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2 13:30
作者 | 佳尔
2025年的权益基金确实表现出惊人的业绩“爆发力”!
截至10月21日,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后简称“永赢科技基金”)年内收益率达到了198.4%(下图),这支冠军基金日前披露了三季报。
季报显示,该基金规模如今已经超过115亿元,是年中的近10倍。同时,该基金在三季度内新增了3只重仓股:分别是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这几只股票的年内收益分别达到了156%、102%、328%(截至2025年10月22日早盘,下同)。
同时,永赢科技也从十大重仓股名单走红剔除了三家公司:胜宏科技、源杰科技、工业富联,这三只个股的年内涨幅分别561%、252%、214%。
这样操作的背后逻辑可能是什么?
基金经理怎么看待过去的业绩?
他又是如何展望下一阶段市场的?
让我们详细拆解下他的三季报。
01
继续保持高仓位,适度增加港股配置
我们首先来看报告期内最关键的资产配置部分。
三季报显示,永赢科技基金继续保持契约下的高仓位运作。报告期末股票仓位超过94.4%,和上一季度末基本持平。
在报告期内面临数十亿净申购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基金经理拿到资金后,立即持续投入看好的板块,态度十分坚决。
另外,相比上一季度的市场配置,三季度末永赢科技基金明显增加了港股的配置,目前虽然没有具体持仓,但历史上,永赢科技曾经买入过金山云、阿里巴巴等港股科技股的代表股票。
02
依然重仓AI算力
另外,从重仓股涉及的产业领域看,永赢科技智选在三季度继续大幅投向AI算力(半导体)这个领域。WIND标示的永赢科技重仓股的行业属性,均在通信和电子领域。
观察永赢科技前五大重仓股,无论是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还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都是这个领域里的重要个股。
基金经理任桀表示,基于二季度做出的“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在三季度继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的投资,这一逻辑在5-8月得到验证,海外算力板块完成了一轮业绩*估值的双击。
03
新增重仓聚焦电子
从十大重仓股来看,相对此前动辄全部换完的动作相比,这个季度,永赢科技的重仓股总体表现出了相当的持续性,有七只个股没有更替。
但增仓的个股还是很有看点,分别是生益科技、澜起科技、仕佳光子。
其中,生益科技是老牌研发、生产、销售电子电路基材的厂商,长期耕耘覆铜板领域,目前它主要制作单、双面线路板及高多层线路板,广泛应用于高算力、AI服务器、5G天线、新一代通讯基站、大型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等领域。生益科技今年半年报显示出营收利润增速加快的迹象,上半年营收增长31%,归母净利增长52%。
澜起科技则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专注于从事产业链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营销环节。公司长期都是半导体领域的知名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同比58%,净利润增长88%。不过该公司近期有股东减持动作。今年以来公司的长期股东珠海融英、中国电子投资都在公告减持。
仕佳光子主营业务覆盖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三大板块,主要产品涵盖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据中心、光计算、光传感、激光雷达、卫星通信、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线缆等领域。仕佳光子的规模比前两家更小,增速更快,三季报公司营收增长110%以上,利润增长了650%以上,当然公司估值也很贵,目前公司动态PE接近100倍(choice显示)。
04
提示关注全球云产业
作为领头羊基金,基金经理任桀在季报的展望后市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仍然值得重点关注。
他提及,最近几个月,AI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从订阅到按量),而token数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意味着AI模型的价值模型(token*单价-成本)的明显优化,预计这与模型能力、性能、用户数、商业化等方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商业化上,全球头部模型厂商,通过与不同的主体合作,开始创造新的市场,并挑战过去大厂的主业,搜索、公有云、电商、办公等领域的巨头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跨界竞争。相比23-25年大厂基于现金流投资,新云厂商掀起的举债投资、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可能会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
在国内算力投资上,由于提前下单和备货需求,市场对2026年的算力行业发展情况已经有较完善的跟踪预测,任桀表示,在投研方向中提升了产业长期发展方向的权重。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的机会。
而对于光通信和PCB行业,预计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的大年,CPO、OCS、Scaleup的光方案、正交背板、中板、载板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相关新品的价值量变化和渗透率提升值得期待。
05
提醒注意 “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顾”
基金经理在季报中也郑重的用相当大的篇幅“提示风险”。从字数看,比展望还长。
他说,永赢智选系列作为工具型产品系列,所布局的行业有高成长性的特性。他相信云计算行业长期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近几个季度也已有不错的表现,但不要用过去的业绩去预测未来,任何风险资产都不是只涨不跌的,要当心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归。
过去几个季度以来,一直和大家强调理性对待工具型产品。这一年以来,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而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做好投资适当性的管理,理性决策。
第一,投资之前,做好风险控制。90%的风险控制都在投资动作之前,风险敞口在买入瞬间已被锁定,后续操作(如止损)仅是补救,无法改变初始决策的缺陷。通过了解基金所投行业及相关行业所处阶段,预估未来可能面对的波动幅度,从而判断产品是否适合自己。
第二,合理配置,做好风险分散。工具型产品不可避免具有高弹性特征,需要适当分散投资,不要把资金全部押注到单一产品,从更理性、更长期的角度做好资产配置。
第三,不试图预测市场短期的涨跌。影响市场短期走势的因素比较复杂,市场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试图精准预测的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短期择时往往会对账户造成负收益,对于看好的行业不妨给它更长时间,不折腾才能提高真实收益。
作为基金管理人,希望先讲风险,再谈收益,希望投资者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属性,再做投资决策。确保闲钱投资、分散配置、低位定投、适时止盈,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上述表述还是很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