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10-22 09:34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转自:黑龙江新闻网
□金鹏飞 本报记者 程瑶
“十四五”期间,我省依托生态优势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一份份金色答卷,书写在郁郁林海与皑皑雪原之间。截至2025年6月末,黑龙江省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2830.25亿元,较年初增长12.67%;冰雪产业贷款44.32亿元;森林保险为1.06亿亩林地筑起901.97亿元风险屏障。
金融护航 推动冰雪产业“火”起来
在“奥运冠军之城”七台河,中国人寿黑龙江省分公司近几年共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少儿业余体校提供综合意外险保障超6亿元,惠及710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寒区汽车试验量占全国80%以上的“中国寒区实验基地”黑河市,建信人寿黑龙江分公司通过提供试车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协助举办“寒区试车高峰论坛”等多种方式,持续助力“冷资源”迸发“热效应”。
“我们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冰雪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的特点,以及在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扩大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精准配置金融资源服务生态产业培育升级,为龙江振兴构建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建造新引擎注入金融力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监管局(以下简称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智杰表示。
截至2025年6月末,省内17家银行机构累计投放冰雪产业贷款44.32亿元,15家保险机构提供冰雪经济相关保险产品60余种,承保530.41万人次、风险保障1359.09亿元。
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通过“并购贷款+股权基金+债转股”组合投融资服务方案,为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投放并购贷款,支持冰雪项目升级。哈尔滨银行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项目授信10亿元,助力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
行业助力 推动低碳经济“活”起来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当之无愧的“铜墙铁壁”。为筑牢这一绿色生态屏障,2023年7月,黑龙江金融监管局联合省财政厅、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黑龙江省财政补贴型森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将政策性森林保险承保范围扩大至省内所有国有林和集体林,实现森林保险承保范围全省覆盖。截至6月末,全省森林保险承保面积1.06亿亩,提供风险保障901.97亿元。
在绿色信贷方面,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省内银行机构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色龙江先行区建设。2025年4月初,哈尔滨银行成功以EOD模式向“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市本级)项目”授信固定资产贷款12400万元,成为省内首个商业银行落地的该类项目贷款。
为助力龙江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我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碳汇+保险”服务低碳经济创新模式,推动林业碳汇保险落地,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固碳能力提升修复良性循环,有效提升森林碳汇经营主体的发展质效。目前,大兴安岭地区保险机构已为34.25万亩林木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3403万元,总保障碳汇量达45.35万吨。
服务升级 推动生态旅游“热”起来
“参一场赛 游一座城”“冰雪之约 金融同行”,第九届亚冬会的召开为黑龙江冰雪生态旅游再添“一把火”,这背后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智慧、温暖和力量。从便利外币兑换,到开设绿色通道,再到暖心志愿服务,金融机构以高效专业的服务为盛会提供助力。
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哈尔滨银行、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全力支持场馆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打造支付便利、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环境。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全辖营业网点内设立269个外币兑换窗口,推出“来华通”APP,功能涵盖生活、工作、娱乐等多个领域。人保财险黑龙江分公司推出冬季专属“冰雪优游保”,服务冰雪旅游人群,提供冰雪旅游期间意外伤害事故、伤残保障,覆盖滑冰滑雪运动风险,切实解除冰雪游消费者后顾之忧。
展望未来,黑龙江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广阔。黑龙江金融监管局将继续强化监管引领,搭建对接平台,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激发生态产业活力。