲办实事庆新疆70华诞

2025-10-22 16:27

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的草原上,一支支由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的“马背宣讲队”正顶风冒雪,穿梭在牧区的每一处毡房与转场路线上。他们以马为“舟”,以声传情,将新疆70年的辉煌成就讲进牧民心里,把极端天气下的民生守护做到牧户炕头,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广袤草原上书写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70年前,咱们放牧靠双脚丈量草原,看病得骑马跑几十里;现在,青贮饲料机省了大半力气,镇卫生院的医生定期上门体检,这日子的变化,就是自治区70年发展的最好见证!”在巴音布鲁克镇的一处牧点,镇级人大代表那木吉力才仁正围着牧民的火炉,用“家常话”讲述着身边的变迁。他手中的老照片里,牧民们曾住的毡房与如今宽敞的砖房形成鲜明对比,引得围坐的牧民频频点头。

巴音布鲁克镇人大主席欧英格日勒带领宣讲队,将“八个讲好”与牧区实际紧密结合。他们不讲空话套话,只说牧民听得懂的“实在理”:讲党中央关怀,就提牧区通的路、架的网、建的卫生院;讲治疆方略实践,就聊草原生态的改善、牧业补贴的增加;讲70年成就,就对比“骑马送信”与“手机视频”“靠天养畜”与“科学放牧”的今昔之别。代表们骑马上门,把宣讲会开在转场的歇脚点、牧民的炕头边,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悄悄融入牧民的日常生活。

“雪要下大了,赶紧把棚圈再加固加固,饲草不够的话,跟我说,‘马背互助组’马上帮你运!”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镇人大代表们化身“民生守护员”,分片区深入转场路线和牧户家中。他们踩着积雪检查棚圈是否牢固,翻看饲草储备是否充足,反复叮嘱牧民转场时避开夜间风雪。

在独居牧民巴图的家中,代表们看到他家的棚圈一角被风吹得松动,二话不说找来工具帮忙加固,还扛来两捆应急饲草。“极端天气咱不怕,有代表在,有政府在,咱们一起扛!”那木吉力才仁握着巴图的手说的这句话,让巴图红了眼眶。走访中,代表们收集到“饲草运输难”“转场路线手机信号弱”等诉求,当场协调组建“马背互助组”帮运草料,联系通讯部门加急检修信号塔,把牧民的急难愁盼解决在一线。

结合宣讲与走访中掌握的情况,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人大迅速推动三项“接地气”的行动,让庆华诞、护民生的举措落到实处。

“70年成就牧户唠”活动中,代表们带着老物件、老照片走进牧户,和牧民围坐在一起,从“帐篷变砖房”的居住变化,到“骑马转场变汽车拉运”的生产升级,再到“看病难变医保全覆盖”的生活保障,用一个个具体的“小变化”,串联起自治区70年发展的“大成就”。“极端天气代表帮”行动里,按牧区分片的“代表帮护队”活跃在草原上,帮独居老人加固棚圈、为转场牧民指引路线,遇暴雪天气提前骑马入户通知,成为牧民心中的“定心丸”。“转场服务接地气”则联动气象、交通等部门,由代表通过“牧区大喇叭”“骑马送信”及时传递天气信息,协调铲车、拖车清理转场路线的积雪,确保牧民转场路上“人安心、畜安全”。

“70年大庆,咱代表就得往前冲!”那木吉力才仁的话,道出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全体人大代表的心声。从宣讲政策到守护民生,从马背传声到一线帮护,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送上最质朴的祝福。今后,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万名代表进万家”活动,让政策宣讲更有温度,民生保障更有力度,以人大担当为草原的发展与团结注入更坚实的力量。(陈海燕 哈斯塔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